(一)
熟悉超超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个很喜欢喝酒的人。
但近些年
,
我越来越少喝醉——不是酒量见长,而是真的开始逐渐感受到,喝酒的乐趣和美酒的层次。
我想这与自由有关,与纯粹有关。
再好的酒,再重要的人物,如果是在“枷锁”一样的环境下,被逼迫着喝酒,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感受到一丝丝的轻松愉悦。
中国独特的酒文化,实际上剥夺了很多人喝酒的快乐,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遗憾。
因为中国独特酒桌文化的背后,是由权利、等级和秩序所维系和支撑的。这样的酒席到最后,就像一个大型鞠躬现场,每个人都恨不得在领导面前做最低的姿态,最忠诚的表达。
这样的酒,怎么可能好喝呢?
告别权利、秩序和森严等级笼罩下的“酒文化”,喝酒开始呈现出它本来的味道:
带着一丝丝麻醉的愉悦感,在微醺中滑向纯粹的快乐。
如果这时身边再有一两位能聊得来的好朋友,那真算得上是人生乐事了。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野夫老师晒了一张照片,也让我想起了和马松老师喝酒的趣事。
我第一次见马老师的时候,本来谈的是出版的公事,但没聊几句他就问我:慧超喜欢喝酒吗?
得到肯定后,马老师伸出一个大拇指,手动点赞说了一句:好兄弟。
后来屡次被他拉着一起喝酒,马老师拉着我逢人便介绍:“慧超,好兄弟”。
我便和众人笑而不语,大家心里都明白,马松口中的“好兄弟”,基本就等同于说:“这小子酒品不错,是个值得交的朋友”。
诗人翟永明在《南方周末》上写过一篇马松喝酒的文章,颇为有趣,
马松不相信一个不喝酒的人能写出好诗来。有一次一位著名作家来白夜(酒吧),正好碰上马松,马松刚一端起酒杯,那人就说:“不会喝酒。”从此,只要别人一谈论这位作家的作品,马松就会说:“一个不喝酒的人……”下文他不说了,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他下面的话必定是:“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反之,一个大家认为诗写得很差的人,他会说“哎,哥们酒还是可以”。言下之意:可交。
我和马松喝酒不超过十次,却有四五次都是我把他从某个柱子上拉开,送他回家。在出租车上,他一定会高兴地拉着你的手说:今天真开心,时间还早,我们再找个酒吧坐坐吧。
然后你一看表,明明都已经凌晨一点了。
我还记得第一次送马松回家,他拉着我在家里四处翻箱倒柜,我一度以为马老师是要把存折交给我,正想着该怎么套出他密码的时候,老哥不知从哪儿又掏出一瓶酒,死活都不让我走,一定要我陪他再聊一会,再喝一杯。
醉态十分可爱,那时我就不免感叹:马老师是真的爱酒,也是真的快乐。
如今,对于超超本人而言,衡量朋友的标准简单直白且美妙——看值不值得单独和他喝一次酒。
年纪越长,酒友越多。几乎在和每一位真正爱酒的朋友喝酒聊天的过程中,但凡谈到酒,他们都会表达同一种感慨:
“喝酒明明是一件轻松、愉悦、快乐的事情,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将酒和愁苦哀怨放在一起”?
(二)
三五好友,一瓶好酒,
便足以带给人一次心灵上的尽兴远游。
有时幸福感和财富成就无关,一瓶好酒是庸常人生中最佳的润滑剂,即便它带来的仅仅是短暂的自由和忘却,也足以令人陶醉,引人入胜。
如今,我和朋友们一致的观点是:
“
一个不喝酒的人,能快乐到哪里去呢?
”
我自己在家也会喝一点酒,
近几年尤其喜欢喝干邑,就超超个
人口味而言,干邑是世界
八大烈酒中,最亲和、最柔顺
、入口感最好的酒,不之
一。
很多人搞不清白兰地和干邑的区别,其实干邑在白兰地中的地位,用一句话就能概括:
“
所有的干邑都是白兰地,但并非所有的白兰地都是干邑”。
“
All Cognac is brandy but not all brandy is Cognac
”
。
只有在法国干邑区——全世界最优质的干邑产区——生产的白兰地才能被称为干邑。
论口感,干邑不是针对谁,而是说在座的烈酒都是蛮人。
虽是烈酒,但实际上任意一款干邑,带给人的口感都极为顺滑,它没有白酒、伏特加那种辣喉咙的刺激感,也不像威士忌那般对“新人”极不友好,它几乎是最不像烈酒的烈酒。
对于干邑这种等级的酒,最传统也是最纯粹的喝法是纯饮,或加少许冰块。但喝酒呢,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了,实际上,只要你喜欢,干邑可以有一万种不同的喝法。
现在,如果你恰巧在杭州,不妨
亲临天猫超级品牌日携手轩尼诗精心打造的“解码轩尼诗”互动体验展。
利用新潮的沉浸式互动体验设计,天猫超级品牌日将整座轩尼诗酒庄“搬”到了杭州。
不必远赴巴黎,你便能浸入式地感受轩尼诗家族世代传承的卓越酿造工艺;体会生命之水在橡木桶中呼吸熟成的暗涌力量;还可以化身品鉴委员会成员,感受轩尼诗庄严的品鉴、甄选和决策过程。
此外最吸引人的,是天猫超级品牌日带来的干邑新潮饮法:
天猫超级品牌日特邀三家知名品牌,以联名跨界的创意玩法,诠释轩尼诗百变享用的惊喜口味:有王牌调酒师奉献的多款创意特调鸡尾酒;也有轩尼诗和咖啡碰撞出的潮流特饮;还有网红分子冰淇淋遇上轩尼诗的夏日惊喜……
我个人特别喜欢和推荐的干邑品牌正是轩尼诗,对于任何喜爱干邑的朋友而言,
轩尼诗不仅仅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顶级烈酒品牌之一,它还意味着传承200余年非凡技艺所带来的出类拔萃的干邑品质。
自1765年由李察.轩尼诗创立至今,轩尼诗一直坚持至今的理念都是:“干邑并非酿造,而是创造”。
(李察·轩尼诗)
这是一个定义干邑品质标准的品牌,须知世界上第一瓶X.O,正是出自于轩尼诗。
轩尼诗早1859年便已进入中国,
但如何让更多中国年轻的消费者接触干邑,了解轩尼诗,一直是摆在酩悦轩尼诗集团面前的挑战。
数据显示,天猫上25-29岁的95到90后人群已经成为干邑最大的消费群体,这一数字比传统线下渠道年轻了5-10岁。
作为全网首屈一指的营销IP平台,基于海量数据,天猫超级品牌日比传统的营销渠道和平台,更了解年轻消费者的喜好、趣味和生活场景。
比品牌更懂年轻消费者,正是这样的特性,吸引着轩尼诗这样的世界一流品牌登陆“天猫超级品牌日”。
双方也得以共同呈现了一场奇幻妙趣的全感官互动体验展,不仅满足的是年轻人对干邑的好奇心,对资深的干邑爱好者,呈现的同样是一场精神盛宴。
(三)
如果你的经济条件OK,我建议白兰地一定要从干邑喝起,轩尼诗V.S.O.P应该是你奠定干邑印象的基石。
1818
年,国王乔治四世的一纸订单,将轩尼诗带到新的高度。当时,国王的要求是希望寻求一瓶“非常上等的陈年淡色(
Very Superior Old Pale
)干邑”,这便是轩尼诗
V.S.O.P
的由来,专为国王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