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是影响城市生活的重要因素。其中,地铁占据了极大比重。
所谓“地铁一响,黄金万两”,跟着地铁规划选房子,是不少人信奉的购房理念。
然而,很多入手“地铁盘”的购房者在入住后才叫苦不迭:
交通确实更便利了,但昔日的宁静生活也不复存在。
家住九莲社区的小胡,是在2017年购买的二手房。“当时学院路地铁站马上就通车了,我看中小区离地铁近,学区也不错,很快就把房子买了下来。”
考虑到老小区的墙体设计不隔音,小胡特意选择了不临街的一套房源。“当时我还租住在公司附近,不急着搬家。觉得反正房子离地铁近,也好租,就出租掉了。”
小胡没想到的是,由于地铁口规划的原因,他所在楼幢的南侧——也就是原本临街的那一排楼幢,不久之后就迎来了拆迁。
这下,小胡的家变成了“临街房”!
对面拆迁,居住环
境受到影响,租客提出了减租金。
更让
小胡
“痛并快乐着”的是,学院路上,地铁10号线的其它工程也在同步进行中。
租客又来向小胡投诉了:“每天开窗一小会儿,房间里就全是灰尘。工地夜里也常常
施工
,叮叮当当地像是在我脑子里干活一样……”
不愿一再降低房租的他,索性给租客退租,自己搬了进来。
“这一住才发现,真的不是多一点灰尘、噪音的问题!”
小胡发现,由于地铁施工,周边的路面交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双向车道变单行道,人行道被挤占,那么大的十字路口居然没有一个可供出租车暂停上下客的的地方……”
小胡叹了口气。
“等吧,
快了,等
十号线修完了就好了。
”
小胡说,城市的地铁贯通是好事。调整心态,等待施工的完成,也算是
“守得云开见月明”
了。
在省、市政府官方网站上,关于地铁施工扰民的投诉从未间断。由于地铁施工周期长,“阵痛期”也相对较长。
然而,地铁通车并不意味着噪音等环境问题的终结。
地铁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列车运营噪声、振动影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包括轮轨噪声、空调机组噪声、牵引电机噪声、空气动力噪声和电弧噪声等。
据测算,大部分地铁内噪声约为100分贝,而地铁外的环境也会受到一定的噪音污染。
还有些地铁站点设置为高架站,如乔司南站、乔司站、翁梅站等。车辆经由地面会产生一定量的噪音,因此,高架站高架地铁站入口处都设置了消音装置,沿线吸声挡板或声屏障,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不过,尽管噪声检测均达标,还是会对沿线居民产生一定影响。
在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的信访信息公开网页中,就有市民反映湘湖地铁站早间鸣笛扰民的问题。
2020年9月12日,杭港地铁有限公司委托第三方对1号线湘湖站停车场车辆鸣笛噪声进行检测,结果超标。
为此,萧山区交通局制定了整改措施,尽量
减少夜间、早间列车推进作业产生的
噪音
。
不过,
鸣笛
仍不可避免。根
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关于信号显示的规定,
地铁车辆鸣笛主要是起警示
作用,当行进车辆在遇到联系不通或危及安全等紧急情况下,需要第一时间进行鸣
笛警示,防止事故发生。
与地铁“零距离
”
,也是把双刃剑,让沿线居民又爱又恨
。
那么,你还会选择“地铁房”吗?
----------------
END
-----------------
以上信息以政府、开发商公布为准,本文信息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