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数据风控联盟
传递大数据风控前沿讯息;聚合顶尖信贷行业精英;分享云风控实操案例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成功率可达100%,药物开发公司Cellar ... ·  2 天前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35岁被优化,经济压力大,看DeepSeek ... ·  4 天前  
数据派THU  ·  GraphTeam: ... ·  4 天前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3步,0代码!一键部署DeepSeek-V3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数据风控联盟

现金贷与欠债者——雪中送炭还是趁火打劫?

大数据风控联盟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7-11-16 19:27

正文


文章来自于读者Ryan的投稿,不代表大数据风控联盟观点。


2016,几乎所有资本持有者都嗅到了现金贷的香气,各色各样的公司纷纷把视线投入到这个领域。


2017年,综合多方数据统计——中国已有超过一千家现金贷公司,巨头们靠巨大流量直接获客,小鱼小虾也奋力涌入这片新兴的蓝海,瓜分剩下的小块蛋糕。


现金贷,在美国被称为Payday loan(发薪日贷款),额度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美国一般在100-1000美金),国内年化利率在100%-400%之间(别惊讶,美国一般在400%以上)。现金贷的初衷是为数以亿计无法办理信用卡的人群提供贷款,由于这部分用户信用资质较差,所以现金贷公司不得不设置较高的逾期罚息(或滞纳金)来督促用户按时还款,导致逾期之后的利滚利很夸张。


这些现金贷逾期的人,慢慢会变成“多平台负债者”——在多个平台负债,有些年化利率甚至超过300%,还款对于他们来说遥遥无期,被催收也成为常态。


对小陆来说,如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离家出走,催债者才没有理由再去骚扰他的父母和新婚妻子——他已经铁了心要做一名老赖了。


简单说一下小陆的故事:


23岁的小陆从没想过,钱会来的如此容易。


起初,他只是注意到了电子厂里墙上的大红条幅,“无抵押现金贷款一秒到账”,非常醒目的几个大字。后来工友告诉他,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下载一个现金贷APP,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简单信息,就能获得数百元或数千元不等的借款额度,以及长达一周甚至几个月的借款周期。


他一直将信将疑,真正往前迈出一步,是因为要买《穿越火线》游戏装备——联想锋行黄金ak,一年是4200块钱。


还有3天,小陆就能拿到这个月的工资。在电子厂流水线加班加点的日子并不好过,他每个月只能拿到4000左右的收入。但他等不及了——游戏里赠的枪已经到期,免费的枪又“手感太差”。小陆手里已经攒了3000多,还差一千。但攒钱显然是很慢,每个月发工资,大部分钱交给老婆,自己只留几百块生活费。


他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那条横幅:“无抵押现金贷款一秒到账。”


扫完二维码,小陆进入到一家现金贷平台,要求获知他的定位和身份信息,随后又让他开放了访问手机通讯录的权限。


半分钟后,小陆借了1500块,扣掉手续费,出现在银行卡里的有1410块。


当天,小陆立即去买了眼馋已久的联想锋行黄金ak ,心情格外高兴,又买了3包玉溪,花了75块钱,平时只抽7块5的红塔山。当天晚上和妻子一块下了个馆子,花了90块,又充了200块钱的网吧费用,交了100块钱手机费,又去超市买了点在宿舍吃的零食和啤酒。


“等第二天醒过来,又是身无分文。”小陆说。只消一天,1410块已经花的精光,他又抽回了7块5的红塔山。


发工资那天,小陆立即还了钱,“7天时间,1500块得还1600块”。由于这次还款及时,他的借款额度立即被提高到了3000块。


“如今回想起来,这就是一个陷阱,引诱你继续借钱。”


五花八门的现金贷app,给小陆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他靠现金贷的3000块钱买了新手机,密密麻麻地安装了40多个现金贷app。这些app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审核简单,操作便利,到账迅速。



撸了一个口子,拿到了钱,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偿还能力——这意味着到了还款日,要靠撸另外的口子来偿还。当撸的口子多到一定地步,成为恶性循环,最后的利息会远远超出当初借到手的本金。


从第一次借1500元,到成为欠下28个平台总计15万元的“老哥”,小陆只花了4个月时间。


他并不觉得这种消费方式有什么不妥,而是将矛头指向另一方:“如今回想起来,我会借这么多,就是因为利息太高了。”


这四个月期间,不断有网贷逾期,催收电话大爆发,而催收者的名头也是五花八门。“有说是律师事务所的,有说是公安局的,有说是法院的,还有说是当地黑社会的,反正都是一个意思,警告你,再不还钱你就完蛋。”小陆说。


然后,小陆的工作丢了。厂区班长找到他,让他先解决好债务问题再说。


他粗略计算了下,一共欠下了28个现金贷平台共7万多本金,算上利息一共要还15万,假如每个月省吃俭用还2000块,需要还6年多,这还不算延期费用,“只能说是遥遥无期”。


当催收者把小陆妻子打工地点和父母老家的住址发给小陆之后,他终于坐不住了,决定跟妻子提出离婚。他四处打听过,夫妻一旦离婚,债务就跟妻子无关了。


自从欠债以来,这半年,他觉得自己“活得像一条狗”。“既然现金贷毁了我的生活,那就毁得彻底一些吧。”——他决定彻彻底底当一名老赖。


小陆建了一个QQ群,四处寻找和他有同样境遇的年轻人进群。“大家都是被逼的,凑到一起还能诉诉苦。”


如今,小陆的群里聚集了200多名欠债者,最少的欠几百块,最多的欠了20多万。人多办法多,小陆已经明白,这些网贷不上征信,索性就不还了。想到不还钱,小路的心态已经轻松许多,“不知道会不会被起诉,不管了,反正找不到我;心里难过的是一年半载的回不了家,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离婚后,他老婆从一块打工的城市回了老家。因为担心催收公司能弄到通话记录,小陆也很少给老婆打电话。


丢了工作的小陆换了一个城市,换了一家厂子,继续做流水线的活,工资还比原来高了。至于那些老毛病也依然没改,每到发工资的日子,都得买点“新装备”,下班就去网吧。然后买包好烟,回宿舍喝点啤酒。没钱的时候就在网上四处打听,看哪里还能撸到钱。


最近,小陆的盘算落空了,现金贷平台不再受理他的借款,理由是“信用额度不足”。他终于意识到,“我可能被现金贷公司们列入黑名单了”。


10月中旬,趣店成功上市,CEO罗敏曾公开对外宣布:“凡是过期不还的,在我们这里就是坏账,我们的坏账,一律不会催促他们来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就这样。”


小陆看到这句话,追悔莫及,他曾经借过趣分期,早早地还上了,“那时候傻,不怎么上网,早知道就不还了。”


小陆的故事到此为止,他只能继续漂泊,至于要漂多久,自己也不知道。


问题是,谁导致了这一切呢?


一撸就有的现金贷?


还是永无止尽、不断被放大的欲望?


你要是小陆你会怎么办?一件东西喜欢了很久,一直想买,正好赶上打折或者马上要下架。


a) 管家里要

b) 管朋友借

c) 某APP,借1500,7天后还1600

d) 不买了


我相信100个小陆里面总有几个会选c的。虽然算下来年化利率高达240%,但也有小陆觉得这样的对价能接受。


肯定有人要说了:打工者为什么要花几个月的工资去买游戏装备、打赏主播或者买一台苹果手机?


归根结底,人家自己挣得钱,怎么开心怎么花。至于攒钱还是借钱,怎么借钱,这就是理智不理智的问题了——一把菜刀能切菜,也能杀人,这不是铁匠能控制的事情。


另外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现金贷不等于传统高利贷,高利贷应该被禁止,没毛病。而现金贷解决的是临时性资金需求,而非持续性资金需求。


客观的看,高风险必然对应高溢价,小额借款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借款人付出更高的成本。


传统金融机构运营成本高是底层客群长期没有被传统金融服务所覆盖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银行模式下,借款5万是一个盈亏平衡点。如果跑去银行借5000块钱急用,客户经理会建议你找亲戚朋友试试。


就像打的比公交贵一样,现金贷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小陆就需要为增加的成本买单。否则,这种商业模式不复存在,小陆们也就只好拉下面子去管别人借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