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图集|愿除旧妄生新意 ·  16 小时前  
武汉大学  ·  本命年!武大也属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李俊青等:社会网络异质性与人力资本误配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3-11 14:32

正文



文章标题:

社会网络异质性与人力资本误配

作者及单位:

李俊青、张雪莹、袁博,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李俊青、张雪莹、袁博,2023:《社会网络异质性与人力资本误配》,《经济研究》第12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与意义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但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本配置尚未达到最优状态,在服务业和制造业内部,以及细分行业间均存在人力资本误配,即存在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者与高生产率岗位之间未能形成有效匹配的情形。因此,探究阻碍人力资本最优配置的原因已经成为健全我国要素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网络是我国劳动者求职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强连接更是重中之重。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我国劳动者较依赖于通过社会网络获取信息或者工作,并且在找工作时更加依赖亲戚、朋友等强社会网络连接。除此之外,经数据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的社会网络求职行为与人力资本配置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因此,探明社会网络对人力资本配置的作用机制具有必要性。
本文研究有助于揭示社会网络作为非要素市场价格因素对实现人力资本最优配置的制约。人力资本的最终配置与劳动者、企业之间的搜寻匹配行为密不可分,而社会网络将会介入这一匹配环节。本文的研究表明,社会网络连接的信息异质性与行为互惠性对人力资本配置和失业率具有差异化影响,这较全面地揭示了社会网络与人力资本配置之间的关系。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基于搜寻匹配模型,引入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社交强度的异质性与企业生产能力异质性,发现社会网络连接的行为互惠性将会造成行业间人力资本误配。当强连接者在技术型行业内活跃的比例大于技术型行业空缺岗位比例时,会造成技术型行业与非技术型行业之间“高才低配”型的误配,反之则会产生“低才高配”型误配。同时,社会网络的信息异质性会降低失业率,而行为互惠性则会提高失业率。
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从事服务业的劳动者样本中,若劳动者求职时使用了强连接,则其从事技术型服务业的概率更大,并且技术型服务业内的强连接者比例越高,其人力资本配置效率越低。同时,社会网络异质性对失业率影响的检验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连接的信息异质性与行为互惠性将会对失业率分别产生负向影响与正向影响。
本文的研究拓展了非正式制度对人力资本配置影响的研究范畴,较严谨地提出了社会网络连接的信息异质性与行为互惠性对人力资本配置及失业率异质性影响的一般规律,创新性地总结出导致不同表现形式人力资本误配的理论条件。而且,本文也提供了一套较完整地揭示社会网络异质性对人力资本误配与失业率影响的实证研究方案,使社会网络连接的信息异质性与行为互惠性对人力资本配置与失业率的影响后果具有可追溯性。
//
政策启示和建议


第一,为解决求职者“找不到”招聘岗位信息问题,劳动力要素市场化的推进离不开培育并完善招聘信息服务市场。市场化的招聘信息服务将大幅降低求职者对招聘信息的搜索成本,增大求职者通过社会网络获取招聘信息的机会成本,从而能够减少求职者对社会网络的依赖。推动招聘信息服务的进一步市场化,一方面,相关政策要鼓励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招聘机构在行业、地区层面进行专业化分工,引导招聘中介机构之间良性竞争,从而减少招聘信息发布的重复度,降低求职者获取招聘信息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招聘中介机构在搜集招聘信息时多关注中小微企业的用工需求,促使招聘中介机构推动私人招聘信息公开市场化,从而保证求职者能够从市场化的招聘信息服务机构中获取到所需的招聘信息。
第二,为解决求职者“找不对”招聘岗位的问题,在人力资本水平不可完全观测到的高技术型服务业内,可推广并规范推荐信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更迭,在当前教育、金融等高技术型服务业内,较多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简历之外的技能,招聘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在于,仅凭借面试手段无法真正识别应聘者是否具备这些不可观测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若有声誉极高且熟知应聘者人力资本水平的推荐人能够向招聘单位举荐,那么将大幅降低招聘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因此,要鼓励并引导招聘单位与推荐人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此督促推荐人更加注重自己的社会声誉,保障推荐信的质量,使社会网络的推荐机制能够真正发挥为应聘者增信的作用,从而改善社会网络连接行为互惠性对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