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精彩书摘、文摘,好书推荐,心得分享。用指间的碎片时间,品读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与您一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媒体聚焦:梯级电站保供很给力 ... ·  13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与长江水利委员会座谈 ·  13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大国重器前的宣讲:单单的三峡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2024,破解民族工作深层次问题的四点新探索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公众号  ·  · 2025-01-19 12:24

正文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2024,破解民族工作深层次问题的四点新探索

来源:道中华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我们党在各项改革实践中始终秉持的重要工作方法。


过去一年,在国家民委推动和指导下,各地各部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以破解深层次问题为关键抓手,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4年9月25日,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当地群众欢聚在民族团结园里。 新华社记者 王静颐 摄


聚焦难点,破解认识难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如何认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怎样的,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是什么?围绕主线开展工作,就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引领,深化基础性理论研究,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然而,作为一门舶来学科,我国民族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影响,惯用中国案例来论证西方命题,既脱离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又无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 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是必须加快破解的认识难题。

▲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三门峡市文广旅局供图。


过去一年,国家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引导学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理论问题研究,探索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统编教材在全国950多所高校投入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各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果丰硕……一件件厚重的成果,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进入系统构建新阶段, 通过有组织的科研集中攻关理论难点,学术思想界已基本形成共识。



突出重点,破解治理难题


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坚实的制度保障?怎样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 开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境界,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水平不断提高,但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民族领域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具体政策需要与时俱进作出调整。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必须破解的机制难题。

▲10月1日,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过去一年,国家民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加快推进民族领域立法工作;加强“嵌入式”立法,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写入国防教育法等4部法律法规,至今已有11部法律法规嵌入“铸牢”要求;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系统重塑示范测评指标体系;承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联合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健全表彰制度、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制度……一个个规范的制度,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制机制取得进展。


紧盯痛点,破解发展难题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如何把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重大要求落在实处?如何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全方位嵌入?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赋予民族领域经济政策新内涵。


▲2023年8月31日,贵南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运营,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新增一条交通大动脉,黔桂两地间交通出行更加便捷、西南与华南地区联系将更加紧密。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方面,由于历史、自然和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仍然任重道远。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人口的高流动性不仅重塑了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还催生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样态,城市民族工作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点。 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过去一年,国家民委牵头协调相关部门,优化中央财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投向,将建设项目打造为赋予“三个意义”的有效载体;会同相关部委全面实施“三项计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施和美村寨建设行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村入寨;开展赋予民贸民品“三个意义”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主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一系列有效的举措, 推动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破题并逐步见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