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仔细看下热搜上推的离婚案例。你看写法上是想说“虽然女方拿走了大量的现金,但是男方父母出钱买房也没亏”。可是大家现在都会算账了,这么个离婚率,这样的判决,你觉得男方家长是真算不明白吗?算明白了,就没结婚买房了。
早上一醒过来就看人讨论最近热搜给的婚姻案例给的太翻车。我讲了讲我的看法,核心问题是没增量了,所以现在离婚分财产越来越刺刀见红,那些男方提前做好准备让女方无钱可分的案例怕大家模仿,所以不让写。女方拿走盈利给男方剩下债务的案例又要绕着写,感觉男方“也没亏”。
别扭啊。
昨天案例是法官讲,说一套在2022年评估200万的房子,一审离婚时女方要拿走近百万;二审法官考虑到男方父母出了42万首付,所以“只”让男方补偿女方60万现金。
这案例一放出来就炸了。因为房子这东西是基础民生。评论区直接翻车。“这房子还有85万房贷啊,是贷款全归男方啊”。
200万减去85万房贷,房子价值也就是115万,女方拿走60万,男方剩下就55万,哪里考虑了男方父母给的42万首付呢?
现在是2025年,2022年高点评估说价值200万的房子,现在别说140万了,120万卖不卖得掉都是个问题。这案子明显男方是被清干净了啊。
你说讲离婚,放这种案例,大家都不傻的,看了肯定更加不敢买房了啊。为什么不放点女孩子离婚分不到钱的案例呢?
不是没有,是怕模仿。尤其是现在的婆婆越来越年轻,她们懂法了,年轻女孩子结婚就分不到钱了。
比如我之前介绍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男方是个程序员,上海本地人有房月入4万左右,女方外地人,结婚多年提起离婚却发现一分钱都分不到,最后是女方主动撤诉求和解想不离婚。
别扭啊。
昨天案例是法官讲,说一套在2022年评估200万的房子,一审离婚时女方要拿走近百万;二审法官考虑到男方父母出了42万首付,所以“只”让男方补偿女方60万现金。
这案例一放出来就炸了。因为房子这东西是基础民生。评论区直接翻车。“这房子还有85万房贷啊,是贷款全归男方啊”。
200万减去85万房贷,房子价值也就是115万,女方拿走60万,男方剩下就55万,哪里考虑了男方父母给的42万首付呢?
现在是2025年,2022年高点评估说价值200万的房子,现在别说140万了,120万卖不卖得掉都是个问题。这案子明显男方是被清干净了啊。
你说讲离婚,放这种案例,大家都不傻的,看了肯定更加不敢买房了啊。为什么不放点女孩子离婚分不到钱的案例呢?
不是没有,是怕模仿。尤其是现在的婆婆越来越年轻,她们懂法了,年轻女孩子结婚就分不到钱了。
比如我之前介绍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男方是个程序员,上海本地人有房月入4万左右,女方外地人,结婚多年提起离婚却发现一分钱都分不到,最后是女方主动撤诉求和解想不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