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币在线
钱币行业信息及时、全面。权威的门户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不要太尊重你的孩子 ·  4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身处社会丛林,适者生存,还是拒不交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币在线

建国币涨涨跌跌看不懂?静下心来看完这篇文章,一切豁然开朗!

集币在线  · 公众号  ·  · 2019-09-27 17:23

正文

关注“集币在线”,与18万钱币爱好者一起分享藏币乐趣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前进历程,我们的伟大祖国在战胜各种困难中不断进步和强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每年的10月1日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的重大节日。在这些隆重的庆祝活动中,经国家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行专题纪念币也已成为重要的官方举措。



央行发行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主题的纪念币(以下简称“建国币”)是从1979年9月3日开始的,这也是“建国币”和新中国首套贵金属纪念币的诞生日。1979年到2019年,我国央行发行的“建国币”可以分为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两大类。其中在普通纪念币中又包括金属币和纸币两个子类。在1984年、1989年和1999年发行的普通纪念币金属币的每个币种中还同时铸有少量精制币。在纸币中还特别印有少量联体钞。这些“建国币”的统计汇总见表1和表2。



回顾发行的这些“建国币”

它们具有很多鲜明特点。


一、工艺技术品种创新的窗口

“建国币”一方面促进了新中国纪念币的发展,同时也是展现新的工艺技术和品种的窗口。


(一)创新铸币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造币企业主要是生产流通货币,对工艺更加复杂和要求更加精细的贵金属纪念币从来没有涉及。在接到领导机关指示后,我国造币企业的员工在缺少经验、缺少技术和缺少设备的条件下,集中优势人才大胆试验和攻关,利用解放前旧造币厂留下的简陋设备,经过各种前期准备,通过设计雕刻与铸造加工紧密结合,在不长时间内就攻克各种技术难关,终于完成了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顺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币”的生产铸造,不仅是造币人向国庆大典献上的一份厚礼,同时也为今后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的继续发展摸索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是我国铸币技术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今天的人们手拿一套四十年前铸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币”,当年币面的夺目光彩丝毫没有变化,由此不尽使人们向当时造币人的工匠精神表示深深敬佩。


(二)创新铸币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铸币材料主要是使用铝合金,1980年发行的圆角硬币开始使用铜合金。在那套圆角硬币中的1元硬币使用的是白铜合金,其中含铜81%,含镍19%。由于使用这种合金配比铸造出的硬币存在一些瑕疵,如何设法和择机进行调整一直是管理层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等待几年后这个重要契机终于到来,在计划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时,终于把调整1元硬币合金成分的设想付诸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合金材料的配比上,虽然仍属于白铜,但是按照国际惯例将含镍量由19%调整到25%,铸币的视觉效果更加美观,手感更加舒适,流通质量也有大幅提高。因此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在金属材质上实现了一次创新,并且在以后继续发行面额1元铜合金普通纪念币时这种白铜合金配比成为了使用标准。


(三)创新纸币防伪技术

在纸币的流通中如何与伪造货币进行博弈始终是货币印制机构面临的艰巨挑战,研发各种新的防伪技术也始终是货币研究机构不懈追求的目标。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的50元纪念纸币中第一次使用了开窗安全线,第一次使用了带有色调的钞纸,第一次使用了全息防伪标识,第一次使用了异形号码印刷。这四个第一次填补了我国钞票生产技术的空白,提升了钞票印刷技术,标志着人民币的防伪技术和印制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现在回忆这段往事,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的50元纪念纸币在我国人民币印制技术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创新纸币形态

纸币的基本功能是满足货币流通,因此以单张形式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纸币还有收藏鉴赏功能,为了满足这种文化需要,在国外的某些国家中发行连体纸币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对于我国来讲,到1999年时发行连体纸币还是空白。令人欣喜的是,填补这个空白的机会又留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的50元纪念纸币。在此之后我国陆续发行了多种人民币纸币的连体钞,丰富和满足民众的收藏鉴赏需求。但是人们不应忘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币”50元纸币的连体钞开创了我国发行连体纸币的先河,实现了纸币形态的创新。

回顾我国人民币印制铸造技术的发展,落地很多重大技术和品种都与“建国币”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建国币”已经成为见证新中国货币印制发展进步的珍贵实物。



二、被市场普遍关注的典型币种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节日,央行发行的每一枚“建国币”都倾注了管理层和造币企业员工的辛勤奉献,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喜爱。鉴于本文篇幅所限,下边将重点介绍其中的两枚钱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20盎司金币

1989年央行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6枚,其中有1枚20盎司金币。



这枚20盎司金币是当时我国发行的最大规格金币,也是我国发行大规格金币的龙头,这种安排足以衬托出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纪念币”在庆祝活动中的重要性。这枚20盎司金币共计发行100枚,正面图案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师王福德设计雕刻,背面图案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师李小川设计雕刻(这两位设计雕刻师的钱币作品均曾在国际硬币评选中获奖),整个钱币的铸造加工由沈阳造币厂完成。这枚金币的名称为“开国大典”,背面的设计要素选自董希文大师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被搬上纪念币画面在此之前已有一次。但是这枚金币的直径较大,给设计雕刻者留下了更大的艺术再创作空间。为了展现新中国这一最为重要的历史时刻,设计雕刻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与铸币工艺相结合,进行了大胆的二次艺术创作。这位设计雕刻师精心调整构图,精细雕琢每个细节,利用艺术语言和精美的铸币技术再现出1979年开国大典的宏大场景,使这枚金币成为我国现代贵金属币的经典之作。这枚20盎司的纪念金币一经面市,立即受到国内外收藏界的关注,成为了收藏家追逐的心爱之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普通纪念币精制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普通纪念币”被市场称为“大40”精制币。这枚钱币的材质为白铜合金,使用精细的压铸工艺铸造而成。为什么要把这枚精制币拿出来单独介绍,主要原因是当时铸造这枚“大40”精制币的目的是用于会议礼品,没有商业销售目的,因此实际铸造量仅为1000枚。随着时间的流逝,目前这枚“大40”精制币在市场中的存世量可能更少。按照物以稀为贵的收藏法则,这枚“大40”精制币已经成为收藏普通纪念币的顶尖币种,是“建国币”板块中一枚耀眼的明星。



综上所述,“建国币”是我国纪念币中的重要板块,它们的发行和其中采用的新技术也是新中国发展建设成就在印钞造币行业的一个缩影,它们的铸造发行创造出我国人民币大家族的丰富多彩,展现出人民币印制技术的发展轨迹,丰富了钱币文化内涵。其中特别是一枚枚“建国币”寄托了人们对我们伟大祖国无限热爱的母子之情,使国庆节与纪念币结下了深厚情缘。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成立70周年华诞,2019年9月10日央行已经开始为此发行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这些新发行的纪念币也将为“建国币”板块增添新光彩。



三、具有推动货币印制发展的历史意义


(一)开创了新中国发行现代贵金属币的先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