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已通过AACSB、EQUIS和AMBA三大国际认证。以“融汇中西管理智慧,培养创业创新精神,践行服务社会责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为使命。打造中国商界黄埔军校,我们愿与您携手并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一县委书记,主动投案! ·  2 天前  
贵州省发改委  ·  推动早投产早见效!贵州全力抓项目促发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大国重器 工匠精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与中交四航局联合开展主题党日交流活动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公众号  ·  · 2019-05-13 18:04

正文

【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牢固树立起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努力使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使广大党员成为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先进标尺和先锋形象。即日起,我院微信公众平台设立【党建】栏目,及时展现党支部建设风采。




5月8日,由我院学术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与共建结对支部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党支部发起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日交流活动在深中通道项目部顺利举办,我院工商管理系党支部、行政党支部、学术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学术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近50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活动。


晨曦拉开序幕,夏日的清晨是静谧的。大家乘车前往珠海香洲港码头,再乘船前往桂山岛。碧空如洗,烟波浩渺,客轮穿过港珠澳大桥下方,大家纷纷起身聚集在舷窗前,一睹这一世纪工程的雄姿,无一不为这一工程奇迹的宏伟壮观和今日祖国的繁荣昌盛所惊叹。

参观牛头沉管预制厂

首先,党员们来到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沉管预制厂,参观沉管制造工厂及深中通道沉管模型。这个铸就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的“超级梦工厂”充分展现出四航建设者的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和精细化的管理。


据了解,深中通道地处珠江中游核心区域,直接连接深圳经济特区与中山市、江门市,是世界级的集桥梁、隧道、人工岛和地下互通于一体的超大型跨江集群工程,主体工程全长约24千米,沉管隧道段全长6845米,采用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100km。四航局负责的主要施工内容为:预制场改造、E1-E22管节预制、一次舾装安装、灌水横移及DCM施工等。建成后的深中通道将突破粤西方向出入深圳的交通瓶颈,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现场可以看到,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已完成的首个足尺模型浇筑试验基地、二次舾装区改造工作现场是整齐划一、干净规范的。项目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上提出的“重整行装再出发”号召,为推进深中通道建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尽管项目初期面临着零经验、施工材料难寻、人员管理难、施工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但最终在全体工程师和工人的努力拼搏下一一克服,这份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勇气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接着,党员们来到牛头岛正念楼展厅、港珠澳大桥展馆及党建工作室参观。工程师们介绍了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下沉管道的技术实现过程和技术难点,使大家对这两个关乎国计民生、彰显“桥梁强国”地位的超级工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模型展览室里,缩小比例版的港珠澳大桥沉管钢筋模型使大家更清楚地看到了沉管的制作工艺和具体面貌,大家不禁为工程师们的周密考虑、巧妙设计、精确执行所折服,为祖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必胜决心和建设这项“超级工程”的前瞻视野所自豪。


采访“大国工匠”

在午餐间隙,学术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采访了中交四航局总工程师陈聪。陈工是深中管道、港珠澳大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自25岁毕业以后,他便来到牛头岛,开始追梦之路。迄今为止,他已经在这个偏远的小岛上工作了9年。9年的时间,他从稚气未脱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位有才干、有担当、有智慧的工程师。他认为,这是工作带给他的责任感所致,担当意味着不仅要承担应有的工作义务,更要去做很多自发性的额外工作,去更好地完成整个工作任务。


作为项目的副经理,在五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陈工和其他管理层带头留在牛头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平日里,他的妻子总是怪他不够浪漫,但是于他而言,于这里千千万万的工程师而言,完成港珠澳大桥,完成这样伟大的国家级项目,让三地两岸连接互通,就是最浪漫的事情。


访谈中,陈工介绍到,港珠澳大桥项目采用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方案,首次采用120个深插式钢圆筒形成整岛维护止水结构,圆筒直径22m,最大插入深度29m,形成深海超大型钢围堰。这些精细的数据都经过了缜密的计算作为项目的支撑。据了解,工程师们从不模棱两可,不确定的或未经证实的模型一定会先做实验进行验证。中交四航局的沉管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都得益于工程师们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大家感叹工程师们的工匠精神时,作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的主力军,陈工十分谦虚称大国工匠不敢当,但他一直以这种工匠精神作为工作的指导力量,始终遵循着中建四局的口号“交融天下,建者无疆”。

在桂山舰纪念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午后,大家乘车前往桂山舰纪念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950年,为歼灭盘踞在万山群岛的国民党残部,桂山舰上200多人英勇牺牲,故立此碑以纪念英雄功绩。在纪念碑前,大家被革命前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革命热情所感染,一一向烈士敬献鲜花。在党旗和先烈的雕塑前,大家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交流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交流会由学术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陈敏姿老师主持。大家集中观看了港珠澳大桥及深中通道微视频。在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符正平老师、工商管理系党支部书记任荣伟老师和陈聪工程师主讲的微党课上,大家全神贯注、目光坚定。


符正平老师分享了参观沉管厂的感受,阐述了港珠澳大桥及深中通道对港珠澳大湾区产生的经济效应和深远意义,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我国技术自主创新、攻克高精尖领域的重要性。


任荣伟老师从技术、人才、资金、制度、国际背景方面分析了港珠澳大湾区的建设背景,在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优才战略、文化建设、青年双创保障等重要建议。


陈聪工程师介绍了港珠澳大桥从2010年项目开始到2017年12月31日完成通车的整体情况及关键技术实现的历程。从最初的几张设计图纸到自主研发、攻关克难、大桥建成,这项瞩目的“超级工程”是无数工程师和工人们坚守岗位、辛勤付出而收获的汗水结晶。大家纷纷被这样专注、耐心、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所感染。



微党课结束后,大家围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主题展开了交流座谈,各抒己见,气氛活跃。讨论内容包括中国情境下的中国企业如何进行文化输出、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期许、超级工程背后的文化力量等方面。之后,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兰志成同志作总结讲话,感谢祖国在各方面对工程建设的支持,并再次表达了深中通道项目部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不负众望的信心,表明了全体建设者们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勇攀高峰的奋斗信念。最后,我院党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陈融融代表学院党委向四航局深中通道的建设者们表示感谢,并向兰志成同志赠送了纪念铜盘。



通过本场交流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中交四航局的建设者所践行的“心在事上,事在心上”理念令人印象深刻,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项目展现了大国工匠激情豪迈的心胸、使命必达的卓越行动力和令行禁止的强大执行力。大家纷纷为工程师们自主研发攻克难题,完成这样一项了不起的工程而自豪,为新时代中国工程师们的顽强拼搏、坚守岗位、迎难而上的“大国工匠”精神而深感佩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整行装再出发,相信工程师们将会继续攀登新的高峰!



学生感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