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信公号:零言法语
投稿作者:王之焰,执业律师,具有法律、工商管理双重背景。曾在上海市司法局以及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就职,从事审判工作六年以上,司法实践经验十年以上,具有深厚的法律理论功底、实务操作经验。
社会平均工资统计口径包括: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一般由全国各地区统计部门和人社部门公布。
各地已陆续公布了社会平均工资,作为与上海金额相仿的城市,深圳和北京相继公布了数据。
深圳2023年度的社平工资:
174640元÷12个月=
14553元/月,涨幅4.8%
北京2023年度的社平工资:
188413
元÷12个月=
15701.08
元/月,涨幅5.6%
那么,为何上海会难产?不少社会人士都在揣测,数据已较往年延迟了将近一个月,而且有不少人在排队等着数据出炉在考虑起诉。
为什么要在数据公布后再起诉?不妨来看一下社平对劳动纠纷有何影响。
一、经
济补偿金的封顶
社平的三倍按照2022年社平的数据为:12183×3=36549元。倘若按照北京、深圳的涨幅予以计算妥妥的会突破4万元大关,这对不少高薪劳动者而言是福音,N的计算基数妥妥的能多出3000元。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
(一)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不仅用人单位用工成本上涨,对于以灵活就业参保的劳动者而言也会上涨,压力不仅给到了企业同时也会给到零工们,这会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四、最低工资标准可能提高
五、
影响一裁终局的金额
《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人社部发﹝2022﹞9号)
十、仲裁裁决涉及下列事项,对单项裁决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适用终局裁决:
计算标准为:参保职工本人终止妊娠之月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
最低社平上涨了,缴费平均工资必然上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金钱给付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五十以下的,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实行一审终审。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十、因工死亡的丧葬补助金、伤残津贴、抚恤金、生活护理费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第四十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