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前清空宿舍的时候,我翻出了四年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这种感觉很微妙,在你即将离开的时候,一张纸突然冒出来提醒你,想想这一路是如何走来。
实话说,我的高三很平淡,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但它还不至于荒芜,因为我那时每天都在读书。今天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读书对于高三的意义。但当生活充斥着周而复始的习题课、考试排位和励志口号,每晚10点到11点的自由阅读时光,就是我辛苦一整天后的期待,是我灰暗日子里的光。
10点一到,打开床头灯,翻开书就忘掉了分数和高考。每日阅读不需要刻意坚持,它就像今天的《王者荣耀》一样迷人。我在夜里读完余华和王小波,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趁着体育课讲给朋友分享。读书拯救我整个高三麻木的日常,它也是我用来抵抗迷惘的一种力量。二模之后,我是一路哭着走回家的。照这个成绩来看,我大概是没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了。晚上红着眼睛打开书,我突然开始思考一些很宏大的问题,比如学习是为了什么?去哪个大学真的重要吗?我为什么非要去那所大学呢?名声、平台、资源固然不一样,可我学习了这么多年,只是为了考上一所大学吗?
我想到过去的一年里,比起白日里机械的学习,夜晚的读书才真正让我快乐。学习的意义,难道不就是去感受读书的幸福吗?以后不管去了哪一所学校,能静下心,有个读书的空间就够了。
两个月后,我带着这样的心情意外考入了自己的理想学校。我去做了很多次高考经验分享,每每都要强调这段心路历程。我那时自认为在读书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也是这方向给了我最好的心态和一个励志的结局。
可是后来的手机智能化,新媒体时代越发渗透进当代人的生活。公众号、自媒体、各种App像洪水一样爆发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从此我再没坚持看过书。而大学的四年里,我立下的一个个flag,皆因数码生活的侵袭而倒下;无数未拆封的书,也在角落里蒙上一层灰尘。
2、
最近几天,我终于成功读完的一本书是《娱乐至死》。书中的一个细节带给我巨大的震动:作者回顾了19世纪的美国,人们是怎样读书的。
那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乡间的农妇一手拿着锄犁一手捧书,绝不是装模作样。那时人人都有深入文本的耐心和能力,关注于演讲长达四五个小时,阅读复杂长句毫不费力。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美国人不会交谈,但他会讨论,而且他说的话往往会变成论文,他像在会议上发言一样和你讲话。”
明明是一段真切的历史,为什么我会觉得,这样的社会好像从未存在过呢?我开始回想从前,读书对我而言曾经是一件多么自然而轻松的事,如今却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也许新媒体的星期带走的并不是我们读书的意愿,而是阅读并深入思考的能力。
曾经我们拥有的只有书本,而后来一旦有了更多选择,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回避复杂、困难和深刻。比起打开一本书,打开手机当然简单得多;即使订阅了无数偏文学性的公众号,百忙之中我还是会优先点开娱乐新闻、段子和标题党。
日新月异的技术把人性本能的浅薄充分暴露出来,可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我们在选择媒介,新的媒介也在改变着我们。它快速剥夺了我们的耐心,降低理解能力,它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浅薄。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尼尔在《娱乐至死》的结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碎片化娱乐中退化的风险,才是最可怕的风险,毕竟谁会想到,我们可能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呢?
3、
上个月,我被朋友安利了一本《惶然录》,翻了几页之后,它就成了我每晚的睡前必看。这本书里每一篇都是很短的小随笔,记录了一些思维闪光的瞬间。它们不是干货,也没有半点感官刺激性。这样的文章放到网络上,会被迅速地淹没。
但它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一种需求,在信息冗余的时代里我们需要跳脱出来,获得空白和平静。
一个朋友对我说,他已经不再看任何网络平台上的文章了,因为“觉得很累”。他曾经关注了50多个公众号,特别留意了各种人生道理、职场干货、情感剖析。他的收藏夹里躺着无数“深度好文”,可他从不会再去阅读第二遍;他以为自己看文章学到了很多,可是几天之后再回顾,记忆里却没能留下什么。
新媒体造成的信息过量,是会带来焦虑的。就像一个人努力把一整桌食物塞进嘴里,却无法再享受吃饭这个过程。
4、
生活是一门平衡的艺术。碎片化信息带来的调侃和浅薄,不足以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的缺失,会直接导致了我们的空虚感。
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内容实质却是打发情绪或时间。任何一个有思维能力的成年人,都会认同这是一种群体性危机。而现在到了,我们需要从失衡重新走向平衡的时候了。
上周我去参加《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的群访会,他说了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想要变得强大,你需要更少的信息,而不是更多。”
在信息当代的浪潮里,人想要不迷失必须站稳自己的脚跟。如今我点开订阅号,看到一连串密密麻麻的红点,我把手机扔到一旁,想起自己在四年前的生存状态。
— END —
说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
点击图片
参与我们的“万人观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