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街参考
这里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猫笔刀  ·  含D量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街参考

《奇葩说》终于逼死了奇葩

花儿街参考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10-14 20:10

正文

花儿街 参考 · 出品



作者 | 和硕 编辑 | 林默


1



当董婧用海兰小天使的口吻哭诉着自己无辜被打,一向直白如高贵妃的傅首尔转身手撕白莲花时,你有没有期待?



我有的。


两个高阶奇葩之间的撕逼想必是一场比奇葩说总决赛还要好看的骂战,新颖而奇特的立意,逻辑严密文采飞扬的攻辩,还有一个既接地气又上价值的结局,他们的骂战一定是文明又好看的,他们的争端一定是脱离低级趣味的。


最终,我看到了,一场由做头发引发的扯衣领、指甲扣、推推搡搡,连带辱及父母的普通老娘们儿掐架,以及一场你给我道歉,我偏不给你道歉,好,你等着的翻小船式秋后算账。


唯一贯彻了她们在台上的理性高度的细节是,这两位妇女坚持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她们以普通老娘们儿的方式开撕,又失去了普通老娘们儿的豁达。


2017年第四季奇葩说半决赛,姜思达被淘汰,其粉丝质疑黑幕,引来了马薇薇的路见不平拔刀自宫。


米未对思达的偏向,辩手私下的运作,现场的不平等待遇,观点的偷梁换柱,这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操作,让看上去简单开朗的奇葩说,忽然露出了成年人世界应有的灰色。


这再一次证实了台上的bibi都是扯,真正掐起来没人讲道理。


舞台上他们宣扬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台底下跟男朋友一起手撕前妻。


节目中这群正能量战士告诉大家努力工作,远离Bitch,转身又抱团站队,为名利开战。


当这些口吐人生金句,梦想仗剑天涯的人生斗士,跟常人一样追名逐利,排除异己,不断上演着口水狗血的八点档剧情,人们发现原来在生活这张华丽的袍子上,奇葩也不是变异的虱子。


一样的修为平平,一样的见地有限,一样的手段庸俗,一样的吃相难看。那些对人性的透彻理解和坚定的人生宣言,不过是一套诱人跑票的漂亮说辞。


人生何止初相见,人设总有坍塌时。


2



崩塌的人设是从一座冰山上掉下来的。


“找回四年前的我们”,第五季开播前,米未CCO牟頔一再强调,团队需要摒弃自我膨胀和自嗨心态。


2015年,综艺节目走出电视,也走出了某些看不见的禁忌。《奇葩说》的出现震惊四座,被称为内地第一个“敢说真话”的综艺。



这个不买版权的“严肃”辩论节目网罗了祖国大地奇形怪状的各色妖孽,泼辣蛇精男,剩斗士御姐,麻辣教师,自闭辩咖,出柜名媛。他们特立独行,彪悍生猛,敢言人之不敢言,为少数派发声。


在那个辩论尚未成套路的年代,奇葩们讲自己的故事,性感地揭开生活角落里的猥琐。


奇葩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奇葩说》是庸常生活里一块多元而有趣的自留地。



当想找到四年前的我们的奇葩说第五季回归,新的赛制新的规则新的奇葩,却没能如期迎来新的观众。


“看惯了神仙打架真的受不了菜鸡互啄”。


新一季选手嘶吼式的辩论,撒泼式的表演,毫无逻辑缺乏营养的内容,成了吐槽的重灾区。死忠粉们纷纷留下一声嗟叹,然后头也不回地关上了爱奇艺。



收视滑落,评分再创新低,粉转黑。


奇葩说到底怎么了?


有人诟病《奇葩说》没有了说,只剩奇葩了。


仔细一看,不禁想问,奇葩在哪呢?


这档“严肃的辩论节目”走到第五季,终于越做越像辩论节目了。


经过了前四季,辩论的套路已成公开的秘密。观点+段子+金句,选手们依样画瓢,他们并不夸口自己是奇葩,只是认为如果这就是辩论,自己也能上。


新奇葩们带着套好的模板在台上尽情表演,评论席上BBKing教练在用辩论的那一套择优而录。


“这个观众会买单”,“这种打法很吃亏”,“他说的很有道理可就是不招人喜欢”。


你在套路奇葩说,深谙套路的评委在楼上套路你。


为了增加比赛的可看性,第五季采取了全方位立体式报道,开发了衍生系列《备战间》。在备战间里,老奇葩给新奇葩传授辩论技巧,战略战术,帮助梳理逻辑,提出修改意见。新奇葩们宛如一根根旁逸斜出的小树苗,被修剪成观众喜欢的可爱模样。



节目组本以为有老僵尸协助,新手们不会垮掉,可选手们到了台上纷纷拿出小本,开启了朗诵模式,视观众如空气。拔苗助长的菜鸟们用不出师傅传授的大招,自己的武功也废了。


这个舞台还会再诞生新的表达方式吗?



3



一个越来越向辩论打造的节目,观众却认为越来越不像辩论。


明明要增加娱乐性,反而让观众严肃了。


这是一个尴尬的悖论。


IP老化,口碑下滑,用户流失,粉丝长大。如何获取新的粉丝,俘获当下年轻人的心成了米未团队突围的重心。


“我们希望吸引更多年轻用户进来”,早在《奇葩说5》筹备之际,马东就公开表示,这一季《奇葩说》是拍给95、00后看的。


为此,团队进行了大量调研,对象都是95、00后,分析研究后对整个节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赛制上四大站队、1v1辩论、开杠赛、30s求生欲,Battle感十足,更疯更刺激,被网友戏称为《中国有奇葩》+《奇葩101》。经过层层调研的每一道辩题,刻意减少了哲学思辨,离生活更近更接地气。


“愚人水该不该喝”,“世界需不需要超级英雄”这样的脑洞题大幅减少,取而代之是“混得Normal该不该去同学会?”、“男朋友氪金打赏女主播该不该分手”。


这个提示“40岁以上人群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的节目,正慢慢地抛下了接近30的90后,迫不及待地奔向00后的怀抱。


环视四周,偶像养成、真人观察、体验探险,网综全面崛起,亲爹爱奇艺又有了新宠《偶像练习生》,5年级的奇葩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求生欲。


曾经自嗨的奇葩星球,面对更加任性的00后,他们选择主动靠近。


只是,主动靠近的,还是奇葩吗?


4



“第一季到第五季,我要进步,我要让自己变成马薇薇,我知道现在我讲段子满足不了你们了,所以我要用逻辑来征服你们,但其实我很难过,因为我发现我是《奇葩说》最虚伪的一个人,为了赢,我在改变我自己,连我自己都不喜欢我自己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