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学工
欢迎关注“京师学工”公众号,抢先知晓与北师大学子相关的各类学生服务讯息!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与你一起营造最美的大学时光~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学工

昌平校园丨“铎声”青年学术沙龙第47期

京师学工  · 公众号  ·  · 2024-12-04 20: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为激发青年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发挥博士生学术中坚力量,营造昌平校园跨学科、跨专业学术交流氛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党委学生工作部依托昌平校园“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开展“铎声”昌平校园青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 本期沙龙围绕 《从艺术到哲学——如何实现学术跨越与整合》 进行。


第47期学术沙龙预告

主题: 《从艺术到哲学——如何实现学术跨越与整合》

时间: 2024年12月6日(周五)18:30

线下地点: 昌平校区图书馆106室

线上地点: 腾讯会议 会议号:734-424-414


主讲人介绍:

何姝仪,北京大学2024级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博士。

研究方向: 中国哲学、道教图像、天文史 等,参与合作拍摄纪录片《秦腔》《千年礼赞》等;于《记者观察》期刊独作发表论文《从电影《头号玩家》看游戏IP的二次传播和未来预言》;于《戏剧文学》(北大核心)期刊独作发表论文《幽默和滑稽的双重结构》;独立翻译实验录像艺术家伍迪·瓦苏尔卡的文章《教学视频:电子图像的组织模型》;协助校对文献翻译书籍《电影的历史性——论(散)文电影文论选》;参加图像工作坊,在其中担任研究助理,并做学术汇报《河图洛书与二十八星宿》;以高句丽壁画为拍摄主题,拍摄纪录片《墙隐》,拍摄主题为高句丽墓葬壁画,从符号交流的角度解读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原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

* 从艺术到哲学的学术跨域。 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钻研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路径。

* 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关系。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价值和精髓,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个人修养与学术品质的建立。 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与传承创新,涵养文化底蕴,提升创新能力。




第44期学科交叉知识科普Tips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学科交叉知识科普工作,是促进同学们科研素养提升与激发学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未来将依托“铎声”昌平校园青年学术沙龙推出 “学科交叉知识科普Tips”活动 ,围绕国家政策、学科交叉内涵、专家经验、学科交叉前沿、学科交叉理论基础等方面,推进学科交叉知识普及工作。



“铎声”昌平校园

青年学术沙龙申报流程

学术沙龙活动旨在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学术表达、提升交流能力的实践平台,促进师生跨学科融合,服务学校拔尖人才培养。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和学生组织积极参与,活动介绍及申报办法详见下方链接(或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查看,党委学生工作部昌平学工小组联系电话58802928,欢迎来电咨询。



关于开展“铎声”昌平校园青年学术沙龙申报工作的通知:

https://dwxgb.bnu.edu.cn/xwzx/tzgg/139513.html


通知二维码



来源丨 党委学生工作部昌平学工小组

排版丨谭惠方

校对丨丁子涵

编辑丨廖慧宇 漆尔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