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花草有本心:走近古典文学中的诗意世界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大师出品紫砂壶,古雅质朴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春天补好元气,练练「八段锦」强身又健体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手执五福杯,紫气东方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为了说清楚“选书师”是什么,我们做了一本书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21-03-03 13:50

正文


在日本,选书师已经开始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职业,并为各行各业提供专业的服务。


作为这一职业的推广者,幅允孝将自己十几年的选书经验和理念整合起来,由编辑出身的作家高濑毅访谈整理,出版了《听!书的声音》,来向人们系统介绍选书师这一全新职业以及它背后所承载的宝贵理念。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原研哉说:“透过幅允孝的思考,书架在今天已经有了别样的意义。遇见一个他精心编排过的书架,就像一场和自己的重逢。它不断点燃人们智慧和兴趣的火花。”日本当今广告业界与设计业界的风云人物佐藤可士和认为幅允孝构建起了“选书”这个全新的概念,创造了新的社会风尚。


当我们谈论书籍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又有多久没有停下来仔细倾听一下书籍的“声音”了?买卖、模式、互联网、坪效、情怀、流量、精英主义…除了这些,我们还能探讨什么呢?如今这本书由东方出版社出版、本册选书企划推出中文版。相信书中的理念和案例不管对出版还是书店行业,都会带来一定启发。


历时两年筹备、翻译、编辑,这本《听!书的声音》终于出版了。



no.01


中日选书师的相遇


两年前和幅先生的相识一定是一场注定的缘分,第一次在日本见面我们便从白天聊到深夜,讨论日本与中国的书业状况,聊彼此与书的故事,虽然身处不同的两个国家,对书籍共同的理想和执念,却让我们恍如平行世界里的两位知己。那一晚,在斟上最后一杯酒的时候,他告诉我那天是他的生日,是成为选书师的第15年。



当今社会的正面阅读价值观正在逐渐退化,看似漂亮的行业增长数据,兴许是互联网粗暴的低价商业模式发展而成,大型书店和连锁复制化的书店俨然成了样板间和滞销的美丽仓库,而“最美书店”的口号至今还有人在拼命追逐,这让书店和图书馆渐渐演变成了空间设计主义的竞赛战场。这一切都和书籍的本质和阅读的初衷有关吗?

近几年,选书师在国内也渐渐成为了图书行业的热门话题,通常会被定义为在书店内的选书人,是书店内专为图书采购的人或是专门推荐书籍的人。而今天提到的选书师却是有着更多含义的一项全新职业,也许它会像设计师、建筑师等等角色一样成为可以独立存在并为各行各业提供服务。

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幅先生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我正在为足球俱乐部选书,你知道我最关心的是什么吗?我沉默了一会儿,他说道:是运动员退役后的第二生涯……最初我的脑袋里想到的都是关于身体健康、饮食、战术等等选书想法,而他考虑的却是作为运动员在离开原本身份之后的事情,这是以人为中心的第一考虑,是对未来的考虑。我在想,一个足球俱乐部,已经可以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足球的发展,来关心运动员的精神生活。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跨越传统思维,也许正是社会中不同企业和传统图书行业从业者从现在开始就要重新认识的问题,重新关心我们所生活的一切。

和幅先生的选书公司一样,“本册选书”也可算作中国最早成立的选书机构,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书籍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已尝试将书籍与阅读融入各个不同的行业和场所。我们始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当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潮,传统的纸质书还能否迎来春天呢?

我们和幅先生都希望以这本《听!书的声音》为开端,为中日书业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中日之间展开更多的探索与合作,与中国书业同仁一起探索书的另一种未来。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no.02


想象书的另一种未来——来自“选书师”的启示


幅允孝在《听!书的声音》的中文版序言中写道:“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选书师的工作就是好好挑选图书,并在各种各样的场所制造人与书相遇的机会,让人们愿意捧起书本。”

如今,不同媒介对于人们空闲时间的争夺日益激烈,而读书无疑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并投入专注力的事情,在这个人人想用几分钟、几十秒就了解一部电影、看懂一本书的时代,书本几乎成为最“吃力不讨好”的媒介。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观看几分钟视频和读完一本书所获得的信息和内化影响,存在本质的区别。

深信读书不可或缺的幅允孝根本不去思考“是否还需要读书”这样的问题,而是直接跳转到下一步:“如果人们不再到书店来,那就让书到有人到地方去。”随后他身体力行投入到两种长久的实践当中:“创造有书的风景”,“制造人与书的相遇”。

幅允孝的“选书开山之作”当属茑屋东京六本木书店。要说这家书店有哪里不同,那就是图书的分类和陈列。这也是幅允孝编排书架的要点——用联想呼唤联想。比如你要寻找一本做菜的书,刚好有本介绍意大利面的制作方法的。翻开来,一张张意大利面的照片映入眼帘,在这一瞬间,人们便会从意大利面联想到意大利,爱琴海,进而是触手可及的希腊、神殿、神话世界、文艺复兴……而在这家茑屋,你在书架的漫游可能就像这样的幻想一样顺滑。如果说编排内容、组稿插图是编辑一本书的工作,那么幅允孝的工作就更像是编辑一个书架。他的编辑法与书店不同,比如书店会按外国文学、中国哲学、心理自助等标签来分类,而幅允孝在位于东京的“布鲁克林珀拉新宿餐厅”则按照一些独特的短语来分:比如“有关恋爱的话题”“美国这个国家”“去旅行吧”“想来想去”……


除了幅先生这些过往的案例,本册选书邀请他为中文版增加了最新的案例,安藤忠雄最新图书馆森之岛儿童图书馆,Japan House,眼科医院。


▲ 日本屋 · 伦敦——用敏锐的选书视角展现日本文化


▲ 体验整个世界从书架上扩展开来的感觉


▲ 日本文化在国外获得高度认可,书的作用功不可没


▲ 以书为媒介,建立一个有爱的“援助空间”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案例只是在书店之外的地方摆上书而已,但书的存在有时就是引人驻足的风景,而经过特意编排过的书出现在特定的场所,可能就会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可能在烫头时看普鲁斯特会更容易浸入。这就像幅允孝总爱强调的一点,书是迟效性的工具。而一旦开始有了“在理发店看书也不错”的体验,那么久而久之,也就离“让人们在不自觉中捧起书来”的目标就不远了。

当越来越少的人用纸质书籍作为提供特殊信息价值呈现的时候,也许在未来它的存在反而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选书师是面向未来的职业,选书机构便是属于未来的“链接公司”。


生长在中国的选书公司,本册选书经过几年的成长,也已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并拥有一支创新精神的团队。我们在菜场、晓书馆、游乐园、无印良品酒店、未来生活大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


▲ 菜市场与社区的生活营造——精神与食粮同样重要,让阅读成为日常

▲ 晓书馆——像猎人一样探索在书之森

▲ 游乐商业设施的人文体验——开启站台上的纸上游乐世界

▲ 无印良品酒店图书馆——酒店里的生活提案

▲ China House Vision 未来生活大展——用书籍与物件编辑书架、编辑空间

在选书师的想象里,书不再只拘囿于书店、书架,而是可以像气味、像光线一样无处不在。而图书从业者,也可以顺着选书师的思路,找到策划和营销的突破口。从这点上来说,幅允孝在《听,书的声音》一书中的案例和经验之谈,对于出版和书店行业来说,都极具启发性。不管是书店的多样态尝试,还是出版从业者的“跨界”,都是在共同构建书的另一种未来,相信我们都有一个共识: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比如生活在一个让书触手可及的地方。



no.03


做書全网首发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前300本下单的读者可获得《听!书的声音》限量书签。


🍑宝🔗: 8.0 hi:/!Qxk9cB3TNNh啊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限量书签——与选书师一同“go with books!”



书籍信息

Information


书名:《听!书的声音》

作者:【日】高濑毅 幅允孝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