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P.A
【G.P.A】每天精选深度而有趣的文章与资讯,适合求职阶段的你。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微信上线新功能!网友:我的内存有救了…… ·  19 小时前  
首席商业评论  ·  日赚1个亿,牧原从ICU跑进了KTV ·  4 天前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乐刻距离“万店”还有多远? ·  4 天前  
吴晓波频道  ·  吴晓波:再下矿井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P.A

亲测了13款手机阅读APP之后,我决定只向你推荐其中4个

G.P.A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02 12:26

正文



在地铁里,随处可见手机阅读综合症患者,具体症状表现为:


不间歇地下滑屏幕,随机地点开某个人的朋友圈,对于其中的文字信息视而不见,但凡遇到照片或者视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点开,有时甚至还要放大某个照片的细节:或许是照片上的女人拐着的新包,也可能是坐在前者身旁的某个陌生男性面孔;如果信号不好,患者甚至会盯着屏幕发愣,直到照片变得清晰,或者加载失败。


智能手机创造了碎片化信息,并且给了我们一条接触碎片化信息的捷径。


例如,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朋友圈,或者刷新某个分组下的微博,甚至在手机的后台信息里随意点开什么瞅两眼——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短缺”,甚至是在上厕所的几分钟里,我们都忍不住要掏出手机,随便看点什么;我们的头脑中塞满了某些新闻的开端或者结尾,因此在和别人的交谈中只能不停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而不是就某个事件深入地说上几句自己的看法;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躺在床上准备入睡的我们却总觉得有什么待办事项,于是熟练地拿起放在床头的手机,翻看着早上没注意到的推送,直到眼睛酸痛,才肯依依不舍地翻身睡觉。


但是,智能手机也确实消除了空间和时间的束缚,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活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手机去读书,哪怕只是三站地铁的路程,也可以翻上几页。我也是其中一员,因为我清楚地了解到,下一次的阅读和这一次的阅读是有惯性的,这是读书和获取碎片化信息的最根本不同——即把时间打碎,去接纳可以称之为“体系”的信息,而不是去打碎信息本身。在看书这件事儿上,我个人有几个偏好,正是因为这几个偏好,我在亲自体验了13款手机阅读APP之后,决定只推荐其中的4个。


☞首先,一本书的版权应当得到尊重。


对我而言,这种尊重主要体现在读者愿意拿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去交换阅读的机会。比如说,心甘情愿地付钱买书,不论是通过激励机制获取的虚拟币,还是钱包里的真金白银。因为我坚信,好的内容需要被认可,出色的作家应当得到鼓励。所以,我不会推荐充斥着免费作品的APP,因为这样的商业模式推动的是一种恶性循环。


俗话说,“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堆积着免费作品的APP更像是一个回收站,把网络上那些没有经受时间沉淀和真理检验的文字胡乱地拼凑在一起。为了找到一本好的书,你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从一堆废铜烂铁中扒拉出来某个还算凑合的零件,然后将它组装到你的头脑当中,去维持逻辑世界的持续运转;


☞其次,读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这就要求一款APP要做到“纯粹”。


在内容上,和读书无关的事情,挤压到最小化,并且将相关功能安排在不起眼的角落;


在外观上,要体现出“将目标客户放在首位”的设计理念,就好像同样是视频网站,A站和B站的风格完全脱离于所谓的“主流”客户端;


在设计上,要考虑到阅读行为本身会产生的需求,比如最基本的“夜间阅读”功能,英文书籍的翻译功能,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标注和笔记的后期调用功能等等;


☞最后,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偏好,作为一个手机阅读APP,起码要长得好看、存书够多、可以保证支付行为的安全性。


基于以上几个偏好和我个人的使用体验,以下不分排名地推荐4款手机阅读APP。因为易于下载和上手体验,我只会突出各个APP的特点,无论好坏,感兴趣的话不放下载之后试用一段时间,毕竟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郭姐插播一则声明:以下推荐都是赵肥和我亲测,木有任何广告成分。)

1
微信读书


这是我个人目前用的最多的一款APP,有人说它是享受“微信红利”的又一产物,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也是微信读书区别于其他所有APP的核弹级武器——它将我们在微信搭建的“强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筛选,把好友间的关系从“朋友圈”升级为“书友会”,真正的做到了每一个阅读APP想做到的事情:通过用户来捆绑用户,基于社区的有效沟通来增强阅读体验。



在微信读书的平台上,你不会吝啬于添加读书好友,因为这些人都是你的微信好友,正所谓“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你会以一种猎奇的心理去去观察对方都看了什么书,写了怎样的书评,做了多少读后感;反过来,想要通过读书来展示自己品味的人,也有了一个合理的“借口”,而不再是过于积极地把自己看的书分享到朋友圈,并且配上一大段在他人看来“只是为了装X”的感想。



其次,微信读书的一大特色,是会将你的每周阅读时间显示在好友排行榜上,就像那些跑步APP一样;甚至是从开始使用这款软件的那一刻起,你在这里花费的每一秒,都会成为“个人资料”页面上的一个展示模块,让别人清楚你到底是爱读书,还是只喜欢把书收藏在“书架”上。



最后,也是微信读书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你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时间,兑换为虚拟币,并且用这些虚拟币去购买正在读的这本书的后续付费章节。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一个读书比较慢的人,那么你积攒的虚拟币,甚至可以用来买几本新书。


至此,你会发现自己不只是在单纯地读书,而是在进行一个生产过程,读书这件事本身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甚至是伴随着认可和奖励的。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微信读书把读书这件事置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去鼓励那些想要读书的人坚持下去,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甚至一个人的改变就从此开始。

2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原创作品”,这些原创作品不会出现类似于“男主角在第一章还是一贫如洗的穷小子,第二章就发现自己要去继承亿万家财,第三章开始就得被各色有颜有能力的女性包围”的剧情。它们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让你读起来没有负担,不必强求自己去记住某些情节或者体会某些道理。


如果说啃下一本大部头是花时间享受一顿有侍者左右的正餐,那么接触豆瓣阅读的“原创作品”就是吃一次家常便饭,偶尔会有惊喜,更多的是心满意足。



除了“原创作品”,豆瓣阅读的“英文电子书”板块也做的非常有特色。



除了种类齐全,分类清晰之外,在豆瓣阅读的Web端还可以找到一个叫做“同文馆”的项目。



喜欢翻译国外文学的小伙伴可以在这里一展身手。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一小段的试译,你就有可能被选中为最终翻译这部作品的译者。根据待翻译作品的字数多少,译者会得到一个固定的基础报酬,外加这部作品销售所得的20%作为奖励。


要说明的是,豆瓣阅读的“英文电子书”板块更适合于已经对英文阅读有了一些基础的读者,因为这一APP的翻译功能非常薄弱,甚至可以说聊胜于无,而且没有中英文对照阅读功能。所以,对于英文阅读零基础的读者来讲,它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开荒利器。

3
爱洋葱阅读


决定推荐这款APP的时候,我还是挺纠结的,因为它很丑,由内到外的丑。除此之外,你会发现它的上一次更新日期是2015年12月19日,也就是说开放商已经基本抛弃了这款APP,那么为什么还要推荐它呢?



原因有二。


其一,这是一款专注于英文阅读的APP,除了英文书籍,你能找到别的算我输。


其次,不同于刚才提到的豆瓣阅读,爱洋葱阅读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功能,中英文对照阅读,而且这么一个外观丑陋、功能奇缺的APP,居然把中英文对照阅读做到了极致——只需要向下滑动手机屏幕,即可在中英文之间来回切换,重要的是,对应的中英文内容被编辑在了同一页上,也就是说哪怕你英文再差,也能轻松找到自己看的英文对应的中文在哪里。



那么,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来了,这些翻译准确吗?


必须准确,因为爱洋葱阅读的开发商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即传说中可以左右每一个学生命运的“外研社”——老师上课用的英语课本(从小学到大学),周末补习班用的《新概念英语》、《朗文国际英语》或者《剑桥国际英语》,甚至你经常作为工具书使用的《朗文英汉词典》,几乎都有外研社的身影。


在权威性得到了肯定之后,外研社作为APP开发商的另一个福利,就是读者可以找到“书虫”系列读本。



这套书一经面世就成了广大家长的心头好,各个中小学生的眼中钉——它把世界名著作为蓝本,将精华部分进行浓缩之后编译成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小册子,读起来非常方便,可以说是完美地解决了零基础英文阅读这一问题。推荐感兴趣的读者去买一些纸质版“书虫”系列读本,因为爱洋葱阅读里的存书非常有限,毕竟已经有一年多没更新了。

4
网易蜗牛读书


首先,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比照之前的微信读书和豆瓣阅读,它没有被简单粗暴地命名为网易读书,而是加了“蜗牛”两个字。其实,读书这件事本来就是“慢工出细活儿”,要的是一股韧劲儿。这款APP,只能推荐给真正的书痴,因为网易蜗牛读书的基因里,就透着对于读书这件事情的痴狂。


首先,不同于任何其他APP的购买机制,网易蜗牛读书不是让你花钱买书,而是让你买时间,买自己的读书时间。最便宜的套餐是花6块钱买7*24小时,但是不要误会,它的计时方法和微信读书可不一样,因为你不是获得了7*24小时的读书时间,而是在接下来的7*24小时之中,你可以一分钟也不读,也可以废寝忘食地沉浸在书海之中,7天之后,这扇图书馆的大门将向你暂时性地关闭,直到你再次花钱购买读书时间。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样的收费模式和健身房是一个原理,因为说到底,健身和健脑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提升自己,那么除了自律,其他的激励机制都只能是拐杖,可以帮助你一时,但是帮不了你一世。



另外,既然网易蜗牛读书是为了把读书当作呼吸而设计的APP,那么在“书单推荐”这个模块上,就必须要下真功夫,因为你不可能靠着三言两语就能博得一个饱读者的兴趣。你会发现,“书单推荐”模块被命名为“领读”——它建立了一套认证模式,将某个书目下的权威请来,写一些和某个主题相关的短文,并在短文中引用相关书籍中的内容(而被引用的书籍的相关信息会出现在这一内容附近),所以一篇短文中甚至会出现三四本推荐书目。


这样的设计,不仅避免了枯燥的“根据书的内容来推荐书”,而且还让读者了解到几本书之间的相关性,甚至帮助读者去更加系统地学习某一主题性的知识,一举两得。


这款APP在细节的处理上也非常到位,比如每天可以领取一小时的免费读书时间;尽量简洁的“书籍排行榜”和书目分类,以尽可能凸现“领读”的作用;“领读”中的每一篇短文的右上角,都有一个“只看书”按钮,点击之后,你只会看到这篇短文中的荐书信息,不会再显示短文内容等等。



最后要说的是,不论是用哪个手机阅读APP,或者是读纸质书,都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不同。本质上,读书是一种坚守。经常会有人问,读书有什么用?于我而言,读书,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自我。


借用@在下行之的一段话来做结尾:


读书其实没什么用,但它能让人平静。平静这种心情,在这样躁动的年代,是一种精神药物。书,摆在书架上,就像是一颗颗药丸。各有不同的功效,治各种不同的精神创伤。


其实你如果细心点就会发现,大多数人做大多数事,都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这个过程,像是在海边烧一堆篝火,似乎在等待什么归来,但其实只是在祭奠些失去的东西。你为了让这团火不熄灭,就得找柴火去烧。


对于有些人而言,一本书,就像是一根柴火。


公众后台回复“读书

查看更多好书推荐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郭姐哒(ID:realsisterguo),作者赵肥。


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权利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