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由国务院批准,中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作为艺术节支柱性品牌活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是目前中国最具有国际性、演艺界层次最高、最注重成效的国际性交易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

新格局、新作为、新世代 | 艺术文化的活力与贡献“一带一路”国际艺术节发展论坛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  · 公众号  ·  · 2018-10-19 17:00

正文


10月19日,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一带一路”国际艺术节发展论坛 在静安洲际酒店大宴会厅圆满举行。本届艺术节主旨论坛题为 “新格局、新作为、新世代——艺术文化的活力与贡献” 。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来自国内外艺术届、文化界和学术界的专业人士,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官员,以及上海市属文艺院团的代表。


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全球化的主流仍然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各种交锋进行的深刻变局之中,文化艺术保持了自身的主旋律,彰显了多样性和统一性、民族特色和国际融合的博弈和结合。


本届论坛 致力于 交流和探讨艺术在新的时代格局下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和赋予意义的各项议题,发挥跨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充分聚焦文化艺术的聚合、战略、连续性及其边界等热点问题,共享全球文化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从而开拓人文精神和艺术创造的可能性。


在主旨演讲环节,五位嘉宾分别从 艺术构想、艺术决策、艺术创作、艺术实践 等方面畅谈艺术文化的多元联结作用,结合全球的宏观视野和个人的艺术体验,分享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凝结为强有力的文明纽带,创造新业态与新市场,释放艺术文化遗产的资源活力,重新划定艺术的边界。


当代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叶小纲先生 是本届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委约作品《创世秘符》的作曲者,他畅谈了2018新作交响神话《创世秘符》的创作灵感和启蒙,指出神话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符号,结合创作实践表达了以艺术启迪心灵、量化情绪的艺术理想。


意大利斯卡拉剧院CEO / 艺术总监 亚历山大 • 佩雷拉 先生从艺术活动的公众动员出发,认为传承经典艺术需要从小培养青少年受众,扶持青年艺术家,同时分享了斯卡拉剧院艺术学院与中福会“小小歌剧院”合作项目的进展,展望了中国歌剧在海外的推广前景。


琉森音乐节执行总监兼艺术总监 迈克尔 • 海弗利格先生 ,他简要介绍了创立于1938年的琉森音乐节的发展历程,作为聚焦交响音乐和古典音乐的重要音乐节,对当地发挥了可持续的积极影响。他重点介绍了琉森音乐节青年项目,通过对以琉森音乐节为核心的品牌体系的实证阐述,他强调,艺术文化确实能够为区域发展带来极大的附加值和正向效益,也是克服社会危机的重要使者。


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 田沁鑫女士 以如何用戏剧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为题。她分享了作为背靠中国优秀文化的戏剧导演在结合戏剧语言体现中国文化精神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她以诸多改编自现代文学的戏剧创作为例,认为大多得益于中国文学的滋养和对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研究。她也阐明了对运用当代科技手段创造中国戏剧、呈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刻思考。


意大利斯波莱托“两个世界”艺术节艺术总监 乔治 • 费拉拉先生 介绍了意大利斯波莱托“两个世界”艺术节的艺术活动和发展经过,分享了他对节庆品质的追求以及下一阶段艺术征途的目标和举措。他从现代化艺术观和国际化视角切入,指出艺术活动的多领域性和多样性、衔接传统性与革命性是文化源泉长盛不衰的关键。


主旨论坛的 小组讨论环节 主题为 “全球化时代如何激发艺术文化活力” ,三位嘉宾围绕这一核心议题,在全球化力量影响无远弗届的前提下,探讨全球化在拓展艺术家创造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管理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视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包容与理解,以及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更广泛社会经济圈的融合与联结,并为评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急剧变化的形势而采取的措施提供有效案例。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总经理 古根 • 塔那先生 认为,全球化和国际化为艺术文化活动带来了更多探访和寻求文化多样性的机会。他分享了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作为在资源调动方面的诸多经验,并表示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支持非常重要。


琉森音乐节执行总监兼艺术总监 迈克尔 • 海弗利格先生 指出,国际化使得数字化媒介和工具能够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国家的影响,带来的弊端则是艺术活动的商业化,重视全球化带来的契机和冲击同样重要。明确节庆活动在全球化时代中的定位,保障其在经济方面的可持续性,是参与全球艺术文化活动竞争的重要前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