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visual field)是指当双眼向前固视一点时,包括黄斑区中心凹的全视网膜感光细胞所能见到的范围,分为中央30度的“中心视野”和30度以外的“周边视野”。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范的自动视野计主要是Octopus视野计和Humphrey视野计。
Octopus视野计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正常敏感度值具有差异化的特点,这两种视野计都可以将患者的检查结果与机器内存的同年龄段正常值相比对,从而给出更加准确的检查结果,以便临床分析诊断和判断病情变化。
视野检测是评价青光眼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青光眼常见的典型视野缺损表现为鼻测阶梯、弓形(束状)缺损、颞侧残留视岛、直至管状视野等。一方面,青光眼的视野改变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视盘的盘沿变窄部位、杯凹切迹等体征的损害程度相对应。另一方面,青光眼视野损害的形态也与视网膜上神经纤维的走形排列相对应。
典型的青光眼视野缺损
青光眼早期最常见的视野改变主要集中在Bjerrum区,表现为旁中心暗点和鼻侧阶梯,视盘表现在颞侧上下极较为明显。随着病程进展,旁中心暗点及鼻侧视野缺损逐渐扩大,相互融合便成为了典型的弓形暗点,上下弓形暗点相接则形成环形束状暗点。在中心视野出现损害的同时,周边视野开始出现向心性缩小,通常先是鼻侧
周边的缩小,最后可仅剩5°~10°的中心视野,称管状视野。
视野缺损进展
视野缺损发展至管状视野
与眼压升高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类型不同,
正常眼压型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 NTG)具有更为危险的隐匿性,注意发现早期的视野缺损和视盘改变
,对于NTG的诊断尤为重要。
钟勇教授介绍说,除了视野的改变,随着眼科多模式影像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借助OCT等辅助手段来协助评估更早期的青光眼性视神经受损。青光眼的诊断过程是一个综合眼压
、角膜厚度、
房角、视盘、视野等多因素的分析判断过程,在诊断不明确或证据不充足的时候,就需要定期随访,观察视野、眼压和OCT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OCTOPUS和Humphrey视野都带有视野随访的定量分析功能,可以用于患者随访及各时段的视野改变的比较分析。
动态对比分析视野变化
钟勇教授特别提醒说,
并不是所有的渐进性视野缺损均是由青光眼造成的
,如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路的压迫性病变、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毒性或感染性视神经病变等,在不累及黄斑中心凹的情况下,可以表现为渐进性视野缺损,其视野缺损形态和进展过程很似青光眼性视野缺损,就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进行鉴别诊断。传统的视野检查仍然是我们临床大夫诊断和随诊青光眼、以及鉴别各种视路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视野检查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