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童书妈妈三川玲
分享新生代家庭教育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勤于奋  ·  月入98美刀的网站 ·  2 天前  
勤于奋  ·  月入98美刀的网站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童书妈妈三川玲

团购中 | 引导孩子自主探索艺术主题的绝佳范本

童书妈妈三川玲  · 公众号  ·  · 2019-06-24 08:57

正文



《小伙伴带你走近大画家》是一套非常难得的真正可以让孩子读懂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启蒙书,它是引导孩子自主探索艺术主题的绝佳范本。


读这样的书,不仅有趣,还能打开孩子的胸怀和眼界,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艺术家和艺术是如此可爱和亲近。


艺术史家和艺术哲学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说:

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 艺术不是冷冰冰的作品,而是画家创作背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艺术启蒙不只是朝圣,更是亲近、享受和融入。



如何亲近融入艺术家的人生和艺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 画家创作背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


我们如果遇到一件糟心事或者开心事,会向朋友倾诉。而画家往往把自己感知到的生活体验与内涵,用绘画的语言表现出来。


画家的经历和感悟变了,他的绘画语言 也会跟着蜕变。


比如:年轻的毕加索因好友自杀、生活困窘,大量使用蓝色调,映射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坠入爱河后,他的调色盘也明朗起来,出现了更多的粉红色,《亚维农的少女》就 是最好的例子;再后来,他的家乡西班牙发生了一场战争大悲剧,他把画笔化作武器,创下了巨作《格尔尼卡》,那正是他内心对暴力和屠杀的呐喊。


所以,理解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一定要走进艺术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中。



了解绘画艺术的好方法之一,就是真正走进大画家的生活。


今天要推荐给到大家的是这套《小伙伴带你走近大画家》,它集画家传记、文学故事、艺术欣赏于一身,适合8-14岁的孩子阅读。


它不仅可以带孩子走进艺术家的生活与艺术,更是引导孩子自主探索艺术主题的绝佳范本。

这套书不是单纯教孩子怎么“正确”地鉴赏一幅画,而是递给孩子一把打开艺术大门的钥匙。 孩子会看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发现原来夏加尔的心里一直保有美好的梦境,他的画里永远都有家乡和妻子,是爱让画里的人都飞了起来。


这套书也不是回事无巨细地给孩子讲述画家的生平,而是带着孩子亲历画家的成长 ,跟随卢梭一起去异国风情编织梦境般的森林画作,看看“舞者画家”德加的心里如何开出现实主义的艺术之花。


因为孩子真正走近了大画家的内心,获得了他们的“艺术秘籍”,觉知了他们对万事万物微妙的情绪,能感知了生命的美好和力量。孩子们从中获得的艺术领悟也是独到的、有见地的。


《小伙伴带你走近大画家》一套12册,讲了西方艺术史上19位大画家的故事,因为印象主义一书就讲了8个画家。


《小伙伴带你走近大画家》步印童书馆出品,保持了其一贯的高品质,可读性强,语言优美,翻译得也很流畅,行文中有一种法式的幽默和浪漫(因为原著为法文)。





《高更:原始艺术的探索者》

引导孩子自主探索艺术主题的范本


这套书共有12册,我们无法一一介绍每本书的故事和逻辑,下面就以《高更:原始艺术的探索者》为例,看看这套书是如何启发一个孩子自主去研究艺术家的。孩子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去研究高更,又研究出了什么样的成果。


通过这 本艺术主题研究的范本, 我们还能学会一种引导孩子自主探索艺术主题的方法。



书中的主人公,朱利安·路德,11岁,是一个住在巴黎的小学生,他最喜欢玩侦探的游戏。有一天他在信箱里发现了一张明信片。以他敏锐地通过右下角“P·高更91”的签名,推断出这是1891年,高更画的。他通过辞典知道了:高更于1903年在大洋洲去世。


他就向21楼的维克托船长打听大洋洲的事情,一起查资料研究高更。



到了周末,维克托船长似乎没有兴趣再做研究的工作了,他给了朱利安15张照片,都是高更的画,每张上也有画的年代、地点等简单说明。他给 朱利安布置了两个任务:

1. 设法查出高更画每幅作品时的生活状况;


2.绘制两张地图,第一张是高更在巴黎曾经住过哪些街区,另一张是高更曾在哪些国家待过。


维克托船长还说: 如果 朱利安能完成任务,就会获得很棒的奖赏。


第一张照片是《围绕新生儿的家族》,这是1881年左右画的,当时高更寄居在卡塞尔街8号的朋友家,他就在朋友家的庭院里为自己的妻子、女儿和刚出生的儿子“宝拉”作画。


朱利安找到了 卡塞尔街8号,住在那里的人都大为惊奇,因为很少有人知道高更曾经在这里住过。



因为高更非常喜欢中国和日本的艺术,他经常会创作扇面。这是 高更创作的鲁昂的风景,他之所以从巴黎搬到了鲁昂,是因为那里的物价比巴黎便宜很多。可是他的妻子无法忍受鲁昂的偏僻,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丹麦。


朱利安请父母用 周末的时间带自己去游览了鲁昂市,那里也是法国诺曼底地区最有名的观光胜地。



1886年-1890年,高更听说布列塔尼地区的物价便宜、生活容易、 风景幽美。而且人们也很亲切,他就几次在 布列塔尼地区 的阿旺桥小住。


这幅《日安!高更先生》绘制于1889年,描绘的就是农夫在 布列塔尼的村路上和高跟打招呼的场景。



朱利安的祖父祖母就住在布列 塔尼地区,每年暑假 朱利安 都会去住上一个月,正好方便他的研究,在朋友玛蒂尔达的帮助下,他还找到了另外两幅作品的信息,1888年创作的《布道后的幻觉》和1889年的《有黄色耶稣的自画像》。




1886年-1891年,高更的生活其实很可怜,总想着换个地方是生活会更好一些,他还会搭船去西印度群岛。


1887年他去了巴拿马。因为生活窘迫,在巴拿马他还做过搬运工人,但是因为水土不服和传染病,他去了西印度群岛的 马提尼克岛静养。这幅《芒果的收成》就是在那里完成的,整幅画洋溢着鲜艳的色彩、光线和芳香。



1 888年,梵高邀请高更去普罗旺斯的阿尔勒一起住,在那里高更创作了当时公认的他最好的作品《阿里斯康》,阿里斯康是一座古罗马时期的墓园,园中有一条两旁古墓绵延的道路,道路尽头是一座别致的钟楼。



但是高更自己认为这幅《可怜的人们》的自画像才是“我作品中最为杰出的一幅”。



但众所周知,高更和梵高的性格不合,那段时间,梵高的精神状态也出现了异常,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进了精神病院。高更迅速回到了阿旺桥,从此再没有和梵高碰过面。


1891年,高更搭船去了塔希提岛,先是受到了当地法国人的欢迎,塔希提岛的原住民也很喜欢他,他勤加学习塔希提语,并在了原住民的村子里,从此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从塔希提的风景和原住民的生活中获得的创作灵感。

▲《快乐时光》1892年


▲1892年《市场一景》


当时,高更仍往返于巴黎、布列塔尼和塔希提岛之间 ,直到他在 布列塔尼和渔夫打架,受了严重的脚伤;在巴黎同居的女子偷走了他画室的大量作品,展览会上的作品又卖不出去,高更对法国很失望,1895年他再度搭船来到了 塔希提岛,并决意再也不回法国了。


1897年,传来女儿艾琳病故的噩耗,高更悲伤连连,决定在完成这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之后就自杀。他喝下一瓶砒霜,竟然因为过量,呕吐不止,结果又活着回过来。高更干脆打消了死的念头,把余力全部投入创作。



▲这是高更公认的杰作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书中详细讲解了高更自己创作时想要表达的意图。

1899年《红花与乳房》是一幅充满活力的作品。


▲1902年,高更的晚年作品《海边的骑士》在距离塔希提岛1200公里的马贵斯群岛完成


朱利安通过在奥塞美术馆、韦辛格托里斯克斯街巴黎等地详细调查,在好朋友玛蒂尔达、窄门书店伯伯的帮助下,开展了十五次艺术调查,做了很多笔记,并在巴黎地图、法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上写了大量的标记和地名,最后完成了船长交给他的两个任务。而前面 讲述的高更的生平和故事,也是在朱利安的调查中慢慢为读者展示出来。

▲秘鲁、鲁昂、巴黎、塔希提岛、阿旺桥、马贵斯群岛 ……朱利安最后用世界地图展示了高更一生的故事。


最后,朱利安不仅获得了船长的奖品,更是在调查过中,使他完全理解了高更的人生和艺术。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再来理解 艺术史家专家的话,是不是就很容易了?

高更在他的作品中,希望更多地摆脱自然观察的束缚,让观众在一定程度上独立领悟更多的个人意义,这些在以前的艺术中是不可能得到的。

——美国艺术史家约翰·基西克



真正写给孩子

《小伙伴带你走近大画家》

12册

一探西方艺术史长河中19位大画家的人生、创作故事和精神世界。为孩子开启奇趣鲜活的艺术探索之旅。


《小伙伴带你走近大画家》一套共12册,讲了西方艺术史上19位大画家的故事。由步印童书馆出品,保持了其一贯的高品质,可读性强。这套书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语言优美,翻译得很流畅,趣味性强。


  1. 达·芬奇:科学与艺术的天才

  2. 勃鲁盖尔:悲天悯人的农民画家

  3. 印象主义:坦白率真的自然美学

  4. 德加:捕捉瞬间印象的大师

  5. 卢梭:梦境丛林的探险家

  6. 高更:原始艺术的探索者

  7. 达·芬奇:科学与艺术的天才

  8. 勃鲁盖尔:悲天悯人的农民画家

  9. 印象主义:坦白率真的自然美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勤于奋  ·  月入98美刀的网站
2 天前
勤于奋  ·  月入98美刀的网站
2 天前
郭霖  ·  DownloadManager使用详解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