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1君陪你度过经济、投资里的漫长岁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蛇年首周大牛股出炉,均有这个共同点 ·  3 天前  
洪灝的宏观策略  ·  好事者问我 ... ·  3 天前  
西部财经融媒  ·  回购10亿元!“茅王”出手了,1月份已累计回 ... ·  3 天前  
数据宝  ·  机构节后火速调研股名单来了 ·  3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小米:抱歉要扫大家的兴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经济报道

独家丨这家公司怎么了?或让12家国有银行亏25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0-09 17:57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近日,新余中院已采取强裁的方式批准赛维集团旗下三家子公司的破产重整计划方案。

据一位接近赛维破产管理人人士介绍, “赛维三家公司的重整方案都被法院强裁通过,明日(10月10日),将由法院向债权人、出资人统一送达赛维集团旗下三家子公司的民事裁定书。”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高科技”)破产重整民事裁定书,新余中院认为清算组提交的重整方案普通债权所获得6.62%的清偿比例不低于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所得的清偿比例;重整投资人对债务人的经营方案具有可行性等。

去年11月,江西省新余市中院宣布,赛维集团旗下光伏硅、多晶硅、高科技、高科技(新余)四家公司实施破产重整。破产管理人由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的破产清算组担任。

除了多晶硅走向破产清算外,其余三家公司重整方案于今年8月正式出炉,但在随后的两轮轮表决中,有担保债权组和普通债权组和出资人均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12家国有银行如何在江西亏掉250亿

文/曹山石

直接贴一份最新出炉的法院文件: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决书。





这份文件展示的,是江西地方法院批准强裁执行江西赛维重整计划。这意味着: 四大行、国开行、交行、招行、民生、光大、中信等12家银行,过去投往赛维的271亿信贷,将只能收回6.62%,亏掉250亿。

之前,12家银行共持有赛维集团破产重整公司债权合计271亿。按涉及金额来看,国开行以72.56亿债权占据大头,建行、农行、招行和民生银行持有债权均在30亿以上,分别为47.29亿、34.98亿、36.24亿和32.16亿。中行持有债权达18.71亿。

在江西赛维最初抛出的重整计划,根据债权银行内部提供的整体清偿率分析表:清偿率还有14.75%。


现在,根据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强裁,清偿率打对折还多,变为: 6.62%

据此清偿率计算,债权银行亏损将达到约 250亿。

按照企业破产法相关条款,经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均有约束力。

怎么看待这个事,12家债权银行中某大行总部给出这样一份评论:

“当时地方政府提出救赛维就是救银行”,结果一路给予赛维输血的银行却成了冤大头。

现在,在12家债仅银行强烈反对之下,江西新余中级法院选择通过强裁通过赛维旗下三家公司的重整计划,6.62%的清偿率几乎让银行271亿元贷款血本无归。开这样一个先例,很可能会开启企业通过“合法”手段恶意逃废债的潘多拉魔盒。

赛维重整方案之前就引发了各方强烈争议,其清偿率远低于无锡尚德的31.55%和*ST超日的20%,被质疑明为重整实为破清算,因此两次投票都遭遇债仅银行强烈反对。

但最终,强裁大招让银行几乎无力回天:法院裁定是公司破产重整的最后一道程序,如果债权方只是对裁定内容不满,无法提起重新裁定程序。

赛维重整方案强裁的背后令人深思,多家银行接连向江西赛维注入贷款,不乏当时地方政府的政策要求。金融业虽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此清偿结果造成银行250多亿的亏损又该谁来买单?地方政府曾在其中扮演“救世主”角色,如今是否也应该承担责任呢?


以下为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针对赛维破产重整事件进行的相关报道:

债权人因受偿低集体反对,赛维破产重整陷僵局

自8月15日第一轮投票表决后,赛维集团3家子公司的破产重整计划便陷入僵局。

去年11月起,赛维集团5家子公司先后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包括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伏硅”)、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多晶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晶硅”)、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科技”)、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新余)有限公司、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南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组件厂),分布在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产业链。这也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破产重整案件。

截至目前,尚无意向方参与对多晶硅公司重整,南昌组件厂尚在债权申报期,其余公司均已发布破产重整计划(草案)。然而,在第一次债权人分组表决中,三家公司的重整计划(草案)在普通债权组中均未获表决通过。

8月24日,赛维破产管理人再次召开债权人会议。据与会债权人代表介绍,此次会议,管理人只是听取了各债权人对重整方案的意见,并未作出任何表态。目前第二次重整方案的表决时间未定,“将根据易成新能的停牌时间尽快召开”。

易成新能于今年5月18日与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组成联合体申请成为赛维4家公司重整投资人。8月18日,公司公告在停牌3个月后申请继续停牌,预计11月18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并申请复牌。

据重整方案,高科技、光伏硅、高科技(新余)三家公司经管理人认定的债权分别达到210亿、150亿和35亿元,其中金融债权合计达270亿元。国开行涉资73亿元,建行、招行、农行、民生也都超过30亿元。

国内最大重整方案出炉

2015年11月17日,江西省新余市中院宣布,光伏硅、多晶硅、高科技、高科技(新余)4家公司实施破产重整。今年5月4日,高科技(南昌)也经该法院宣布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同时,而管理人由法院指定的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的相应破产清算组担任。

“实际上,此次赛维破产重整成为了目前国内最大的重整案例,如何协调各相关利益方、解决企业债务问题,对国家去产能政策,僵尸企业处理有一定代表意义。政府背景的管理人要破除过度干预的思维,充当真正管理人职责。”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宏观司副司长许美征表示。其曾主持过吉林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深中华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ST兰宝、ST盛润等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项目,对赛维破产重整案件关注至今。

金泉华(化名)任职某家债权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与赛维及管理人的沟通接洽。目前,该行总行已成立赛维风险化解工作组,接管相关决策事宜。

“实际上,破产重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人,我们在重整过程中,多次向管理人推荐熟悉赛维的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希望能参与到战略投资者选择及重整方案制定中,但管理人并未采纳债权人的建议。”金泉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不过,虽然未能参与重整计划,但金泉华也吃到一个“定心丸”。今年6月,赛维集团与各债权银行沟通重整的相关情况,包括企业经营、战略投资者招标、债权解决的初步想法等。

彼时方案为:对于非金融债务,小额债权人全额清偿;大额债权人按10%进行清偿。金融债务则按“削债+留债+转股”的方式处理。即整体债务削债30%以上再留债,保证留债后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50%,以符合上市标准。剩余大部分债折价转股,投资者以现金入股方式以取得对新公司的绝对控股权。

此前3月初,管理人就除南昌组件厂外的四家公司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经管理人聘请的评估机构评估,光伏硅、高科技、高科技(新余)、多晶硅的资产评估总价121.86亿元,四家公司资产估值分别为近62.55亿、47.35亿、5.15亿和6.81亿元。

“按照此前重整思路,清偿率能够达到较高水平。虽然我们的建议不被采纳,但也在多轮的磋商中,我们也对重整进程表示了默许的态度。”金泉华表示。

今年4月20日,管理人发布招募战略投资者公告,共有9家投资机构提交了重整意向书。7月25日,易成新能公告称,将以3亿股加5.5亿元现金收购高科技、高科技(新余)两家公司。两家重整公司找到接盘方。

此外,由于多晶硅公司已停产不具备重组条件,走向破产清算。光伏硅公司则由韩国第二大光伏硅料生产企业进行重整。

战略投资者、重整方案的相继确定使得赛维破产重整计划向前迈出重大一步,然而,金泉华在内的债权银行代表则发现,自己在赛维破产重整计划中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受偿极低遭银行集体反对

“易成新能的方案,我们是在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后才获知。光伏硅公司的方案也是在表决的前三天才收到,中间还隔了一个周末,根本来不及向总行报告。”直到此时,金泉华仍记得当时的紧张情绪。

破产法规定,法院应当自收到《重整计划草案》之日起30日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债权人参加会议进行讨论,并分组进行表决。各表决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重整计划》即为通过。

不出意外的是,在8月15日举行的第一次债权人分组表决中,没有时间审核重整方案的银行债权全部投出反对票,三家公司的重整计划(草案)在普通债权组中均未获表决通过。

根据管理人在债权人会议上的通报,光伏硅的普通债权受偿率约为11.5%,高科技为6.6%,高科技(新余)为3.4%。“这样的清偿比例太低,比以往光伏行业企业重整清偿大幅减少,这简直是假重整、真清算。”另一位赛维债权银行代表表示。

资料显示,2013年11月,顺丰光电以30亿收购百亿负债的无锡尚德,银行受偿率为31.55%;2014年10月,*ST超日的重整方案中,20万以上的普通债权受偿率是20%。

实际上,重整方案中,资产估值的大幅缩水造成了清偿率降低。根据重整方案,光伏硅、多晶硅、高科技、高科技(新余)分别估值为25亿元、2.8亿元、45亿元、3.6亿元。四家公司估值合计不足80亿元,较第一次评估下降45亿元,降幅近38%。

“重整方案中并未提到资产评估方法,有债权银行代表在债权会议上提出,此次资产评估采用的成本重置法是不合理的应用,管理人对债权人提出的评估方法并没有表示异议。”另一位与会的债权人表示。

南卓承律师事务所李忠文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重置成本法一般是要用在破产清算案例中,相关企业已经处于停止生产经营中。但如果破产重整案例中,相关企业处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的,采用重置成本法将会降低资本的评估价值。”

根据太阳能光伏网一篇来源为江西赛维LDK公司的文章显示,硅料(即光伏硅公司产品)5、6月产量突破900吨,一条线产量超过原来两条线产能;硅片(即高科技公司产品)日产超200万片,接近历史最好水平;集团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113%;现金毛利6.2亿,同比大增487%,超过2015年全年水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