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你的相貌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  昨天  
中国新闻社  ·  看的越多,看不惯的越少 ·  2 天前  
中国新闻社  ·  看的越多,看不惯的越少 ·  2 天前  
ONE文艺生活  ·  为啥春节是偷情高峰期? ·  2 天前  
洞见  ·  寒假低成本带孩子见世面的80种方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恭喜你,又上当了!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7-04 11:59

正文


01

 

说起来,是件蛮搞笑的小事儿。

 

这不夏天来了吗,我们住在渭河边上,每年都不堪蚊虫的侵扰。

 

前几天晚上我要点蚊香,结果老秦很兴奋地说:我来点我来点,你知道吗,蚊香不用分开的,直接点上一头就可以,这个设计当年还得过个什么大奖。

 

那篇文章我也看了,叫《蚊香根本不用掰开,原来90%的人这么多年都用错了!》当时我也感觉蛮惊奇,因为一向笨手拙脚,我顶烦分蚊香,还总是掰断。

 

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蚊香只烧了一小截就灭了,我当时还分析原因,可能因为蚊香是去年的,受潮了。

 

第二天我买了新蚊香,依然没分开点上了,然而半夜我却被蚊子咬醒,一看蚊香,又灭了,我便像原先那样把蚊香分开,这一次蚊香非常顺畅地烧到天亮。

 

所以,那篇文章到底是怎么个鬼?

 

我特意去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像我这种上当的不在少数,还有记者专门写文章辟谣,文章说螺旋蚊香发明人山英一郎,的确曾获得G-mark长青设计奖,而螺旋蚊香的创始厂商生产的金鸟蚊香,背面的使用说明却用日语写着——将蚊香的中间上下挤压,然后上下拉开,蚊香卷就分开了。既然是他们发明了螺旋蚊香,在使用方法上应当最有发言权。记者还说,无论是创始企业,还是国内厂商,都有注明蚊香在点燃前先要“一分为二”。

 

那么,“90%的人这么多年都用错了”的谣言又从何而起呢?

 

我和老秦这种自以为“很懂”、不太容易上当的公知,经常鄙视我婆婆“微信文章说什么信什么”,为什么也如此轻信呢?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深思。

 

02

 

我曾在一席上看过一个演讲,演讲者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博士,他和北大的一个博士合伙创业,建了一座细胞工厂。

 

他们研究的是如何更快更好地将塑料分解、降解。我们都知道,塑料被称为白色污染,很难被分解,清华博士说,从塑料产生至今,世界上第一块塑料应当还没有被降解,还在继续污染着地球。

 

这个小伙儿又讲了很多专业的名词、数术,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英语单词,我唯一能听懂的,就是“team”。

 

尽管演讲比较风趣,我也觉得他们做的事情蛮有意义,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他不是在一席上演讲,而是在一个微信视频里演讲,我其实并不知道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我完全没有辨别能力。

 

我当时还冒出了个很奇怪的想法,如果我是个手里有很多钱的土大款,正发愁要如何投资,这时如果这个清华博士找到我,忽悠我给他投资,我会怎么办?如果他们反复给我洗脑,这是一份见效很快也很有意义的投资,我可能就动心把钱投给他了。反正一说“清华博士”,我内心已经说了一百遍“哇,好厉害”了。大概我投资后,还会觉得自己为环境问题、世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可是,他如果是个骗子呢,如果他脑洞够大,虚构了这么一套细胞理论呢?估计大多数人会像我一样,因为知识匮乏,信息缺失,完全没有辨别能力。早些年不是还流行通过高科技,让水变汽油的说法吗?

 

当然,这个清华博士不是骗子,我只是突然想到如果他是我,或者像我一样的普通人,是毫无招架之力的。

 

03

 

且不论这么高科技的玩意,现实生活中一些普通物件,我们不懂的也实在太多了。

 

记得去年我们装修房子,我和老秦去买瓷砖,我真看不出280块钱一块和80块钱一块的瓷砖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就是花纹上有点区别。

 

像我这种完全不懂建材的人,应当不在少数吧?试问这种情况,店主能不知道吗,如果他故意把80的瓷砖说成280,我们有什么办法去让自己不吃这个亏吗?

 

我记得早些年,还流行防辐射手链、项链,孕妇还有防辐射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防辐射必须完全、密封才管用,孕妇防辐射服的作用微乎其微,至于防辐射手链、项链更是无稽之谈。

 

然而我知道,当年买过这玩意的并不在少数。我婆婆唯一一次上台湾旅行,就买了两条防辐射手链,她说,当时工作人员拿着手链在电脑前一晃,果真有一道光闪过,的确是防辐射的。然而她拿到家里电脑跟前,怎么晃也不会有那道“诡异的光”。

 

一个好友的舅舅,出去旅游,被忽悠买了两三件玉饰品,花了几万块。回来后找行家一鉴定,也就值几百块钱。

 

所以,偶尔我会想,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是太缺乏安全感了,因为我们不懂的领域太多,水太深了。

 

上当不是因为傻,而是当今社会,信息量那么大,又有一帮专门靠行骗发家致富的大神儿,不上当挺难。我公公曾经这么赞美我婆婆:“回回都上当,当当不一样。”

 

那么,有没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呢?

 

那就是,别一听说有个名利双收的事儿,跟发现新大陆似的,冷静,悄悄查一下,因为很有可能是个骗局,这世上新骗局并不是很多,你绝对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次,从你兜里往外掏钱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钱是你自己的,好不容易挣来的,急着往外送干吗?

 

否则,只能是,恭喜你,又上当了!!

 

作者简介:李清浅,自由写作者。古道热肠的侠气姐姐,善解心事的知性闺蜜。每天跑步5公里/书写2000字/亲子共读1小时的忠实践行者。即使生活给了我一地鸡毛,我也要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微博@清浅李,个人公号:李清浅(ID:wliqingqian),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