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草根卖家俱乐部
亚马逊草根卖家的交流分享天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日报  ·  胖东来:产品下架、全面复查 ·  10 小时前  
天津日报  ·  胖东来:产品下架、全面复查 ·  10 小时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网红模玩博主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批捕 ... ·  12 小时前  
首席品牌官  ·  今年春节最佳电子榨菜,是美团的贺岁短剧! ·  1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草根卖家俱乐部

Alex:跨境电商还有机会吗?

草根卖家俱乐部  · 公众号  · 电商  · 2018-04-29 17:09

正文

在我的微信好友里,通常问我这个问题的有两种人。


第一种,以前是从事传统外贸或国内电商,看到跨境电商火爆而出于观望状态,担心进入的时机晚了。


第二种,已经在从事跨境电商的创业者,因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品类利润在被不断压榨,从而引发了焦虑感。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个实例。


最近在减肥,报了健身房,在华为基地附近,人流量很大,教练接近20个。

出于好奇,我问我的健身教练,你们这健身房一定很赚钱吧。

没想到教练摇摇头说,一个月的利润10万都不到。


听完还是很失望的,这家健身房开了五六年,算是顾客最多的一家,设备齐全,环境好,投资至少200万以上。顿时打消了我未来想开健身房的念头。


对于从事跨境电商的我来说,这个投资回报比过低。

也许这就是跨境电商最大的魅力,门槛低,投资回报比高。


纵观近2年来最火爆的商业模式。

跨境电商,分享经济,新零售,区块链。

除了跨境电商,其它的任何一个,哪一个是能随便进入,又能全身而退的呢?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卖家抱怨跨境电商不好做了,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1

以前赚的流油的产品,随着越来越多低价进入的玩家,现在根本没啥利润了。

为什么人家可以低价进入,参与市场角逐。那是人家有比你更好的供应链优势。

现在跨境电商,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只有九个月不到了。

一个新兴的红利产品出现,一个月的时间内必定会出现跟风者,三个月的时间内开始市场纷争,都来割肉了。

所以,想做暴利垄断性的产品,是不太现实的。

以搬运工型为主的卖家,要么就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市场分析和选品上。


前段时间,我无意间翻看Kitchen类目,看到BSR排行榜三十多的一个电视购物类的产品,居然只有这一个Listing,一天应该有300单以上。查了下没有专利,商标也是假R标。我马上让手下的人自建了链接,做自发货,第二天就每天接近20单的稳定出单。这还是没有任何广告和测评的情况下。才过两个星期,就多了二十多个竞争对手了。



亚马逊上能做的产品太多了,只是你有没有这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如果你不擅长搬运,要么就做产品深耕,深入的去分析产品的需求可能和痛点,再去做创新和改进,不断的升级迭代。

只要产品有不同形态,有不同的需求满足,就是存在机会的。



2


现阶段,模式玩法早不同以前了。

今年,我就对团队下了死命令,所有开发的产品,只能走红单,不准走空加派和海运。


现在早已是快打模式了。

快速的测试产品的市场,快速的销售,快速的回笼资金

如果一个产品我发红单利润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发海运利润率有百分之五十,我也坚定的选择红单。

为什么?

耗不起,等不起。

快进快出。

资金周转率才是现阶段中小卖家的玩法核心。

 所以选品方面,我们目前都是以小体积为标准,以复购率高,以售后问题少的为主。



3

我经常听到一些老板们跟我叹息,说现在竞争很激烈,产品没啥优势,同行刷单都太猛了,根本搞不过。


我毫不留情的批评,那老板是当来干嘛的,不就是帮公司找更好的资源吗。


我拜访了一个做了一年的卖家,他的所有新品都能上架一个月内做到日出50单以上。


他只分享了2个秘诀:


①只要发红单还能有30%利润率的产品,就可以考虑做

②所有的运营每天在FB上送测到凌晨两点,每个listing至少要积累3位数的Review


还有我另外一个大卖朋友,老郭,曾经用一个月的时间跑了100家工厂。


不由得感叹,人家之所以这么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

所谓的资源,都是需要自己去跑,自己去谈,自己去争取得来的




4

大部分中小卖家有个痛点,就是永远资金紧缺。

我认为要从三个点控制好:


一个是内部成本管控。

有些创业者追求体面,办公室选在云里国际、南山科技园,招人都招大公司出来的、经验丰富的,底薪6K,8K的开,最后发现,每个月的固定支出都高的吓人,花这个钱,还不如拿去多试几款产品。

哪个上市的跨境电商公司不是破厂房改造后刷一遍变成办公楼的,一批批的应届毕业生招过来培养的。固定支出管控做的最好的反而是大公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