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编辑 | 化学加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胡广志研究团队与瑞典于默奥大学Thomas Wagberg研究团队以及北京大学郭少军研究团队开展合作,利用硬模板夹芯合成法成功制备了表面功能化负载Fe-N-C催化活性中心的新型ORR催化剂材料,并通过Fe前驱体含量调控优化材料表面活性位的含量,实现在碱性条件下优于商业铂碳的ORR催化性能。球差电镜面扫描结果显示元素Fe、N、C均匀分布在材料表面,通过对
57
Fe的Mößbauer谱解析证明Fe只与N配位形成Fe-N结构;通过X-射线精细吸收谱(
EXAFS
)进一步证明Fe周围N的配位数是2,因此合成的材料活性中心主要以FeN
2
存在;采用X光电子能谱有效定量了合成材料表面FeN
2
含量。密度泛函计算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由于对中间产物O*和OH*吸附作用较弱,以及较强的电子传输能力,FeN
2
结构催化ORR活性高于常规FeN
4
结构。
C-S-C结构促进Fe-N-C活性位催化ORR反应效率
该研究工作中单一的FeN
2
活性结构,为建立材料催化ORR反应的半波电位(E
1/2
)与活性位数量间的数学关系提供了理想模型。结合Butler-Volmer方程
,为预测此类材料的催化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验证明。
相关成果发表在能源材料类期刊《纳米能源》(
Nano Energy
)上。
科研人员进一步通过引入杂原子硫,在Fe-N-C附近形成的C-S-C结构,由于S的电负性,降低了附近活性中心Fe的电子云密度,从而促进材料对O
2
的吸附活化,进一步提高材料在酸性条件下催化ORR活性。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17301660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706602/abstract;jsessionid=FA70E372C0ABC1C7E823845B74619ED5.f04t01
☟ 拓展阅读 ☟
听说学化学的人都有这些共性
比清北还厉害,仅仅开办九年,却培养171位院士
15个动图告诉你:学化学的惊险与刺激
盘点当今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开挂的科研人生!
那些用化学元素名命名的网站和产品
红烧肉中的著名化学反应——美拉德反应
通往化学世界的地图——太有才了!
更多精彩,后台回复相应代码查看
回复
c001
:
漫画化学
回复
d001
:
化学趣史
回复
f001
:
视频动画
回复
g001
:
趣味实验
回复
a002
:
餐桌化学
回复
i001
:
缤纷化学
回复
j002
:
化学趣闻
回复
m002
:
创意化学
回复
k001
:
趣味化学
回复
L004
:
涨—知识
回复
w009
:
化学前沿
回复
z001
:
科研名人
回复
q003
:
科学解释
回复
u001
:
化学心得
投稿合作、加入化学化工医药相关群组
请联系主编手机/微信/QQ :18676881059
加入【萃英汇】中国药物化学产业精英群
请添加群秘书(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
发送个人名片审核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