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策影视
第一时间发布华策影视动态,影视行业深度分析、数据分析、事件解读,影视作品片花、剧情、剧照等。关注华策,华彩不负你的期待!影迷粉丝欢迎关注:华策影视花粉会(huace300133)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荆楚网  ·  陈妍希工作室发文 ·  10 小时前  
辽沈晚报  ·  4人喝100多瓶酒!他不幸坠亡 ·  3 天前  
辽沈晚报  ·  4人喝100多瓶酒!他不幸坠亡 ·  3 天前  
舜网  ·  演员鹿晗关晓彤,热搜第一! ·  3 天前  
舜网  ·  演员鹿晗关晓彤,热搜第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策影视

《创业时代》创作研评会之专家学者篇:是改革开放的献礼剧,也是反思剧

华策影视  · 公众号  · 娱乐  · 2018-11-21 17:04

正文

我们的微信ID: huacemedia300133

来源 | 国家广电智库

编辑 | 余之樵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视剧展播正酣,这些剧展示了电视剧创作的最新成果和显著进步。受总局电视剧司委托,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于11月12日召开《创业时代》创作研评会,专家学者和主创团队围绕新时代如何推进现实题材电视剧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创业时代》给当代中国电视剧提供了新鲜的精神内涵


李准


这个剧很好看,特别是有些台词我很喜欢,一是很新鲜,二是有哲理。我特别喜欢用歌唱出来的那些歌词,剧中主人公去西藏时的两首歌词特别棒,如果是剧中人自己说出来可能达不到这个效果,而以非常自由的歌声唱出主人公的心态,我很喜欢。


我评判大部分剧主要有两个尺度:一是从人类历史长河、人类文明发展的尺度来看;二是从哲学文化思考的角度来看。


《创业时代》之所以吸引我、让我兴奋,是这个剧给当代中国电视剧提供了新鲜的精神内涵,主要有三点:


第一,这部剧是从产业升级带动人类文明前进这个视角来审视当代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或者反过来说,是从当代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来看待我们整个国家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为移动互联网是新技术新产业,它不仅自身就是一个产业,而且它给所有产业都提供了新的工具,同时改变了人们的生存习惯、交往习惯、思维习惯以及情感习惯,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很多方面,中国确实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产业。



第二,创意制胜。电视剧《创业时代》是对当今时代的真实表现、追求和讴歌。观察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发展,不管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凡是产业创新跨越时代的最关键的都是原创,都是创意制胜。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像魔晶这样的创意,很难说它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打破了两者之间的界限。


第三,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讴歌产业创新,并直面产业创新面临的社会矛盾。恩格斯说马克思经济学的高明就是其他经济学家往往只看到物和物、人和自然的关系,而马克思看到了人和人的关系,资本就是人和人的关系。这部剧就是在最高端的创业中发现了最新鲜的社会矛盾,集中起来说,它揭示了资本的两面性。


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仲呈祥


这部剧选了一个前沿题材,互联网题材。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人的精神、人的思维、人的道德、人的追求,包括人的理想要往什么方向发展,这是一个电视剧创作不能回避的重大社会课题。


第一,我非常赞成主办方就这样一部剧及时组织研评,让大家科学冷静地对待网评,让评论更加科学化,这个做法非常好。因为单看一些片面的评论是不利于文艺的持续健康繁荣的,需要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角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来看待一部文艺作品及其所引起的社会现象。应该说发展研究中心干了一件大好事,确实是围绕发展在做文章,让我们思考电视剧艺术究竟要怎么发展。



第二,这是一部创作主体用心用情用功创作,想要书写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对这样的作品应该抱有一种积极扶持支持的态度,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思其所思,并指出它存在的不足。


在我们这个时代,要提“为人民拍戏”,要以人民为中心来进行创作。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理念、价值取向,而冲突的核心是什么?剧中塑造的人物,主人公们为了理想、为了追求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把自己融入到了追求的事业中。创造是最大的欢乐,一个人有四种境界:生存境界、认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最高的是中华文化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创业时代》是改革开放的献礼剧,也是反思剧


李舫


中央反复在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口号,说到年轻人创业,大家肯定也在网络上看过很多段子,有些段子非常辛酸,成功者其实是从更多失败者中脱颖而出的少数。我觉得这部剧非常好的是,它把郭鑫年、那蓝、李奔腾、温迪等这些创业者和开拓者的形象真实展现在了屏幕上。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剧真正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包容性,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蓬勃姿态和伟大力量。



同时,这部剧关心的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创业,也是我们今天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如何 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传承和发扬 改革开放精神。这部剧里最重要的是反思了40年前改革开放的精神和40年后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因此它可以说是献礼片,也可以说是反思片。40年的历史证明了我们在每一个历史节点和历史关口都要关注现实、解放思想,深受年轻人喜欢的这些偶像怎样带动年轻人创业,我更看到了和40年前相同的一点,我们在思想解放前提下的改革开放是跟40年前不相悖的。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创业时代》是有诚意的作品


李春利


首先,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不仅是它反映了新技术时代风起云涌的技术诞生过程,青年人在创业过程中拼搏的悲欢离合,映射了改革开放40年人们生活的变迁、思想的变化,聚集了一线炙手可热的明星阵容,还试图探索一些社会性话题,甚至是在发展中面临的哲学问题,从这一点看,我觉得这部作品不是单纯的偶像剧、情感剧、行业剧,它更是话题剧、预言剧。


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剧中这些年轻人,他们超越于技术本体的一些思考,比如关于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互联网的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共生的关系,事物发展就是在不断牺牲与斗争中前进的,还有对魔晶产品的诠释,剧中人认为魔晶就是智慧与友谊的象征。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些很超前的讨论。



这部作品也把友谊和爱情放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拷问,人们为什么能够共苦不能同甘,剧中人物的思想逻辑我觉得是清晰的,尽量做到合乎人的心理变化。比如李奔腾,他挖走卢卡时在卢卡婚礼上送出自己佩戴的表,这块表不仅价值几十万,更代表了极大的信任和尊敬,这样的诱惑卢卡一定会动摇,是人之常情。而黄轩扮演的角色的悲情可想而知,友谊的小船在利益面前是不是说翻就翻,我喜欢剧中黄轩和卢卡这对搭档的描写,两人比情侣还要密切,做到精神同步、理想共情、生活互相关照,这对男闺蜜的关系写得非常令人信服。相对友情话题的探索,爱情虽然是这部戏的重头戏,但我不是很满意,比如那蓝与金少爷的情感。总之,我觉得这部剧有它成功的、吸引人的地方,我相信这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淑欣:《创业时代》的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和情感真实


刘淑欣


第一,《创业时代》的生活真实。《创业时代》是不多见的互联网创业题材的电视剧,科技创新、科技市场也许正是创业时代的主战场。郭鑫年的故事提炼了创业者所遭遇的各种情境,建构了一个真实的互联网环境,真实形象地摹写魔晶、狐邮、麒麟等互联网新老势力的商战博弈,以及创业者的奋斗历程。《创业时代》的人设有代表性的意义:郭鑫年代表着科技的求新求变的属性、投资师彭学武等代表着资本的逐利属性,山寨版丛生的现象象征着人性的掠夺与贪婪。软件师面临的这些问题,将是创业时代的共同问题。这部剧传播行业知识,探索行业规范,弘扬行业情怀,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审视互联网行业的窗口。


第二,《创业时代》的艺术真实。电视剧作品不能止步于生活真实,还应该追求艺术真实。艺术真实经由生活加工而来,如同蜜蜂将花朵提炼成蜂蜜,蚕吃桑叶吐出了蚕丝。创业天才郭鑫年具有创业者的典型性格,他渴望超越自己、创造奇迹、改变生活、造福社会。杨阳洋、罗维等人物形象,既真实又独特,既可爱而又不完美。他们面向未来,宁愿死在创新的路上,也不死在过去的辉煌里。他们是时代进步的内在驱动力。



第三,《创业时代》的情感真实。《创业时代》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创业者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人物台词精彩,或哲理,或智慧,或激情,或幽默,或兼而有之。郭鑫年说:“我已经知道了我人生的任务是什么,我就是要用科学技术,用我的智慧,用我的能力,在人类的文明史上钉上一颗钉子”。IT 男的情话则是“程序式”的:“接下来,我这辈子只会再写一个程序,就是你。” 这些富含情感真实的台词,因其植根于创业者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收获了互联网一代人广泛的情感共鸣。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创业时代》的观照角度和思维视野是富于审美发现和精神启示的,但其不足也为今后的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前车之鉴”


戴清


《创业时代》的口碑遇冷、被黑,突出地反映了当下剧集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比如豆瓣评分中以开头定评分、对长达几十集的电视剧是否全面?以一位演员的表演(客观与否还不论)来否定全剧较好的表演阵容,是否客观?这部剧的遭遇引发多方面的思考,当下网络霸凌、网络水军或黑粉对电视剧创作及产业的伤害需要业界同仁的高度正视。


《创业时代》的表现内容即时、生动、充满勇气,该剧的观照角度和思维视野是可贵的,是富于审美发现和精神启示的。在表现内容上,该剧聚焦新世纪新十年以来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领域,对活跃在时代中心场域中弄潮儿们的人生命运、情感轨迹与他们不同的价值追求进行了即时生动、比较准确的描摹。同时,该剧以党和政府召唤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火热生活为前提导向及创作背景,表现出对话当下生活的即时性、鲜活性、敏锐性的创作热忱和勇气,使其在这一批现实题材创作中显得独树一帜。



在精神内涵上,该剧对互联网野蛮生长时期知识产权保护欠缺、山寨、抄袭等诚信问题给我国高科技行业原创力所带来的伤害、对民族创新精神的打击都作出了生动细致的表现;同时,作品对资本主导垄断互联网技术发展、打压自由竞争等作出的细腻表现也都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这些艺术发现对荧屏艺术表现常常滞后于时代脚步等创作缺陷无疑是较大的纠偏与提升。


在艺术经验上,该剧叙事跌宕起伏、曲折生动。故事情理逻辑和事理逻辑既错综复杂但同时脉络还是十分清晰的。该剧塑造了多个生动鲜活、个性突出的互联网行业弄潮儿形象。


该剧的不足也为今后的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借鉴,如开篇广被诟病的细节疏漏、时代感错位等问题,年轻演员某些重场戏的情绪确实不够到位,剧中部分人物刻画不是很到位等。剧中香港富商金振邦父子的戏份很重,但叙事功能更多地表现为资本和资本家少爷的任性和胡闹上。金城这个人物的浅薄颟顸贯穿始终,即使从监狱里放出来也完全没有变化,很难想象那蓝会和这样的公子哥相处多年。创作者可能希望通过这条线索表现资本的任性嚣张、对知识产权的野蛮劫掠,其实香港在管理和规则意识上比内地要严格很多,如此表现看似聪明、其实不是很恰当;郭鑫年的魔晶与几大运营商及捷讯的斗法胜利仅仅因为那蓝父亲认识的中央领导视察而偶然获胜、转危为安,取胜来得太轻松草率。这段博弈和后面剧情中郭鑫年和李奔腾、卧云生、罗维之间的较量不在一个档次上,多少拉低了该剧的整体精神内涵和艺术品质。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创业时代》聚焦当下,体现继续深入推进改革的责任感


△  高小立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关于改革开放相关题材电视剧大都以跨时代为背景,通过改革开放前后时代背景的变化讲述人物的命运变化,往往借改革开放好政策的东风,通过人物自身奋斗发家致富,改变自身以及身边人的命运。某种程度上,多数剧侧重的是改革开放的前二三十年。而电视剧《创业时代》将目光聚焦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上面临产业升级的当下,围绕互联网、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经济在飞速发展中,与政策、法律、旧的经济秩序以及人们思想意识上的不断碰撞而产生的矛盾展开剧情。该剧体现了对改革继续推进的责任感。


《创业时代》把情感戏作为副线放在了创业的背后,始终把握创业者创业的主线不松手。剧中所有的爱情纠葛都围绕着三家软件公司的融资,有的是事业、价值观的志同道合,有的则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剧中对以郭鑫年、罗维为代表的创业者的塑造并非网上的批评所言,神经质、疯疯癫癫、不合常理,这可能正是郭鑫年成功的底色。


该剧不仅直面创业者遇到的阻力,还通过对于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以及人性和信仰的更高层面给予深入展开。互联网从最初到今天的发展,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过程。该剧剧情从人物角色失望沮丧再到豁然开朗,从魔晶面临消亡到重新焕发生机,一波三折很有嚼头。回到当下,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是否就可以固步自封了?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考察民营企业,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坚定了继续深化改革的决心,极大振奋了人心。



剧终,郭鑫年与李奔腾一番对话,道出了创业者的信仰。这些创业者,他们做不到不朽,但是却可以向不朽看齐,这才是创业者最高的人生价值和信仰。在文艺创作界,深刻地反思人,表现人内在的根本矛盾,帮助人们确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都是艺术创作的重大问题。


该剧的不足还是情感戏,这是当前电视剧创作的瓶颈。事业线写好了情感线就弱,情感线写得精彩事业线就成了陪衬,如何把这两大叙事都写精彩,还需要编导下功夫,这部电视剧因为有小说的基础已经不错了。此外,金城作为富二代的人物刻画有些模式化。


《中国电视》杂志执行主编李跃森 :《创业时代》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优秀作品


△  李跃森


我觉得这部剧尽管有弱点,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它把当代青年的创业故事放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写出了年轻人的理想和激情,也写出了创业的艰难和迷茫。在题材上有所创新,而且真正写出了时代精神。我觉得剧名非常好,它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创业不是领执照做生意,而是开创一种事业,甚至开创一个时代。我们说体现时代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两弹一星、大国重器上,也不仅仅体现在英雄人物上,时代精神不一定就是严肃的、厚重的,也可以是阳光的、时尚的、活泼的,青年人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只有理解青年才能真正理解我们这个时代。



我觉得作品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个性化的方式来反映时代精神。这个故事实际上可以分成两大段落,前一个段落“化茧为蝶”,写郭鑫年如何从挫折中走出来创造魔晶;后一个段落“浴火重生”,写挫折中走出来之后怎么办,这对创业者来说其实更艰难,不仅仅是打破瓶颈的问题,而且是怎么面对自我、突破自我的问题。


二是用人性化的方式来书写生命状态。这里面没有一个人物是脸谱化的,卧云生对郭鑫年的评价其实就是对郭鑫年性格最好的概括,单纯、固执,一条道走到黑,还有郭鑫年对自己的概括,不自量力、至死不休,但心怀梦想,这些特征在剧中都是非常鲜明的。郭鑫年和李奔腾其实是一面镜子的正反面,其实是一个人物,罗维和温迪都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郭鑫年和李奔腾。


三是用专业化的方式打造艺术品质。首先是善于运用危机叙事来讲述故事,这里面不管是郭鑫年、李奔腾还是金振邦,都是处在危机中。其次是善于通过两难情境的设置表现人物的复杂心理,表现人生的困境。再次,善于通过具有仪式感的细节来渲染人物的情感。这些处理都非常好。


有几个小细节我觉得还需要再打磨一下。一是郭鑫年的前妻到后来就没有交代,这个人物是不是写丢了?二是温迪在房产转让合同上签字,签了一个“Windy”,这没有法律效应,英文名字恐怕不行,还得写中文名字。三是剧中植入广告偏多了一点,有的做得比较好,有的则做得不太巧妙。


爱奇艺执行总编辑王兆楠: 《创业时代》播出数据可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