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洪榕
谈中国股市赚钱逻辑,说中国市场投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投行小兵  ·  香港上市全流程 (从未如此详尽) ·  15 小时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哪吒2》崛起,再次印证“舔狗经济”的衰退 ·  16 小时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五年等待,《哪吒》终于征服好莱坞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洪榕

极端行情背后的核心逻辑

洪榕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5-30 00:08

正文


请点击观看第12课




《对2017年股市行情的疑问(析疑版)》( 2017年1月13日)


支撑2016年行情运行的主要多空力量有哪些变化?

1 、打新锁定筹码意愿会下降吗

在2016年打新锁定筹码是稳定A股的一股重要力量,但随着中签难度加大,新股上市后涨幅下降绝对收益减少,为打新而锁仓的意愿必然逐步下降, 多头力量会逐步转换为空头力量

因为打新中签难,监管层可能错误的认为增加IPO,甚至采用更雨露均沾的中签模式,比如上交所改为一次中签500股,深交所一次中签200股。这其实会适得其反,更加降低大家的打新意愿,失去锁仓兴趣。

2 、再融资收紧有什么后果

再融资是促使A股很多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融资收紧, 摧毁了A股中很多公司外延式增长的模式 ,让现在A股中的很多高市盈率的股票承压,股价只能下跌寻找支撑。

3 、IPO霸王硬上弓

IPO 是政治任务,再融资额下降,监管层会错误的认为可以相应增加IPO,这将加快A股的失血速度,增加市场恐慌。

4 、借壳上市受阻的后果

监管层将收紧甚至严禁借壳上市,这将直接降低一些股票的估值,退市股票增加,引发一些股票暴跌。

因为不能借壳上市,中概股这些大家伙只能通过IPO上市,为了化解市场担忧,监管层 可能自作聪明的引入非市值配售的打新资金 ,哈,走回老路,为几年后的A股埋下隐患。

5 、出台限制大小非减持政策的利弊

监管层为了平息投资者的怨气,减少大小非出逃带来的A股失血,极可能出台限制大小非出逃的政策,这表面是一项利多政策,但实质上不是。

如果对新上市的公司做出更严厉的大小非减持规定,这就有点像回到股权分置改革前,大小非和流通股东的利益出现分离,股价上市后将受到压制,拉低A股整体估值,让打新更无利可图,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对大小非减持的限制设计不合理,那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大小非们如果知道将来减持越来越难,那现在他们一定选择更快更多的减持,这有点像政府为防止人民币汇率贬值而限制购汇,越限制老百姓把钱汇出境外,汇率就越承压,说明汇的人越多。

6 、保主板,弃创业板

国家队继续保主板,放弃创业板,监管层忘了市场目前炒主板其实炒的是主题,也不是什么价值,混改等要出业绩还早呢,不出业绩也不一定,市场本来就缺资金,所以才只够顾一头,但如果创业板出现恐慌性下跌,那主板也必受牵连。

7 、海外会不会落井下石

若特朗普上任之后和世界和美国人民的磨合出现问题,美国股市出现动荡,A股会不会受影响?

8 、房地产能 防止大起大落吗

我相信这次政府真的可以防止2017房子再大起,但对他们能防止大落没信心,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应对房地产大落的预案和经验,一旦出现打乱仗的情况,会不会殃及经济,动摇民众对经济的信心,动摇民众对人民币的信心,进而动摇对股市的信心。

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