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肩关节MRI(磁共振成像)的经典解剖结构,包括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主要结构,以及肩关节周围的滑囊。文章详细描述了肩锁关节、锁骨、肩峰、肱骨头、关节盂、肩袖、肌肉、血管和神经等肩关节组成部分,并解释了它们在肩关节运动和功能中的作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肩关节MRI经典解剖结构介绍
文章详细介绍了肩关节的MRI解剖结构,包括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主要结构,如肩锁关节、肱骨头、关节盂、肩袖、肌肉、血管和神经等。
关键观点2: 肩关节周围的滑囊
文章还介绍了肩关节周围的滑囊,包括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肩胛下肌上隐窝(滑囊)、喙突下滑囊、喙锁滑囊和肩峰上滑囊等,这些滑囊有助于减少肩关节内肌肉、关节和韧带之间的摩擦。
关键观点3: 文章的目的
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肩关节的MRI解剖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肩关节疾病。
正文
重要提醒: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
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
关注公众号
,设置“
标星
”,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如果你觉得文章好,请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按钮或者分享至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影像百科】推送
的精彩文章。
肩关节MRI(磁共振成像)经典解剖结构从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三个方向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解剖部位记忆规律进行总结。
一、肩关节MRI经典解剖结构
1. 横断面(轴位)
在横断面上,肩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
-
肩锁关节
:连接肩胛骨肩峰与锁骨的关节,是上肢与躯干连接的重要关节。
-
锁骨
:横置于胸廓前上方,全长于皮下均可摸到,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
肩峰
:肩胛骨的外侧端,形成肩部的最高点,与肱骨头构成肩锁关节。
-
肱骨头
:肱骨的上端,与肩胛骨的关节盂形成盂肱关节,是肩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
-
关节盂
:肩胛骨上的浅窝,与肱骨头构成球窝关节,其边缘有盂唇加深,增加关节的稳固性。
-
肩袖
: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的肌腱组成,包绕肱骨头,对肩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
肌肉
:包括三角肌、斜方肌、前锯肌等,负责肩关节的运动和稳定。
-
血管和神经
:如腋动脉、腋静脉、肩胛上动脉、肩胛上神经等,为肩关节提供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2. 冠状面
在冠状面上,肩关节的主要结构有:
-
盂肱关节
:由肱骨头和关节盂构成的球窝关节,是肩关节活动的主要部位。
-
肩袖肌腱
:在冠状面上清晰可见,呈低信号影,附着于肱骨大结节。
-
喙突
:肩胛骨上的突起,与喙肱韧带相连,对肩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
喙肱韧带
:连接喙突和肱骨头的韧带,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
-
肋骨
:与肩关节相邻,形成胸廓的一部分。
3. 矢状面
在矢状面上,肩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
-
肩胛骨
:扁平的三角形骨,位于胸廓的后上方,是肩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这些肌肉的肌腱在矢状面上清晰可见,形成肩袖。
-
盂肱韧带
:包括盂肱上韧带、盂肱中韧带和盂肱下韧带,是肩关节前方的重要静力性稳定结构。
二、肩关节周围的滑囊
肩关节周围有多个滑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
-
位置
: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面筋膜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
-
功能
:有助于减少肩关节内肌肉、关节和韧带之间的摩擦。
-
特点
: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儿童时肩峰下滑囊和三角肌下滑囊分开,成人时常互相交通,可视为一整体。
肩胛下肌上隐窝(滑囊)
喙突下滑囊
喙锁滑囊
-
位置
:位于喙突和锁骨之间。
-
功能
:减少喙突和锁骨之间的摩擦。
肩峰上滑囊
-
位置
:位于肩峰的上方。
-
功能
:提供额外的润滑和缓冲。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内侧延伸
-
位置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向内侧的延伸部分。
-
功能
:进一步减少肩关节内侧的摩擦。
横轴位
黑龙江•哈市针刀微创临床应用人体标本解剖班
←点击查看
矢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