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B姬
为游戏发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BB姬

曾被调侃过年翻车的《重返未来1999》,这次却端出了感动无数人的新春剧情

BB姬  · 公众号  ·  · 2025-01-20 22: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游戏《重返未来1999》的2.5版本「唐人街影话」的内容以及受到的好评,包括其剧情、角色塑造、文化表达等方面。同时,也提到了游戏的运营策略和玩家的反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游戏内容创新

《重返未来1999》的2.5版本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和香港电影元素,推出了「唐人街影话」活动,展示了丰富的游戏内容和深入的角色塑造,获得了玩家的一致好评。

关键观点2: 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

游戏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角色的成长变化,让玩家对角色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也是「唐人街影话」受到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观点3: 文化表达和传承

《重返未来1999》在游戏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和香港电影元素,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承和表达文化,让玩家在游戏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关键观点4: 运营策略和玩家反馈

游戏运营方通过前瞻直播、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与玩家进行更多沟通,产出更多贴近玩家的内容,赢得了玩家的喜爱和认可。


正文


BB姬丨文


在一个游戏里花的时间越多,越能轻松感受到游戏的变化。不少游戏都是开服精彩,之后步入下坡,泯然众人,更多的从一开始就籍籍无名,最后也理所应当,泥牛入海。


在这其中《重返未来1999》 (以下简称《1999》) 可能是个例外。


《1999》与上述规律完全不符。游戏从开服之初,口碑就一直起起伏伏,像一条正弦函数。 去年BB姬做过一篇《1999》的视频,当时就和大家聊了聊,为什么《1999》的口碑一会超神,一会超鬼?



我从《1999》开服起就一直在玩这个游戏,对游戏口碑起伏感触颇深。1.1版本的各种草台班子操作,使游戏口碑一落千丈,之后从1.2版本开始,深蓝靠精彩的剧情发力,一步步逆风前行,直到1.4首次主线更新,实现逆风翻盘。



可当大家对《1999》重拾期待时,它的1.6新春版本又跌了一跤。限定角色曲娘虽然人气不俗,但是剧情中存在的各种瑕疵,在社区里引发了不少争议。




2025年春节,《1999》又迎来了新春特别版本前瞻直播,游戏内首个联动《刺客信条》的大型活动也在直播中曝光,玩家社区的情绪变得微妙起来,有期待也有担心。


好在这一次,《1999》的2.5新春版本没有辜负期待,凭借内容质量的回归,成功逆转了玩家们对新春版本的“心理阴影”。活动更新当晚,游戏登上IOS畅销榜第10位,玩家社区一片好评,相关二创也如雨后春笋浮现。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口碑崩盘,玩家流失,营收减少,内容质量变得参差不齐,玩家反馈差,口碑进一步崩盘……游戏运营容易进入难以逆转的负面循环,所以逆风翻盘是少数。 鲜有游戏能像《1999》这样,上线一年半,日常神鬼二象性,最终却还是能留下对它又爱又气的玩家…… 它到底有何魔力?



现在再去聊《1999》开服时期吸引人的特质,难免会有些老调重弹,所以我们直接从2.5的活动正篇「唐人街影话」开始说起。


「唐人街影话」更新后广受好评,是因为它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选择了一个充满怀旧气息的时代,讲好了一个不乏亮点的应景故事。



故事设定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洛杉矶唐人街,主角梁月在海外警局的实习,发现唐人街上正在发生一系列离奇怪事。为了解决问题,追查事件的真相,她卧底进香港电影人菲林士多的剧组,无意知晓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最终,她们找到了真相,案件成功破获,角色之间的误解也得以消除。





「唐人街影话」虽然包含了很多有意思的元素,插科打诨营造的喜剧效果,诅咒胶片渲染的悬疑氛围,还有从线索到真相,循序渐进的探案过程……但回看故事本身,会发现它的脉络并不复杂,很多展开意外得传统,结局也理所当然地,包了顿应景的饺子。


剧情步入中段,就有不少人猜测到了后续可能的走向


可这并不妨碍大家被这看似俗套的故事打动落泪,给「唐人街影话」留下非常高的评价。因为这段剧情并不旨在讲述一个逻辑环环相扣,设定严密的悬疑故事。 《1999》想通过剧情,在游戏中展示一些不一样的内容,比如90年代美国唐人街真实的生活场景。


剧情中曾出现的一家广式饭店,店内装潢透着满满的即视感。头顶的复古吊扇、随手捆在一起的塑料门帘、柜台上的镂空窗花、挂牌的菜单、门梁上的装饰画,以及红灯笼、中国结等一系列包含美好寓意的装饰品……看了这些,说不眼熟,肯定是假的。




进剧情前用的报幕CG,还原了建筑风格,牌坊也做了加工


等故事推进到度朔节 (原型春节) ,会发现剧情里还有更多有意思的小细节。


度朔节上,有手艺人为孩子制作糖画,所绘就是梁月背负的传统十二傩兽强梁。再往后看,剧情里被所有华人视为隆重节目,大有来头的社火游行,其实就是融合了神秘学元素的福建游神和潮汕营老爷。




从故事中抬头,也能注意到此次「唐人街影话」《1999》尝试用了傩戏、皮影戏作为演出方式。这种鲜亮的演出,其实也是它们一直尝试的文化表达。当然,如果你用中配体验这次的剧情,那闽南风味的腔调,还有时不时插入的粤语,想必更为直接。




从这些细节,能看出《1999》这次执着于在游戏中展示传统文化,力求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唐人街。


19世纪是一个拥有无限机遇的过去,淘金热与铁路工程让第一批谋生活的同胞赴美,扎根。此后一百年,移民们不断涌入、聚居,唐人街也由此而成。


对于内地的我们,唐人街熟悉又陌生。


这里有风格与国内相仿的建筑,传统文化习俗也在异国扎根,很熟悉;但能了解他们的渠道并不多,除开特别节日的影像片段,只剩西方影像的转述,唐人街是他们东方空想的一部分,刻板片面的印象如管中窥豹,难见全貌,分外陌生。



展示文化符号,时代印象,从来都是《1999》的舒适区,更别说这次是自家人讲自家话,自家人说自家事,想表达的内容,自然更容易也被自家玩家接受。 况且除了这些文化符号,「唐人街影话」对香港电影的致敬,对中式教育的探讨也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


在「唐人街影话」的剧情中,能看到非常多致敬,模仿香港电影的元素,浓度高到把整个剧情称作是一部港片电影,都没多大问题。 剧情为了模仿电影构成,颇有仪式感地制作了片头曲、花絮过场,以及结尾的Staff名单……


结尾的Staff名单

模仿胶片风格的彩蛋环节


令人惊喜的,还有“参演人员特别访谈”这一节目,剧中剧的访谈曾深深影响主角梁月,而在「唐人街影话」的末尾,这一栏目再次出现,呼应一般,给剧情划上了完美句号。




从剧情画面上,能感受到《1999》在致敬王家卫电影独特的电影配色,厚重如油画颜料,低饱和度,黄与绿的交汇,都曾出现在游戏的CG中。



落到角色设计上,剧情中的另一位重要角色“菲林士多”则明显被掺入了更多香港电影元素。 菲林士多的仪式动画致敬了经典电影《喋血双雄》;回看角色背景故事,能发现她的原型,很可能就参考了《喋血双雄》导演吴宇森。二人都为了事业,在90年代加入好莱坞,当时的好莱坞以电影工业闻名,不少香港电影人都来此追寻事业。



在剧情里,菲林士多被自己的助理吐槽:“不要一边拍戏,一边修改剧本”,这个习惯其实很多香港电影人都有,其中吴宇森更是公开表示,他笔下的多部电影,其实并没有完整剧本,“一边拍戏,一边修改剧本”个性张扬即是如此。




恰好周五《1999》也公开了活动主题曲《拍硬档》,经典的Disco舞曲配合失真电吉他的演绎,让人回想起九十年代香港劲歌金曲,朗朗的正气歌词也多是在向影响了中国电影整个时代的警匪片致敬。


如果带有那个时代的回忆,通过这首歌,兴许还能回忆起《护花使者》《皇后大道东》。




MV眼里着火的片段,致敬了功夫足球


《1999》在剧情里藏了太多关于香港电影的细枝末节,王家卫电影的色调、正宗的复古港派金曲,还有台词玩梗,时代致敬…… 他们把这个版本当作是香港电影爱好者的贺岁片,将这些上世纪的文化,与自己的神秘学融合,在今天重新展示。


把一次性筷子掰岔,也是洋人体验不到的文化吖


⚠️剧透警告


我并不是南方出生,所以谈及童年回忆,港风印象,总会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可我依然很喜欢「唐人街影话」这个故事, 因为除去文化表达,它对主角“梁月”的塑造同样深入人心。



剧情用了两条不同的时间线,去刻画梁月。


第一条是剧情主线,20世纪90年代,在洛杉矶警局实习的梁月,寡言少语,稍显内向,作风规矩,极富正义感;第二条则是再往前推十数年,还在上小学的梁月,课内虽是班长,却不被同学所喜,课外又肩负传承家族重担的责任,从小就接受严厉的训练。



使两条线的交汇,是菲林士多执导的剧中剧《神秘警探C07》。


幼年的梁月不明白幼小的自己为何要承担家族重任,又为何要每日坚持辛苦的训练。一次被父亲责罚后,她赌气地跑出家门,去录像厅沉迷进了《神秘警探C07》。


银幕之上勇敢正义的C07,成为了梁月的偶像。电影结束后,饰演C07演员奇星的采访,更是让梁月意识到,自己是可以成为C07一样的人,她明白了家族的责任,也了悟了训练的意义,她开始追逐奇星扮演的C07。




我很喜欢这一段刻画,它将梁月这个神秘主角的过往全部揭开,感情细腻,真挚。 梁月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是迷惘的,但通过电影,她看到了可以憧憬,热忱的对象,意识到了责任背后的可能,为此她开始努力,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CG也从最开始的幼年,变成了现在的成年状态。


可这样的角色,并不独立,所以当看到自己的对手,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自己一直当作偶像的奇星时,梁月的正义还是动摇了。她没能成功召唤强梁,恍惚与怀疑充斥大脑,演出从精细的CG,变成模糊的光晕。



在小头像上,《1999》其实也做了表情差分


但正是因为有这种迷茫存在,梁月这个角色才更加真实。 当看到她在好友的支持下,再一次坚定信念走到奇星面前,会感觉这个角色与又多一点不同,而这点不同恰好就是此前缺少的独立。


就如搭档的台词所说:“相信没有这套衣服,你也一定可以……”



剧情正篇结束,转到梁月的个人剧情,会发现《1999》从梁月这个已经塑造完全的角色身上,又找到了一个细小的切口,进一步刻画了她与强梁之间的关系。


从接触强梁,喜爱强梁,到被严厉的父亲教育,逐渐开始排斥强梁,而当唐人街案件过去后,真的失去强梁之后的无助,才让她又一次去正视自己与强梁的关系。



《1999》真的很会写角色的感情,它写了在失去强梁的怅然若失,写了可能与强梁再遇的迫不及待,用几张写意的涂画,串起了与挚交重逢的喜悦。 这些细微感情很容易被忽视,可当你注意到时,又很难不与剧里的她产生共鸣,这其实也是2.5版本「唐人街影话」的精髓所在。






不同人看《1999》的剧情会有不同的关注点。


有的人会喜爱《1999》致敬、模仿的文化,不断循环《拍硬档》这首粤语主题曲,寻找剧情中对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热诚。有的人会偏爱菲林士多三人组的爱恨情仇,更在意主人公梁月的成长变化,细读演出下掩藏起的细腻情绪。




这就是「唐人街影话」广受好评的重要原因。它真的做了一场电影,用电影展现了一个时代,探讨了中式教育,塑造了几个足够讨喜的主演。 每个人都能在剧情中找到希望看到的,所以社交平台才会给这次剧情留下清一色的好评。





《1999》可能是目前最爱电影的游戏之一,这次演出呈现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动态演出,构图、分镜都让人印象深刻。 它们包装活动的方式也非常电影,每个活动的预告都会有一张印象海报,第一次乍看很难体会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是等知晓故事始末后回看,又会感受到一种醍醐灌顶的通透。


回看活动预告的海报,会发现《1999》将所有想表达的内容,都呈现在了海报之上。 营造过年氛围的灯笼,幼年迷茫的梁月,从梁月脚下延伸出的强梁之影,以及通过电视,投影出的C07形象……看完剧情回看这张海报,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触。



类似的设计,其实被不少玩家称为 “9味” 。《1999》总是尝试在游戏内容里,多加一层表达,之前的海报如此,这次2.5新春更新的国风时装也是如此。



今年的《1999》不仅又一次延续了国风,还将主题电影也融入其中,几个皮肤都捏他自香港武侠奇幻电影,又融入了不少志怪元素。


苏芙比套上了经典明制女装,再添几分可爱,身边的小精怪则换成了东方的曼德拉草;略带邪性的蓝手帕,则是以明代菩萨为原型,结合《红楼梦》的风月宝鉴,做出的红粉骷髅;至于最重头戏的曲娘,既是花中仙子,也是神笔马良,原本的小木人换成了山海经的各类精怪,特效也是完全拉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