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芝能汽车
本公众号是博主和汽车电子的行业的工程师们一起交流、探讨、思考的小结,以作为技术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最前线  ·  你敢信?何小鹏真的听劝! ·  2 天前  
新快报  ·  是绝望之举?日本两大车企合并不被看好 ·  2 天前  
新快报  ·  是绝望之举?日本两大车企合并不被看好 ·  2 天前  
小新说车  ·  雷军过年不回家,就为了这件事 ·  2 天前  
芝能汽车  ·  芝能车市周报 | 长城汽车第51周,销量1.93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芝能汽车

叩问2024,中国汽车明年走向何方? ——技术篇

芝能汽车  · 公众号  · 汽车  · 2024-12-29 08:3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顾了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的AI、智能驾驶、底盘系统、混动驱动、电驱动和电池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展,并展望了2025年中国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车企在智能化转型、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底盘技术的自主研发、混动驱动的效率提升、电驱动系统的高功率化和电池技术的快充性能等方面都在不断取得进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I在汽车领域的落地发展

大众串联ChatGPT,开启了汽车与先进语言模型结合的先河。车企纷纷发力,推动汽车智能化。众多车企意识到人形机器人在未来出行中的潜力,开始构建人形机器人团队。

关键观点2: 智能驾驶技术的进展

特斯拉FSD V12端到端大模型架构问世,带来新的技术思路。华为、小鹏、理想等中国车企跟进,采用类似技术架构。预计头部车企将加大在算力方面的投入,智能驾驶车辆将在更低价车型上实现普及。

关键观点3: 底盘系统的创新

底盘功能不断升级,从传统机械控制向电驱控制转变。中国车企将从依赖供应商开发逐步进入自主研发和技术开放的新阶段,为用户带来更多驾驶乐趣。

关键观点4: 混动驱动的技术进步

混动驱动技术取得显著进步,中国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在混动领域展现出技术实力。预计2025年将是增程和插混持续增长的一年。

关键观点5: 电驱动系统的发展

电驱动系统朝着多合一集成化方向发展,功率电子的供给过剩将推动电驱动向高功率化发展。配合集成化趋势,电驱动将朝着更高功率、更高集成度和更轻质量的方向迈进。

关键观点6: 电池技术的进展

电池技术快充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车企在自主研发电池的同时,也在关注整体技术路线的迭代。未来电池技术在安全、寿命、快充、成本和可靠性等方面仍在稳步提升。


正文

芝能科技出品


2025中国汽车走向何方,分为行业产品、技术三个方面,回顾2024年与展望2025,这是第三篇汽车技术篇!

1

AI在汽车领域落地


● 回顾:2024年是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的一年。


◎ 大众串联ChatGPT,开启了汽车与先进语言模型结合的先河。


◎ 奔驰推出MBUX虚拟助手,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和便捷的驾驶体验。


◎ 小鹏、蔚来、理想等中国新势力车企也不甘示弱,纷纷发力。


◎ 小米、鸿蒙等科技巨头也加入战局,通过提供语音到车机功能智能化执行链路,改写智能汽车算法和逻辑,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的智能化阶段。


众多汽车企业意识到人形机器人在未来出行中的潜力,纷纷着手构建人形机器人团队,布局空间智能,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团队。


● 展望2025年,车企的目标是成为通用人工智能助手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理想等车企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打通汽车与机器人等领域的协同。车企逐渐演变成智能制造的基地,但在大脑(即核心智能技术)的发展上,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2

智能驾驶


● 回顾2024年:


◎ 特斯拉FSD V12端到端大模型架构问世,为智能驾驶领域带来了新的技术思路。


◎ 受其影响,华为、小鹏、理想、蔚来等中国车企纷纷跟进,开始采用类似的智能驾驶技术架构。


◎ 同时,第三方企业如Momenta、大疆、地平线等也在迅速追赶,形成了一个多方竞争、技术快速发展的局面。


硬件成本的下降成为这一年的市场趋势,15万元内智能驾驶功能开始落地,纯视觉发展前景良好,预计10万元内新车将配备智能驾驶功能。


● 展望:到2025年,头部车企将加大在算力方面的投入,通过下放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来收集更多数据。


预计智能驾驶车辆将在10万甚至更低价格的车型上实现普及,中国有实力的车企都将参与到这场智能驾驶的竞争中,智能驾驶技术将更加成熟和普及。



3

底盘系统


● 回顾:2024年的底盘系统呈现出多样化的创新。


◎ 蔚来ET9天行智能底盘采用全主动悬架能抖落积雪不断挑战香槟塔实验,展示了底盘在应对复杂路况时的新能力。


◎ 仰望U7的云辇 - Z采用悬浮电机式液压减振器,保障了行驶的平稳性。


◎ 问界M9添加道路预瞄配合自适应主动悬架,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 小米发布底盘技术储备,为未来的底盘技术发展打下基础。


底盘功能不断升级,从传统的机械控制向电驱控制转变,为未来的底盘竞争埋下伏笔。


● 展望2025年,底盘技术将从围绕驾驶和舒适性开始发生范式变化。


中国车企将从全面依赖供应商开发,逐步进入自主研发和技术开放的新阶段。底盘技术不仅要具备技术价值,还要传递出情感价值,这一领域将持续受到关注和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多驾驶乐趣。



4

混动驱动


● 回顾:2024年,混动驱动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 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热效率超46%,亏电油耗低至2.1L/100km,单车综合续航超2100km,展现出低油耗、长续航的优势。


◎ 吉利雷神EM - i、奇瑞C - DM混动技术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凸显了中国车企在混动领域的技术实力。


◎ 长安主推进阶增程内热效率达44.28%,油电转化系数3.63kWh/L,高效的增程系统不断迭代,混动赛道围绕电驱动特性和油耗展开激烈竞争。


● 展望:2025年将是增程和插混持续增长的一年。几乎所有中国车企都将资源投入到这个领域,追求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更低的成本,进一步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



5

电驱动


● 回顾2024年,电驱动系统朝着多合一集成化方向发展。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部件不断融合,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 小米的SU7Ultra、比亚迪易四方等系统不断尝试超级电跑。


◎ 英飞凌推出IGBT和碳化硅混合模块,


◎ 汇川推出GAN的充电机DCDC产品,


功率电子技术飞速进步,为电驱动系统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 展望2025年,功率电子的供给过剩将导致功率部件价格下降,推动电驱动向高功率化发展。


配合集成化趋势,电驱动将朝着更高功率、更高集成度和更轻质量的方向迈进。从效率来看,电驱动系统将成为支撑家用车百公里10度电耗的核心关键。



6

电池技术


● 回顾2024年:


◎ 智己汽车搭载首个超快充固态电池,成为行业焦点。


◎ 广汽埃安计划2026年量产固态电池,


◎ 丰田、奔驰、本田等国际车企也在不断加码固态电池研发,但实际应用还需时间。


行业电池充电从1.2C起步,逐步迭代到2.2C,并开始向3C和4C阶段迈进。通过调整,5C充电倍率电池问世,6C电池增程电池也开始应用于纯电车型,电池的快充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展望2025年,电池越来越像一个大宗的通用性产品。


车企在自主研发46系列圆柱电池的同时,也在关注整体技术路线的迭代。电池技术大创新时代虽已结束,但在安全、寿命、快充、成本和可靠性等方面仍在稳步提升,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小结



2024 - 2025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竞争是越来越白热化了,当然AI的成分更高,硬件的部分开始进入打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