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官方帐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2025年1月成功出海的中国手游:《Whit ... ·  昨天  
白鲸出海  ·  多款AI产品投放超级碗广告,TikTok ... ·  昨天  
阿里开发者  ·  Spring容器的本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日头条

为了没有血缘关系的“闺女”,两位80岁老人举起了锄头…

今日头条  · 公众号  · 科技公司  · 2020-12-13 12:28

正文

“女子家中遭窃,

八旬邻居夫妇勇斗盗贼”

“深漂女孩患抑郁症,

却被室友温情治愈”

“妻子临盆前未凑齐住院费,

同事工资不高却慷慨相助”

......

这些头条网友们 ,

写在 #邻里社区好心人# 话题活动下

的正能量事件,

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平常认识,

却又不十分了解的同事、

邻居与朋友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1

“跟外面城市的喧嚣相比,

小村依然保有一份朴实宁静,

平房错落,绿树掩映。

邻里关系也格外亲密,”

李女士这样描述她生活的地方。

李女士家的东边住着一家三口,

有两位老人和他们的儿子。

平日里两家交流频繁,

老人们把李女士当亲女儿对待,

李女士则亲切地称呼两位老人:

老叔老婶。


大方的老婶经常颠颠地跑来,

神秘兮兮地给李女士母女塞东西,

打开老婶层层包裹的大手绢,

有时是颗粒饱满的无花果,

有时则是地里刚割的新鲜蔬菜。

老叔平时也会登门拜访,

“你快去我家掰点香椿吧!

要不就给别人掰没了。”

最令李女士感激的是,

有一次李女士家里失窃,

一回家便看到房门大敞,

几件衣服凌乱散落在地,

里屋内有人影晃动。

她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马上掉头跑到邻居叔婶家求助。


老叔老婶立即放下手头的活计,

站起身果断扛起锄头,

气势汹汹地冲向李女士家。

老叔挡住大门,

冲着屋里大喝一声。

李女士生怕贼慌不择路伤到老人,

赶紧让老叔老婶往后退。


观望了一会儿,

一行人摸索着进了屋子,

期间老叔手里的锄头一直紧握着,

额头早已汗涔涔,

和老婶一起,

坚持牢牢地把李女士护在身后。


听到屋里再也没动静了,

李女士才发现原来贼已经跑掉,

“虽然损失了一些钱财,

但是每每想到两个80岁老人,

举着锄头无所畏惧要保护我,

心里就感到暖暖的、很有安全感。”


“如今,

两位老人已相继作古。

那些邻里间的欢声笑语,

那些相伴相亲的二十余年岁月,

成了我平淡生活里,

无比珍藏的美好瞬间。

每到清明、祭日,

我总要给他们烧些纸钱。

如果真有另一个世界,

希望他们在那里安好。”


2

90年代末,

吴展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就职于福建省永泰县红星中学。

虽然工作体面,

但收入微薄,

到了妻子即将分娩的时候,

他还没凑够住院的费用。


眼看着分娩期近在眼前,

吴展武只好放下面子,

放下顾虑,

跟他自认为关系处得不错的同事借钱,

可是他接连问了好几个老师,

都被告知没钱,

要等到下个月才行。


“下个月来不及了,

孩子都要出生了,

老婆马上要住院观察,

这可如何是好?”

接二连三吃了闭门羹,

吴展武也犯了难。


这时有一个人出现在吴展武脑海:

年轻的老师戴锋。

吴展武和戴锋平时也不常联系,

但他实在走投无路了,

只好厚着脸皮敲开了戴锋的门。

没想到戴锋二话不说打开抽屉,

将800元交到了吴展武手里,

“武哥,这800元你先拿着,

如果不够了再说。”

知道戴锋的工资和自己相当,

平时还要照顾女朋友,

800元对他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吴展武握着钱热泪盈眶。


孩子满月后,

因为妻子奶量不足,

吴展武需要另外购买奶粉,

他每个月都没有剩余的钱还给戴锋,

这也为他招致不少闲话。

一次偶然的机会,

让他听见了戴锋在为他辟谣,

“武哥那么豪爽的人,

不是迫不得已,

肯定拉不下面子借钱的。

而且他老婆生孩子,

怎么能耽误得了,

没钱还,

慢慢来好了,

谁还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


吴展武听完牙一咬心一横,

决定利用课余、

周末时间外出开摩的,

放下老师的清高,

能还一点是一点。

吴展武坚持出车风雨无阻,

陆陆续续补上了八百块借款。

拖了这么久才还上,

他对此深感抱歉,

可戴锋却拍着他的肩膀说:

“武哥,你是好样的! 作为一个男人,

你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了。”


“我跟戴锋老师,

也已经有15年没见过面了。

但是他说过的话,

对我的帮助,

我记忆犹新。

是他让我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

激起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希望借助这个平台重新联系到他,

当面向他表达感激之情。”

吴展武说。


3

2019年,

在深圳打拼的小李开始失眠,

她强打精神过着日常生活,

在人前装作安然无恙的样子,

而结束工作后躺在床上,

盯着天花板却整夜辗转难安。

之后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


“当时不在家里,

在外面工作,

也没有朋友,

不敢告诉任何人。”

还好合租的室友发现了小李的异常。

她悉心询问了小李的病情,

并帮忙守住了这个秘密。


不久后小李便辞职回到山东,

却赶上了突发的新冠疫情,

找不到工作的小李只能窝在家里,

看着新闻中确诊病例日益飞增,

小李感到更加焦虑又无力,

“我每天都活在恐慌里,

至今都觉得那是最难熬的日子。”

好在阴霾的日子里,

室友坚持给小李发消息。

她自顾自地跟小李分享生活:

又遇到了哪些好玩的事,

还时不时地发来有意思的视频,

睡前也会坚持跟小李道声晚安。


最初面对室友温暖的问候,

小李鲜少回复,但对方从未间断。

慢慢地小李也开始尝试应和,

在室友的帮助下她一点点坚强起来,

向疯狂叫嚣的病魔举起了拳头。


看着自己对室友逐渐卸下防备,

到最后愿意敞开心扉坦诚相对,

小李不禁鼻头一酸,

“我也没想到,

曾经被医生建议要做心理干预的我,

有一天能被这样一个小姑娘治愈。”


“她治愈了我,

我愿意把温暖传递下去。”

如今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

小李结识了同样受抑郁困扰的女孩,

做起了倾听她们心声的“知心姐姐”。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