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自在睡觉
自在睡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foQ架构头条  ·  华泰证券:事件驱动型微服务架构的实践与探索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自在睡觉

梁冬 | 睡觉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暂时放下那些冲突,让自己松驰在应有的状态里

自在睡觉  · 公众号  ·  · 2017-11-08 21:39

正文

节目音频内容请点击试听

回复“觉者”可以观看系列访谈特辑



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




0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


我发现,庄子在《徐无鬼》中讨论的一些烧脑问题,我在童年的时候就想过。没想到,今天居然在《庄子》里找到答案,太有意思了。


有一天,庄子和惠施聊天,庄子说:“如果一个射箭的人不设定目标,射到哪里,哪里就是靶心。比如我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然后绕着洞画九个圈,那个洞就是十环。


但我们能说这个射手射得很准吗?我们能称他为神射手吗?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全天下的人都可以成为后羿那样的神射手了。”


小时候我跟小朋友比赛尿尿,我们看谁尿得准,说好尿这个地方,结果当时我尿到另一个地方。然后我就说:“我本来就是要尿这个地方的,你看我能尿到这个点上,你能尿到这个点上吗?你不行吧。”


如果我以未来的结果作为预设的标准,那就是无前、无后、无生、无灭、无开始、无结果,这些都是无所谓标准的。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是神射手,每个人都可以是混蛋。


庄子问完了这句话之后,惠施说:“可以,你可以这样认为。”因为从逻辑上来说,如果你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那么你就是神射手。


就像现代人文主义常常讨论的一些后现代的艺术作品一样——随便拿桶油漆喷在墙上,然后在上面撒泡尿,拿把刀子嚓嚓嚓划几刀,再在上面钉一件衣服,最后用一个木框把它框起来,就成为一幅艺术作品,名字叫作《希望》。


如果这是一幅世界级画家的作品,如达利,梵高之类名气很大的画家的作品,你就会觉得“嗯,这真是幅艺术作品”。因为以它的标准来说,《希望》是什么?《希望》不就是一通混乱之后的一通思念,然后一通紧张,最后还有些落在那里的标榜之物吗?原来从这个维度去思考,这幅《希望》真的很有价值。


你认为这个东西很好,它就是真的很好,这样逻辑就成立了。




02


个人感受将被智能算法取代


在《未来简史》里我们看到人文主义发展到高潮的时候,人们都相信自己内在的判断是最好的。当你看到这段论述的时候,你会觉得,原来《庄子》以前真的有讨论过这个问题,而且他的好朋友惠施还真的能够接受,这个问题在逻辑上是可以自洽的。这种讨论会延展出来,变成很多领域里的表达方程式。


在人文主义的思想下,你认为自己的东西是好的,那就是好的。这个观点被泛化在政治领域,就是每个人在所谓的民主制度下的一人一票制。但是每个人投票综合选举就能选到最好的人吗?


纵观如今世界各个国家的选举,近在亚洲,远在美洲、欧洲,似乎并不是这样,并不是每个人拥有一票就能够选出最合适的领导人,因为人们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最近很多国家出现了年轻、长得很帅的领导人,你都可以想到原因,因为年轻的女选民和中老年妇女选民成了投票中一群有影响力的人,她们喜欢有颜值的人。于是,这群妇女朋友把这些长着肌肉的小鲜肉推上了领导人的位子,但是这些小鲜肉真的适合领导这个国家,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做出正确判断的人吗?不一定。


人文主义可能会告诉你,一人一票制是对的;消费者永远是对的;每一幅你认为对的作品都是对的……


这些讨论在今天不言而喻。人文主义是上个世纪西方人把神从神坛上请下来,把个人放到神坛上、放到地球的中心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在未来,在算法更加流行的时候,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于是又回到了不需要听从你内心声音,不再以你的感受为标准,另外一种标准将会慢慢取代个人感受的时代。


跟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每天开车去公司上班都会走一条很熟悉的路,突然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神经地想听志玲姐姐的声音,于是打开了导航,听她跟我说:“向左转……向左转……向左转……”


我心想,我自己开着车呢向什么左转,明明不需要向左转,我就把导航关了。结果才走了五分钟,我就发现前面堵车了。我后悔,如果早听志玲姐姐的话向左转,我就可以绕过堵车这一段。


人工智能不是站在人的角度看车该怎么开,而是站在更宏观的背景,从大数据的角度看车。


你开一两次车就会发现,听志玲姐姐的导航比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更加有效。当你谈恋爱的时候,算法告诉你跟这个人在一起更好,你不听,非要跟那个人在一起,结果自己伤痕累累;当你吃东西的时候,算法告诉你不能吃这个东西,但你非要吃,结果便秘五天……如是这般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


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利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个人感受变得非常不重要,另外一种意识会取代听从内心声音的人文主义意识,成为一种新的价值主张。




03


松驰在应有的状态里也许是唯一标准


在庄子生活的自然主义年代,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不以自然的法则做事情,而以自己内心的标准和随意设定的“我”的标准做事情,可以吗?


如果我们生活在庄子的年代,我们会觉得这个问题是荒诞的,但讲逻辑的惠施说:“可以。”


在过去的四百年里,人类在市场逻辑下发展出来的就是庄子讨论的那个问题。这真的很荒谬,但是它居然横行了好几百年。所以我在想,如果古时候让惠施的思想成为历史的主流思想,让惠施成为一位很著名的思想家,也许中国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经进入了人文主义时代。


我建议你认真看一下《未来简史》这本书,这样,你可能对我讲的内容会有更多可以讨论的部分,或者更多可以批评小梁的地方。


小梁在做《梁注庄子》的时候,务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态度——我讲的内容很可能是错的,我只是把自己抛出来供大家批评而已。


庄子讲完射箭的例子之后,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他说:“如果天下人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而以各自的标准来评价自己,那么天下人都能成为像尧那样的圣人吗?可以这样说吗?”惠施说:“可以。”


庄子用逻辑破除了一些我们在逻辑上觉得很靠谱的事情,接着他说:“那么儒家、墨家、杨朱、公孙龙四家,还有你惠施这一家,一共五种德行,谁正确呢?”


庄子用一种超常的智慧,帮我们看到原来标准这件事情本身就很可笑,因为标准受制于我们内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所以当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内在价值观为标准的时候,世界要不然很多元化,要不然就陷入极其混乱当中。


庄子在思考各种价值观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呢?应该遵循大家共同的社会契约,还是应该坚守自己内心的原则和习惯呢?


坦白说,你认真想一想,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每天所有烦恼的源泉吗?


以大众标准来要求自己,还是以自己内在的愿望和欲望来衡量自己?这恰好是一切矛盾的源泉。


如果你问小梁,小梁只能告诉你:在睡觉之前的一刹那,你可以放下大众标准,你只需要听从自己身体的节奏和韵律,像潮汐一般缓缓地吸气,缓缓地呼气,感受自己和整个宇宙的联系,一开一合,一松一紧,多体会几个回合,你就慢慢慢慢地感受到自己变软了,变沉了,变成了一个不那么冲突的人。”


睡觉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暂时放下那些冲突,告诉我们只有一个标准——让自己松驰在应该有的状态里。


在选择另一半时,

你绝对不能放弃的

一个标准是什么?

——好文推荐——


再过若干年,

机器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不要被自己创造出来的

想象和概念绑架,

包括对自然这个概念的想象





去“梁友圈”说说你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