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0页。
[2] 王永兴:《敦煌写本唐开元水部式校释》,《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5页。
[3] 〔唐〕白居易撰,顾学颉点校:《白居易集》卷二七《想东游五十韵》,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7页。
[4] 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卷一五《廐库》,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139页。
[5] 张弓认为在唐以前似未使用”军仓”名称,隋朝”屯仓”或可算作军仓的前称。参见张弓:《唐代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0页。
[6] 赵和平:《敦煌写本残卷整理及研究》附录《十二月相辩文》,《敦煌研究》1987年第4期。
[7] 吴丽娱:《关于的再考察》,《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8] 《隋书》卷八四《北狄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65页。
[9]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4—95页。
[10] [美] 巴菲尔德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83页。
[11] Jonathan Karam Skaff, Sui⁃Tang China and Its Turko⁃Mongol Neighbors:Culture, Power, and Connections, 580800,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p.291.
[12] 《隋书》卷一《高祖纪》,第19页。
[13]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第96页。
[14] 《北史》卷一一《隋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9页。
[15] 〔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四九《河东道》,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35页。
[16] 岑仲勉:《突厥集史》上,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3页。
[17] 王仲荤:《北周地理志》附录《北魏延昌地形志北边州镇考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73页。
[18] 《隋书》卷八四《北狄传》,第1869—1870页。
[19] 《隋书》卷三〇《地理志》,第853页。
[20]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七九《州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743、4745页。
[21] 〔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四九《河东道》,第1034页。
[22] 《隋书》卷三《炀帝纪》,第71页。
[23] 《隋书》卷一《高祖纪》,第19页。
[24] 李逸友:《内蒙古史迹丛考》,魏坚主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2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402页。
[25]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第111页。
[26]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第110页;李作智:《隋唐胜州榆林城的发现》,《文物》1972年第2期;王乃昂、黄银洲等:《鄂尔多斯高原古城夯层沙的环境解释》,《地理学报》2006年第9期。
[27]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版,第609页;李双、徐磊等:《鄂尔多斯高原古代城址瓮城的类型学考察》,《草原文物》2017年第1期。
[28] 艾冲:《隋唐时期”榆关”和”渝关”地望考辨》,《隋唐北疆史地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207—208页。此文中所言城坡古城即天顺圪梁古城。
[29] 《隋书》卷二九《地理志》,第8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