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关垄断方面的问题之一,就是大数据“杀熟”行为。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出现的时间不短了。
最早,是机票杀熟,后来又有订酒店杀熟,再后来就是外卖订餐杀熟了。当然了,“杀熟”行为,在企业的运营中,多是以定价策略的形式存在。所谓的
差别定价
,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企业从而能取得最大的收益。
不过,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的话,这就意味着涉嫌歧视定价了。尤其是,对那些多次消费,甚至注册成为会员的消费者,本应该是享受最优惠的价格,但实际上,却
因为消费数据多,已经是会员了,反而并没有得到最优惠的价格。要
知道,这是相同的商品或者服务,结果却有不同的价格,显然这就是妥妥的价格歧视了。
且这与通常意义上的会员权益反差太大。会员,也算是企业的忠实消费者,本该是优惠价格,或者是高质量的服务,起码要有一定的“特殊”待遇。而这也是,几乎所有消费者一般性的认知。
没有想到的是,现实中,竟然还有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中的行为。比如说,
非会员,所享受到的优惠,包括价格优惠,比会员要更实惠一些。
如此现象,不曝光则已,要是曝光的话,完全就让会员群体愤怒。特别是,那些本以为成为会员能够有实惠的,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或许愤而放弃会员资格。
很久没有听说的“杀熟”行为,近期被一网友曝光。被曝光的公司是美团外卖,尽管早就被曝光过,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据说要改进的美团外卖压根就没有任何改进。不但没有改进,反而,在近期被曝光后,找出定位缓存偏差的理由。
该网友,在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时间、同一家店铺、选择相同的餐品,结果显示出,会员的配送费是6元,而非会员的配送费是2元。同时,该网友为了验证美团外卖杀熟的真相,又用开通了美团会员的手机,和没有开通会员的手机,查验。发现,与非会员相比,会员的附近配送费都会普涨1元到5元,不等。
被坐实了美团外卖杀熟行为之后,美团外卖倒也反应很及时。在道歉信中,承认了不足,只是将这样的问题归因为“定位缓存有偏差”导致的。呵呵,这就有点无耻了。被曝光的美团外卖有杀熟现象的不止这次,早已经有过,难道说都不是有意为之吗?
其实,我们都能理解企业的差别定价策略。毕竟,已经掌握了众多消费者的大数据,尤其是各类消费信息。这对企业来说,就是
一笔很重要的财富。
通过消费者的数据画像,企业就可以对不同的消费者投其所好的提供相应的服务。
有些消费者对价格敏感,那就价格上优惠幅度大点;有些消费者,在乎的是服务感受和质量,那就价格高点,但是服务与质量上标准高些。
如此,按照大数据画像之后,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服务,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收益。这,应该是无可非议的,也是精准服务,高标准满足消费者的重要举措。
现实中,企业通过以会员形式划分忠实消费者外,还有大量的非会员,或者是没有消费过的、潜在的消费者们,相比而言,会员已经精准服务过了,但是
这些非会员,处于一种模糊状态,亟需要企业能够以针对性的营销举措,来吸引其消费,甚至成为会员。
而这就是企业的重要的潜在客户。如此以来,价格策略就成了企业最基本的选择。
这样的“拉客”策略,或者说获客行为,企业通过让利,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是,不能曝光,一旦曝光的话,这样的对新或者潜在消费者的让利,就很容易给市场造成,企业在“杀熟”了。所谓的没有给会员,或者说已经多次消费过的消费者优惠,相当于让这些会员或者“熟客”多支付了价格。
毕竟,消费者无论是不是会员,如美团外卖这样的企业,有的是市场竞争者。消费者要是卸载,或者直接点说,就是用脚投票了,那就是美团外卖的损失或者说失败。
外卖行业中,美团外卖虽说目前市场份额大了点,但是还有饿了么,或者其它快递企业在竞争。因此,本来用价格“获客”的市场营销策略,要是被曝光的话,那就很容易被判断为“杀熟”。从名词中就能看出,这样行为的
“负面”社会印象。
显然,“杀熟”的市场营销策略,绝对是不能曝光的。而曝光了,不诚实的,如美团外卖就有点让人不齿了。
本文来自凯迪社区原创作者:
闲言毛
,
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闲言毛子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