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耕农
来源:京博国学
(ID: jingboguoxue)
要说起男人身上吸引人的品性有很多种,智慧、幽默、豪放等等,但其中最令人欣赏的,一定是儒雅。
何为儒?
《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所以儒者一定博学多闻。
《礼记·儒行》还认为:“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所以儒者一定谦和服众。那何为雅呢?
《白虎通·礼乐》说:“雅者,古正也”。
所以所谓儒雅,就是博学多闻,谦和服众,守正凛然。
儒雅,既是一个男人的气质,更是他对人生的态度。
01
儒雅的男人
博学而多闻
说起儒雅,很多人脑海中存在的依旧是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形象。
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男人的儒雅,是那种饱读诗书,自内而外渗透出的一种内敛的气质与风度。
真正儒雅的人,一举手一投足,就能体现出来,而无须刻意表现。
实际上,只有你平日留一些心,不难发现,那些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可以从他们谈吐,或者周身散发出的气质,基本可以判断出谁才是真的儒雅。
有的人看着也挺儒雅,一身名牌行头,风度翩翩的,但胸无点墨,谈吐粗俗,一张嘴就会露馅,活像一个土财主、暴发户。
要想让自己博学,要多读书、读好书。
《颜氏家训·勉学》有言:“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
从古至今,读书一直是人类开启天蒙,获得知识,明了事理,学会做人的最基本方式。
读书能使一个浅薄无知又孤陋寡闻的人变成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智者。
曾国藩曾说过: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因为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因而讲话经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把自己脑海中的诗词、典故、格言、谚语等等,信手拈来,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言简意赅。
而且这种男人有头脑,能思考,求知欲尤其强烈,常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且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读几天书未必能让自己的学识与气质有什么改变。
但是,读多了,在日积月累中,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有所改变,洗涤内心,改变气质。
如果说读书让人博学,那只有丰富的阅历才能造就一个“多闻”的男人。
男人需要阅历和经历,曾经沧桑,受过一些挫折和磨难,对人生有深刻感悟,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一个男人,见过各种浮华,就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经手过亿万钱财,就很难被钱震动心神;
万花丛中过,采撷过人间绝色,就很难被女色迷惑;
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洞察世事人情,也就不会受困于尔虞我诈。
经历得多了,见得世面广了,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与人为敌,才会真正的儒雅。
02
儒雅的男人
以谦和服众
当冲突横亘在面前时,儒雅的男人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
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用谦和的态度去打动人心、化解矛盾?
渑池会结束以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
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蔺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
蔺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
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蔺相如的侍从们很为主人抱不平,有的甚至嫌蔺相如太窝囊,都想离开他了。
蔺相如说:
“我虽然无能,但难道会怕廉将军吗?
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
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蔺相如的做法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格局,令廉颇羞愧难当,前来负荆请罪。
蔺相如马上扶起廉颇,亲手给他取下荆条,披上外衣。
从此,两人结成生死之交,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谦和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
所以说,看似凶猛的愤怒,却能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正印证了那句老话,“道生于静逸,德生于谦和”。
“谦和”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概括的讲就是为人谦让而和善。
“谦”、“和”两字看似简单,但却有着非常广阔和深邃的内涵,真正懂得谦和的人,必是道德高尚、心胸宽广之人。
儒雅的男人把头低下,那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脚下的路。
也只有谦和的人才能笑对自己和别人,有修养地审视自己,有涵养地看待别人,把别人始终装在心里,摆在最正确的位置。
《国风·秦风·小戎》里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就是男人的阳刚美中多出了温和。
一个男人若有温和之心,平和之态,谦和之境,才可谓儒雅的男人。
03
儒雅的男人
守一身正气
儒雅的男人需要谦和,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
《论语·述而》描述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就是说孔夫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强悍,庄重而又安详。
要做到这几点,就需守得正气,方得一身凛然。
还是前面提到的蔺相如,为我们完美诠释了真正的儒雅。
公元前279年,秦王派使者传信给赵王,约他在西河渑池相会。表面上秦王想要与赵王相会修好,实则是要威吓赵王,使其屈服于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