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到夜深人静之际,我有时间也有心境慢读文学作品,恍如回到了1991年辽宁大学哲经楼的309教室,诺大空间,只有中文系年轻的李先生手捧人类文明的精华孜孜不倦。自然而然地我意识到生活真是分层的,以往觉得理所当然的朋友圈里的诸多活法,陡然暴露了下层风味,而一旦一个人与如此优秀的文学为伍,一晚,两晚,一周两周,则会明确无误、清晰明了地辨识到精神生活的高级之处。另外,大概我也略有长进。我当然会感到自己很幸运,文学真是待我很好。不过这话不该说,有种作家是自大狂,在他写出好作品之前就已经是了,这是个麻烦。
电子游戏待我很糟,居然有人传谣,说我王者荣耀11连败。猪队友太多了,什么智力低下的刺客都跟我抢红buff。我还玩了一个航海游戏、一个海战游戏、一个坦克游戏,所有的ID都叫诺曼梅勒,已经全删了,既然有个游戏成瘾型的脑子,那么在读完几篇故事的间隙玩玩王者荣耀就行了,常得MVP,但是胜率不到50%,我怀疑是因为我花了太多时间躲在草丛里打字骂人,“**李白,我***你跑个**?”
今天写这个是因为1点钟有阿森纳的欧联杯比赛,这是个时间橙子里的间隙部分,有用处,没汁榨。我引用几段话来说说我对《敦刻尔克》的看法吧,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喜欢它的没有建置部分,它的配乐,它的节奏,它的摄影和导演对故事结构采取的现代方式——我是一个作者,还是一个编辑,我认为结构要有合理性已经是一种古典看法了。
我发过一个朋友圈赞扬了这部电影,“我觉得什么叫直男电影,这才叫直男电影。”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的好处在于直接了当地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我觉得这么看没错,但不够。战争是残酷的,是《永别了武器》的看法,是《二十二条军规》和《裸着与死者》的看法。战争是残酷的,然后呢?
《士兵的重负》写的是越战,里面有一章叫“如何讲述一个真实的战争故事”,我大意引用如下:
战争是地狱,这个定义还不及它定义的一半。但是战争也是美。武装直升机发射的大片金属火光,白色的磷光,汽油弹迸发出的紫红色火焰,士兵的身姿,都具有完全不顾及道德的美学上的纯粹。战争指挥你,你恨它,但是你的眼睛不恨。
简单的事实:战争是美的。《敦刻尔克》的战争是残酷的,也是美的,紧张的,令人恐惧又着迷。
奇怪的是,有些时候,我怀念野外实战的紧张和危险。没有切身感受的人很难解释,不过,死亡和危险的存在能使人高度警觉,它让事物鲜活起来。当你感到恐惧的时候,你会看到以往从未看到的东西,你关注着整个世界。
这一段同样来自《士兵的重负》。还有什么事情会“让事物鲜活起来”,让你“看到以往从未看到的东西”,有让令人习以为常的世界焕然一新的魔力?另一个答案是你20岁之前的喜欢上一个姑娘还没得手的那几天。所以想象一下,《敦刻尔克》是一部爱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