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超级计算机系统,最具挑战性的尖端科学应用问题,这些常人难以触及到的前沿科技元素,似乎很难与“本科生”联系在一起。然而,就是这两个看起来相差甚远的独立存在,却在北京开启了一段缘分之旅。
2018年1月30日,2018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以下简称“ASC18竞赛”)启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赛事拉开了序幕。
ASC18竞赛吸引了来自6大洲的超过300支队伍报名参加,参赛队伍数量再次打破了历史记录。这些参赛队伍将进行为期2个月的预赛,预赛中胜出的20支队伍将于5月份参加在南昌大学举办的总决赛。很多学生为了ASC18竞赛,放弃了自己的假期,不远万里从世界各地赶赴北京,参加赛前培训。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赛事,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以下简称“ASC竞赛”),是由中国发起的世界最大规模的大学生超算竞赛,自 2012 年起每年举行,至今已是第 7 届。ASC竞赛旨在加强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的超算青年人才交流和培养,提升超算应用水平和研发能力,发挥超算的科技驱动力,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
作为一项世界瞩目的国际赛事,ASC竞赛具有两大鲜明的特点:
引入世界顶级超算系统
ASC竞赛是国际同类竞赛中,第一个将世界顶级超算系统作为竞赛平台的赛事。2014 年,ASC竞赛与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合作,将当时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作为竞赛平台。2017 年,ASC竞赛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合作,将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作为赛事平台。
神威•太湖之光
今年,ASC竞赛将继续把国际顶级的超算系统作为竞赛平台,让广大参赛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世界最先进的超算设备,以此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他们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
与前沿科技成果紧密结合
2015年,ASC竞赛首次与全球最大的天文学国际合作项目SKA合作,将SKA项目中计算量最大、最耗时的数据处理流程Gridding作为赛题。2017年,ASC竞赛将高应变率海浪数值模拟MASUUM作为赛题。今年,ASC竞赛将把荣获2017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冷冻电镜”的核心应用——三维重构软件Relion的计算优化作为赛题。
冷冻电镜图像
近年来,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超算系统非常重要的应用方向,因此,ASC竞赛连续3年将人工智能引入赛题。2016年,ASC竞赛将科大讯飞的深度学习作为赛题,2017年,ASC竞赛将百度的智能交通状况预测作为赛题。2018年,ASC竞赛将来自微软的机器阅读理解作为赛题。数以千计的大学生通过ASC竞赛,对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和世界先进的超算架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一项针对本科生举行的赛事,真的有必要动用世界顶级的超算系统吗?ASC竞赛组委员代表、浪潮集团刘军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ASC竞赛组委员代表、浪潮集团 刘军
浪潮集团作为ASC竞赛的主办方之一,历来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刘军总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及了自身对于人才培养的看法,他表示,培养青年人才,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要给予青年人充足的机会。超算系统是用来解决世界级难题的重要工具,很多硕士生和博士生都很难接触到这一超级设备。因此,让本科生亲自动手组装、调试自己的超级计算机,去解决AI计算挑战,无疑能极大地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帮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帮助他们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第二,要激发青年人的兴趣和热情。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青年人甘愿熬夜玩游戏,也不愿熬夜搞研究,究其原因就是对学术缺乏热情。ASC竞赛让本科生去挑战世界尖端学术问题,就是为了在竞赛的过程中激发青年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进而通过参赛学生影响更多的青年人,产生连锁反应,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探索未知的挑战产生浓厚兴趣。
旷视科技创始人 杨沐
知名AI企业旷视科技的创始人杨沐对刘军总经理的观点表示了认同,同时,他还补充道,ASC竞赛为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让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有机会聚在一起,研究同一个问题,这非常有利于促进创新。除此之外,ASC竞赛为参赛学生提供的赛前辅导非常具有权威性,当学生遇到思维瓶颈时,这些知识将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他们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也非常有帮助。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ASC竞赛中的每一道题目都涉及到了多个学科领域,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学科的发展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南昌大学副校长 邓晓华
南昌大学作为ASC18竞赛的东道主,对本届ASC竞赛给予了大力支持,也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在谈及南昌大学对ASC竞赛的认识时,南昌大学副校长邓晓华教授表示,ASC竞赛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有利于促进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深度交流,进一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从而帮助高校制定更好的人才培养计划。他强调,交叉学科发展是科技界的突破口和趋势,南昌大学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种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方面培养了一批创新团队,此次ASC竞赛为南昌大学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契机,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孙飞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飞表示,未来科技的发展一定是学科交叉的。孙飞以本届ASC竞赛涉及到的冷冻电镜题目为例做了详细说明,他指出,冷冻电镜是一门技术,背后需要大量的计算,如果想实现技术突破,就必须要有交叉学科人才,即要懂生命科学的问题,也要懂算法,懂计算机原理。最早的算法科学家都具有双重学科背景,即懂生命科学又懂计算机,所以才写出了原始代码。参与ASC竞赛的很多学生都具有交叉学科背景,亦或是一个团队包含不同学科的人员,这样有助于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同时,他还希望在竞赛过程中,能看到参赛选手能开发出新的算法,为科研领域带来新的飞跃。
ASC竞赛已经不仅仅是一场赛事,它更是一个培育青年人才的摇篮。在这里,每年都有新突破和新思想产生,世界都在关注、盼望ASC竞赛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我们相信,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每一名参赛青年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同时,我们也祝福他们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