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
特别策划
“不要再盲目为知识付费了。”
早晨醒来,我点开微信,早起打卡群,每日读书群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屏幕上。
我内心毫无波动,立刻就把这些提醒的群聊点掉,又睡了过去。正准备关手机,一堆提醒又弹了出来,提醒我今天记得听某某的知乎 LIVE,还有花了几百块买的某创业日记......
你有这种感觉吗?为了“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不同”,给知识付费的繁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可是过了几个月,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改变。
我已经毕业一年了,很多“大师级的人”都说,十年里能和大学同学有所差距在于你不断地继续学习。
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让我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于是,我跟风购买了很多 Live 课程和健身课。
但这个决定,却让我在接下去的两个月里不仅没钱吃饭,还有一种什么都没学到的感觉。
“我以为这些课程能让自己变得有些不同”
有一次,我的前公司项目经理姐姐关心地问我:“你现在的工作中经常会和其他品牌合作,你性格这么直爽,我很担心你怎么和别人谈。”
于是,我成了《好好说话》20 万+听众之一,期待着学会“如何把话如何说得漂亮得体”。
每天上班路上,我都带着耳机听讲,时不时恍然大悟,停下来按暂停,把重点记下来,默念三遍,怕自己忘记。
开口说话之前,我就问问自己,“对方的真实诉求是什么”,再想想我是应该解释说明,还是表明态度呢?我提自己想法的时候,有没有给予对方充分的肯定呢?
一句话从心里到嘴上,要经历这么多个关卡,甚至需要用三句话来铺垫最核心的一句话,一度觉得说话好累,没想好就不要开口。
终于有一天开会,在我酝酿第一句话的时候,隔壁桌同事受不了,“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行不行。我们在工作,没时间了。”
我才发现,有些话术可能一点也不适合直爽的我。浪费了那么多时间来钻研怎么说好一些话,我发现自己工作最需要的策划能力并没有提升。
前段时间,有一些所谓写作和创意课还蛮火的。
什么“写作——职场中最核心的技能”,“5天成为广告创意狂人”,还有一些主题培训项目,“当 hr 遇到心理学”等等,五花八门,收费不一。少的 9块9,贵的 599。
听信这些广告,我去上了许多。可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我上周在团队反思的时候,发现自己之前的本分工作并没有做好,反而更加迷茫了。
“这些讲师看起来很厉害的经验对你不一定有用。”
最近,又有人介绍我去听一个团队建设的课,教企业管理者如何管理好团队。介绍的人说,这个人很特别,对团队建设有独到的见解。
但他一上来就告诉我们,自己原先是大学老师,后来下海经商,企业也经历过公司破产,团队解散。
我不禁怀疑,这个创业也不怎么成功的人到底有没有能力教我。接下来,在他讲课的几个小时里,我记了一整页笔记。
后来,我与一个传统企业的高层亲戚聊天,和他交流我的时间管理笔记。他听了我的分析,笑了笑问,“所以你平时周末几点起床?你近期的目标是什么?”
我支支吾吾说了答案之后,他说,“第一,以你这样浪费时间的力度,费时间听课还不如想想怎么早起。第二,你想过你把时间管理好了之后,要用来干什么吗?这些都是工具,做事的还是你自己。”
坐在我旁边的 Blake,现在看到一些什么新媒体课程,都让我别去了。
以前,有公司看到我们公众号的文章做得还不错,就找上门来让我们分享。Blake 去了几次,就再也没有去过。
“我讲新媒体的体会,回头看,其实觉得这些体会,大部分对别人根本没有参考价值。这两年,在社会接触了更多的人之后,很快就明白,自己不过是在恰当的时期开始做了公众号,并没有太多过人的地方。”
无论是讲台上的这个人,还是很多 Live 的主讲人,我们会被他们吸引,是因为他们和平常的公众号写手有不一样的风格,内涵或者态度。也在短时间内有了一些还不错的成绩,恰好被媒体聚焦。
但在出来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有大量默默无闻地工作的牛人,并不屑于去传授经验。因为他们都在忙着认真做好自己的事。
某公众号开的写作课,开始的时候声称销售额破了百万。后来进去上课,里面的人忍不住吐槽:“这学的都是什么鬼。”
“掌握大家都能学会的技能,并不能脱颖而出”
大概很多人还是想着自己学多一点也没有坏处。今天 PPT 制作达人,你要学一学,明天有精通 excel 课程,你又要学一学。
问题是,世界上技能太多,积累一大堆这些技能并没有太多用。特别是,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目标是否需要这些技能的情况下。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很多人因为以后想做会计就去考一大堆证,但每个人都有一大堆证,你和别人的差别还是在实力上。
世界上最好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在招审计师的时候更看重综合素质。“不要去考任何证,进来之后再说。”当时,他们的合伙人在我们面前提醒过这一点。
在“知识型社会”里,知识付费似乎在成为某种趋势,不接收新鲜事物好像会让自己不安。
可是,我们在用一种“花钱假装学习到了什么的”的方式来平缓这种焦虑,并没有什么用。特别是,朋友圈的很多人都在努力分享着“看起来很有用”的东西时。
“输出真正特别的东西,才能定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不久前,毒舌电影开了新号,很多人也趁机注册了一些很像毒舌电影的公众号账号,但是他们还是一眼就被看穿了不是毒舌本人,写的东西还是很垃圾。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很多东西是模仿不来的。
我们走不了和别人一模一样的路,应该吸取别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东西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叫《明明这么努力,为什么晋升的不是我》,L先生在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非常吸引我,就是:"只有你的产出,能够定义你的价值。"
这句话如果应用在这里,那我想反过来说:听再多的课,可能也没有什么用。只有你做出来的事,能够给你安全感。
我一直不希望别人对我的印象是单一的,所以做了很多事情让自己百般变化。
最近,我报了健身课程,染了个头发,把自己变成“蓝精灵”。
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也给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和安全感。我开始打造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一点点地与众不同起来。
我们可能曾经花了很多钱,去追逐别人的独一无二。然后慢慢地发现,这些人与众不同都是不可复制和模仿的,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尝试并输出自己的意义,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
就像京东金融和招商银行信用卡合作发布的招行小白信用联名卡,它是一张根据你的小白信用不同而享受不同权益的信用卡。
不同于普通信用卡,招行小白信用联名卡将权益与小白信用结合。在每周三使用京东支付,并选择招行小白信用联名卡,不论在京东购物、还是出门消费都可享受积分奖励,小白信用60-80分的用户可获2倍积分, 80-90分的用户享受5倍积分,90以上的用户则享受10倍积分。
它更特别的地方在于,能让你充满安全感,小白信用90分以上的用户在挂失之前72小时的盗刷损失可以获得赔偿,遗失信用卡也无需担心。
成功申请招行小白信用联名卡的新用户,根据小白信用的不同表现,可获得价值不等的京东支付立减券,最高可立减100元。另外,每周三有5折享美食,9积分尝招牌菜,免费兑换星巴克、太平洋咖啡,等诸多福利。
不再盲目地涉猎太多,认清了想要让自己变得更特别的诉求,我才能和同样水平的人有差异化竞争的能力。小白信用卡,也是一个带来安全感的选择。
除了招行小白信用联名卡的福利,小白信用也单独准备了几十项特权,涵盖吃喝玩乐各个方面,登陆京东金融 App 即可查看自己的小白信用。
希望你,也能成为与众不同的人。点击“
阅读原文
”申请一张“招行小白信用联名卡”,享受更多优惠吧。
今日作者
编辑 /wyn
音乐 / 《Kevin Kern - After The Rain》
图片 / 《年轻人2014》
广告
关注我们吧,或许会有新发现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