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首周恰逢国庆黄金周长假,受长假影响,楼市网签量水平一般处于低位。然而,作为“金九银十”中的最重要的转折周,国庆期间网签量的高低,也反映了当年购房人的心理预期,以及当前市场的热度。
上周(10.1-10.8)上海全市新房成交共计有177套,同比下降90.48%。新房成交面积仅2.21万㎡,同比减少73.5%,也是7年来黄金周成交最少的一年。而供应则非常惨淡地挂零。
由于今年国庆长假成交量较低,少数大户型房源的成交显著拉高了套均面积。
(上海近10年十一黄金周成交数据)
区域成交方面,
黄金周成交最高的浦东新区共成交39套,成交面积4708平方米,位列成交排行榜第一。
青浦和金山分别成交36套和26套,位列二三。而崇明、奉贤、虹口、黄浦、静安、闵行、普陀、徐汇、杨浦等多个区域的成交都只有个位数。
总的来说,十一期间各楼盘的成交量都非常一般,这表明,普通民众购房心态已经发生明显改变,观望情绪浓厚,普通民众对于买房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急迫。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
:
遇假期成交下滑是惯例,从今年整体市场表现来看政策一直从紧,成交一直在低位运行,加之此前一些假日成交都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缩水,已经有所“预示”。从外部环境来看,今年9月底不少城市再度掀起一轮调控潮,虽然上海没有“动作”,但调控会持续从紧的信号还是很明晰的,不排除对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加上供应持续不畅,10月上海新房成交继续在低位盘整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仅仅是上海,国庆全国多数城市也同样“降温”不少。
克而瑞数据研究中心在10月9日发布研究报告显示:全国25城10月1日-7日成交面积相比去年同期水平跌了44%,充分体现出“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全国25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31万平方米。而去年同期即2016年10月1日-7日,这25个城市的成交面积为237万平方米。如此计算,今年十一假期住房成交同比跌幅为44%。具体从城市分类看,包括苏州(93%)、东莞(90%)、南昌(80%)、上海(80%)、呼和浩特(74%)等多个一二线城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此表示:
本轮楼市降温和较为严厉的政策出台有紧密关联,即政策效应不断释放。对于部分房企来说,在市场交易持续处于低位的情况下,若资金面压力继续加大,那么后续进行降价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个时间节点或在明年上半年出现。而对于购房者来说,房企定价策略的调整,有助于降低其购房成本,这对于自住和首套购房需求而言自然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