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荣新江:悼念项楚先生——中国敦煌 ... ·  昨天  
史事挖掘机  ·  成吉思汗打败花剌子模,俘虏约50万的女性,她 ... ·  22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他破格进入黄埔军校,演讲天才,23岁牺牲,毛 ... ·  昨天  
鱼羊史记  ·  四大谎言: 1、重金求子 2、旺铺转让 3、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邢台:略显寂寥的五朝古都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7-25 16:48

正文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 你怎么看不同时代的城市兴衰



很多城市为了发掘旅游资源,都在文化历史上做足文章。 南京有六朝古都称呼,西安就有十三朝古都的雅号。


但位于河北的五朝古都邢台,知名度就始终很低。 尽管在历史的某些瞬间,当地也曾是商、许、赵、常山、后赵的 “五朝古都” 但无论是名气还是影响力,都无法同其他区域性文化城市相比。

邢台的位置优势 在早期文化分布中就有体现


位于今天河北境内的邢台,之所以成为“五朝古都”,有个很大原因就是其地理位置非常精妙。 不仅有适合发展农业的邢台多平原,还处于黄河古道附近。 有利于迁徙的人群利用水道提升机动能力。 又由于这里接近流动性极强的北方牧区经济带上,所以曾是殷商先祖南下的中转站。


先秦早期,又有大量的戎狄部族生活在邢台周边。 让当地在农业生产、多边贸易之余,还有比较现实的军事影响。 作为东周重要诸侯的晋国,就长期将邢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邢台是晋国东部的重要军政基地


进入战国时代,赵国继承了晋人在北部边界的全部利益。 邢台也在地位上可以同都城邯郸相抗衡,一度还是赵家人早期的信都。 不少源自王室的贵族子弟,都可能被分封到当地。 赵武灵王开启胡服骑射改革,地点同样是在邢台。 可见这里对于赵国军事发展的重大意义。 哪怕赵武灵王晚年因政变惨死,也是邢台的沙丘宫去世。


秦国攻灭赵国后,郡县化的邢台也始终是北部边界的交通枢纽。 秦始皇自己周游列国,最后同样是在邢台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著名的胡服骑射 也始于邢台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邢台的重要性似乎不再凸显。 相比更靠内地的大型城市,这个边境要塞显然没有太多值得记录的地方。 但支撑邢台地位的农牧混合格局并为消失,这也注定了当地在下一轮风波中会继续崭露头角。


于是在永嘉之乱后的十六国时代,后赵皇帝石勒就以邢台为自己的都城和主要基地。 如果说经常作为都城的长安代表关中,有类似经历的洛阳代表中原,那么邢台实际上就是早期的河北代表。 尽管这里从未发展到大一统帝都的规模和水平。


后赵帝国就以邢台作为自己的都城


然而,表面上的规模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以邢台为核心的冀州地方贵族,本身就是支持东汉复国的决定性力量。 在末期的凉州势力崛起前,他们都是帝国政治图谱中的顶梁柱。 哪怕东汉帝国的旧格局崩溃,河北当地还能推出四世三公的袁绍来作为集团代言人。


在石勒建立的后赵灭亡后,当地的河东势力依然无法被人低估。 等到高欢的北齐建立,整个河东与冀州的土豪势力还能和鲜卑人的六镇精兵维持平衡。 因此在紧随其后的隋唐两代,这里的世家大族也成为关陇贵胄们的主要争斗对象。 当帝国的前沿已经向北推进,邢台的地位也因此受到了冲击。


以邢台为代表的河北贵族 在北齐很有势力


以汴梁为核心的北宋建立后,邢台的地位也因其无力夺取幽云十六州而再次蹿升。 宋朝在当地建立了大名府,成为暂时管理河北剩余地盘的军政中心。 沿线长期驻扎有大量禁军部队,并有多条人工挖掘的水道提供交通支持。


这次短暂的复兴,随着金人的南下而立即结束。 当北面的幽州成为统御半壁江山的中都,邢台因为过于靠近帝都辐射圈而被直接压制。 唯有在蒙古帝国的忽必烈时代,这里才再次成为元朝政治改革的试验田,但重要性已完全不能同之前相提并论。 传统农业生产的中心已完成南迁,北方国际贸易则可以从大都、河套与甘州入境,加上元朝漕运大量依赖海路。 至此,邢台的地缘性衰败已成定局。


北宋时期的大名府 已经是邢台的回光返照


此后,无论明清的整体布局如何,都已经和邢台没有太大关系。 朱元璋时代的都城位于南京,邢台的边防重要性远不如北平。 朱棣时代的都城北迁,又再次将邢台纳入京师的辐射圈内,成为匍匐于帝都之下的众多“郊区”。


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运河,并没有从当地辖区通过,进一步决定了邢台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的默默无闻。 等到鸦片战争爆发与沿海交通地位上升,“隐秘”在内陆的邢台就彻底失去了地缘机遇。


错过大运河的漕运红利 让邢台在近代开始前就已衰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