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匠心地理
诸位可爱的地理粉,匠心地理长期致力于图解真题,手绘地理,电子制图,原创PPT等实用地理资源的打造。走进匠心地理,我们一起学地理知识,练习地理板图板画,看趣味图解。让地理化抽象为具体,变朦胧为直观。期待您的到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INNO  ·  三星Galaxy ... ·  昨天  
爱否科技  ·  疑似 OPPO Find N5 ... ·  3 天前  
长江云新闻  ·  缴税5千万!江西福彩开出2.5亿大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匠心地理

考前必看 || 地质过程、冲淤平衡、水系演变...

匠心地理  · 公众号  ·  · 2024-05-14 18:05

正文


【地质作用过程】

1 . 地质作用过程判读

2.地质作用过程答题思路主线

(1)判断地貌类型大框架:侵蚀?堆积?物质运动迁移。 (明框架)

(2)总起物质来源:内力?原有? (说源头)

(3)哪些要素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结合材料看要素)

(4)主要动力是谁?怎么 修饰 地表? (谁带动,怎么带)

(5)有运动说运动尽头。 (带到哪)

(6)下结论:形成了什么地表形态。 (有头有尾说好结论)


【高考曾这样考过】

(2022·海南卷,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雷州半岛龙门河流域的河床上,分布着一种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图1)。火山凝灰岩是由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质等形成的岩石,往往夹杂着火山弹。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性质差异,在流水作用下,河床上形成深浅不一的壶穴。图2示意该地河流壶穴形成过程。

图1

图2

描述该地河流壶穴的形成过程。 (10分)
答案: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与火山碎屑物质形成含有火山弹的火山凝灰岩,并覆盖河床;流水侵蚀导致河床面下降,火山弹出露河床面,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岩性差异,流水受到火山弹阻挡,在火山弹迎水面侵蚀围岩形成刻槽;流水侵蚀导致刻槽逐渐扩大变深,并扩展到火山弹的四周,形成壶穴雏形;随侵蚀发展,凹坑变深,在漩涡水流产生的搬运作用下,火山弹完全脱离围岩并被河床面流水带走;流水挟带砾石对凹坑进一步磨蚀,从而形成口小肚大的典型壶穴。
解析: 由图a可以看出,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与火山碎屑物质形成含有火山弹的火山凝灰岩,在地质作用下覆盖河床;由图b可以看出,在流水侵蚀作用下,河床面下降,火山弹出露河床面,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岩性存在差异,火山弹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周围岩石易被侵蚀,加之流水受到火山弹阻挡,在火山弹迎水面侵蚀,形成刻槽;由图c可以看出,在流水侵蚀、岩石与岩石的磨蚀作用下,刻槽逐渐扩大变深,并扩展到火山弹的四周,壶穴雏形形成;由图d可以看出,随着侵蚀的进一步发展,凹坑变深,在漩涡水流作用下,火山弹完全脱离围岩,被河床面流水搬运带走;由图e可以看出,河流流水挟带砾石对凹坑进一步侵蚀、磨蚀,从而形成口小肚大的典型壶穴。


Q1:什么是壶穴


壶穴,是指山区河流急流挟带着砾石,在基岩节理发育处,冲刷、旋磨形成的口小底大、近似壶形的 凹穴


Q2:壶穴分布的位置


壶穴常出现在 河流的山区源头及上游峡谷地带


Q3:壶穴的形成条件


1、 河床的落差较大


2、 河流流速较快,且常年水流 较为 稳定


3、河床中的岩石具有一定的 裂缝 ,基岩的 硬度较小 ,抗侵蚀性较弱。在岩性不同的河床中往往会形成较深的壶穴。


4、藻类、草本、灌木以及小树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有机质,可以对壶穴进行生物风化,有利于促进壶穴的发展


Q4:壶穴的形成过程


流水携带的沙石在岩石表面磨蚀形成了了一个较小的坑洼,当流水经过这些坑洼时,会形成旋涡,而流水携带的沙石在旋涡中不断与岩石进行摩擦,使得坑洼不断变深变大,并最终形成了 口小、肚大、底平、四壁光滑的洞穴


【冲淤平衡】

1.原理
在任一时段内,某河段泥沙的淤积量与冲刷量的差额等于该时段泥沙的冲淤变化量,即冲淤变化量=淤积量-冲刷量,根据冲淤变化量可以判断该河段的冲淤状态及河流地貌的变化。
(1)冲淤状态淤积量>冲刷量 泥沙增多,形成淤积地貌淤积量
(2)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河段
冲淤关系
流水作用
地貌
上游
淤积量<冲刷量
冲刷、侵蚀为主
河床加深,形成峡谷等侵蚀地貌;侧蚀加强,河床加宽;溯源侵蚀加强,河流加长
中游
淤积量=冲刷量
侧蚀、搬运为主
河道摆动、游荡,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
下游
淤积量>冲刷量
淤积为主
河床抬高、变浅、改道;河口形成三角洲、沙洲、沙坝等堆积地貌

2 . 影响冲淤的因素

其他因素如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工程建设等多通过影响上述因素进而影响冲淤关系。
3.冲淤关系的时间变化
同一河段可能在洪水期与枯水期之间存在冲淤交替。
【高考曾这样考过】
[全国 Ⅲ卷,37(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8分)
(2)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8分)

答案 (1)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2)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可以看出4~6月河水变深,说明河流水量变大,结合材料可知4~6月以融雪补给为主,水量变大,水位上升;而融雪补给时期河流含沙量低,流速加快,下切侵蚀严重,河水变深。

第(2)题,结合材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且降水多为暴雨,坡面侵蚀强,故河流含沙量大,结合上图可以看出径流量减少后泥沙容易淤积。


【水系演变】

1 . 流水侵蚀强弱的主要影响因素

(1)河流侵蚀力的强弱:径流量大小 (降水强弱和持续时间) 、地形坡度 (落差)

(2)地表的抗侵蚀能力:表土性质 (疏松/坚硬) 、河床性质 (泥质、石质) 、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 (加固堤坝、硬化河道、植树造林)

2 . 河流水系演化

河流水系的演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在某一时期可能以某种因素为主。

3 . 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分水岭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从成因上有两种主要类型:
类型
形成过程
主动式袭夺
主要由外力作用 (溯源侵蚀) 造成。不对称的分水岭两坡分别发育有河流,低位河溯源侵蚀一般较强,一旦切穿分水岭,就可能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河水,完成了河流的袭夺
被动式袭夺
内力作用 (局部构造隆起) 造成。通常是河流流经谷地的某一段,由于构造隆起,当河流下切侵蚀量小于抬升量时,河流被迫改道或倒流,注入另一河流中去

【高考曾这样考过】

1. (2023·全国甲卷,8)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 ①②③④ 为湖泊,其中 ①②③ 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 ①②③ 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下题。
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

答案 A
解析 读图并结合材料信息可知,MN一线位于 ①②③ 湖南侧高地上,说明南北之间地壳出现了断裂,导致MN一线南部抬升形成高地,北部沉降形成 ①②③ 湖泊,A正确,B错误;如果发生褶皱,则MN一线两侧河流流向相反,与图示两侧河流流向一致不符,C、D错误。

2. [2023·湖南卷,19(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下图)。 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 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距河源的距离(km)
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
乙河
0.0
192
190
0.5
180
179
1.0
172
172
1.5
17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