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土一束花,再别郭永怀和李佩
一抔黄土,一束白菊,没有繁冗的仪式,没有高级别官员的致辞,在亲友和师生的缅怀和注目下,“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及其夫人、我国应用语言学家李佩二人骨灰终于合葬一处。
阔别49载,两位先生以这种形式再次相逢。
这天是4月5日,清明节后的第一天,合葬地点选在中科院力学所——郭永怀和李佩当初回国时的起点。
也是在这里,郭永怀成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组织者和奠基者之一,我国核武器研制单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李佩则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
如今在这里,人们再次送别这对科技界为人所称道的伉俪。上一次送别是在今年年初,李先生仙逝,当时还引发“李佩带走一个时代”的讨论。再往前,则有些久远,1968年,郭永怀因所乘飞机坠毁以身殉职,人们为失去郭先生而悲痛,更为他和警卫员小牟“在生命最后时刻选择用身体保护机密资料”的壮举而感慨万分。
尽管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这些事也已被反复传颂,但两位先生身边的学生和老同事仍愿不厌其烦地说起来,有时还能翻个新,或是爆点以前从未见诸报端的“猛料”,但想法只有一个,希望以此来纪念和缅怀两位先生并激励后辈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
当天的合葬仪式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缅怀郭永怀和李佩先生纪念大会,原本只给每位发言者留了几分钟时间,但郭永怀的学生、上海大学戴世强教授却足足讲了近40分钟,一口气说了七个故事。
“人的一生,总有几个给你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甚至一辈子无法忘怀,郭先生、李先生就是我人生中的那个人。”戴世强清晰地记得,那是1962年10月4日,他第一次见了导师郭永怀。据他回忆,郭先生带着“标志性”的笑容说:怎么才能做一个好的研究生?你们和你们以后的两三代人,要成为国家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 。
这句话以后便成了戴世强的座右铭。不论顺境还是逆境,戴世强说自己都会想起这句话,扪心自问:“郭先生让你做铺路石子,你做到了没有?”
他人讲到动情处,台下的力学所研究员、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郑哲敏不时用手绢擦拭眼角。作为曾经的老同事,郑哲敏送别了郭永怀,没曾想今年又送别了李佩。去年12月,他还和国科大的同事一起去看望李佩,那一天是李先生的生日。
“李先生去世时,有人说她带走了一个时代,是这样吗?”国科大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自问自答:郭永怀先生和李佩先生的离去,不是带走了一个时代,而是为我们诠释了在一个时代中个人应该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应该有怎样的忠孝大义,他们在时代的大潮面前,做出了自己应有的价值选择——
“他们从条件优越的美国,回到贫穷积弱的新中国,他们用牺牲小我,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壮大”。
这也是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谈庆明这几天翻来覆去思考的问题:我们到底该向两位先生学习什么?
“要学习郭永怀先生实事求是、不跟风的品格。”谈庆明犹记得,1959年年初大跃进的弊病已经显现,但囿于大环境几乎没有人“不跟风”,但郭永怀却不同。谈庆明说,在当时全所的工作报告会上,郭先生对全所的人明确说道:不要一竿子插到底,要坚持搞我们的科学。
对于李佩先生,谈庆明记得的是一封信的故事。那是上世纪50年代末,他刚毕业到中科院力学所工作,很快就写了一封信,向院领导反映问题:七八个人住一间集体宿舍,中间挤两张小桌子,晚上没法搞研究学习。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封信由院领导转交给李佩,李佩找到他。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李先生见面便说,“你这封信写的非常好!”并希望他找更多遇到同样问题的年轻人,一起提意见。李先生还说,院里面正在考虑要给年轻人盖另一批集体宿舍。
对中关村科学城发展倾注的心血,对科学的严谨,对学生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关爱……两个多小时过去,当天与会者用种种往事来缅怀两位先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董军社援引这句古词说,想来在郭永怀先生离去时,李佩先生的内心必定如此感受,如今两位先生终于团聚。
集体默哀后,人们排着长队,手捧一束白菊,五人一组,鞠躬致敬,献花表哀思。
苍松翠柏掩映下,墓碑上镌刻的铭文清晰可见:“一对伉俪,两种传奇。怀瑾佩瑜,师表后继”。两位先生将长眠于此,守望着这片土地科技的腾飞。
↓ 点击下图进入H5,向两位先生致敬 ↓
↑ 点击上图进入H5,向两位先生致敬 ↑
文字&微信编辑: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