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广度、深度再提升,人民币权益资产流动性将进一步改善
9月10日外管局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以及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我们认为这将扩大外资投资者范围、便利外资投资境内资本市场、中长期内吸引增量外资进入A股市场;从当前QFII/RQFII的额度使用情况来看,最新的限制取消在短期内对实际投资额度增长的影响可能有限,但实质性改善了人民币权益资产的流动性。对比日本、韩国等股票市场,外资持有A股的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有望继续深化,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存在放宽的可能性;中长期看,外资有望持续流入,其定价权或将进一步提升,建议重视外资配置方向。
额度和地区限制的取消在短期内对实际投资额度增长的影响可能有限
2018年以来QFII/RQFII制度不断完善,如取消QFII资金汇出20%比例限制等;9月10日外管局决定全面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同时取消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我们认为一系列举措旨在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截至8月,QFII实际投资额度1114亿美元,占原限制额度的37%,我们认为额度和地区限制的取消在短期内对实际投资额度增长的影响可能有限,但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原试点共20个)的取消意味着人民币权益资产流动性的改善,中长期内吸引增量外资进入A股市场,并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比日本、韩国等股市,外资持有A股的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于2002年正式试点推出QFII制度、2011年推出RQFII、2014和2016年创设沪股通和深港通,2018年至今MSCI、FTSE、标普道琼斯等三大国际指数相继纳入A股,外资持有A股市值持续增长、持股比重逐步提升、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截至2019年6月,外资持有境内股票市值达1.65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为3.73%,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类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第一、险资第三)。但相比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股票市场(外资持股比例大约15%-35%之间),当前我国外资持股比例仍相对较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继续关注后续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和力度。
QFII
渠道与北向渠道存在七大方面差异,不同渠道的外资偏好不同
我们于7月6日发布的深度报告《外资投资全景手册》中指出:境外投资者进入A股的两大渠道—QFII与互联互通机制在交易模式、投资范围与标的、资金来源地及身份构成、结算模式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从配置偏好看,QFII渠道资金与北向渠道资金的配置有所差异:两者虽均超配大消费,但QFII更偏好银行股;均偏好大市值股票,但陆股通偏好程度更高;均偏好高ROE股票,但陆股通偏好程度更高。截至今年6月,外资持股市值中北向资金占比约62.5%,QFII/RQFII约37.5%,我们预计伴随QFII\RQFII制度的改革,QFII/RQFII持股市值占比有望提升。
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存在放宽的可能性,重视外资配置方向
除(R)QFII制度改革外,9月外资相关重要事件还包括:富时罗素指数的A股权重将扩容、道琼斯指数将首次纳入A股(两者均将于9.23前生效),我们预计在中美利差保持较阔的背景下,外资有望保持净流入。从投资策略上看,我们认为买入并持有外资持股高占比的个股是一种较优的A股配置策略(详见7.6《外资投资全景手册》)。9月第一周北向资金配置方向相比8月有一定变化:8月加仓白酒、医药、计算机应用、轻工和有色等,而上周加仓银行、电子、非银、建材和机械,建议关注相关变化。展望:资本市场开放有望继续深化,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存在放宽可能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力度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大幅贬值;外围风险资产市场大幅波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等。
华泰策略近期相关报告及点评 :
【20190908】
【华泰策略|资金面】一张图看懂市场交易主力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