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张子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绎美术馆馆长)
王稳苓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石家庄市美术馆馆长)
时间 :
2024年12月29日 - 2025年3月25日
地点 :
石家庄市桥西区苑东街1号石家庄市美术馆(市画院)
Bernard Piffaretti(伯纳德·皮法雷蒂)、Cheyney Thompson(切尼·汤普森)、陈问村、陈勇劲、Daniel Domig(丹尼尔·多米格)、代洲、丁乙、Enrico Bach(恩⾥科·巴赫)、Francisco Rodríguez(弗朗西斯科·罗德⾥格斯)、Georg Baselitz(乔治·巴塞利兹)、耿旖旎、Gillian Ayres(吉莲·艾尔斯)、何晋渭、何伟、简策、金日龙、John McLean(约翰·⻨克林)、康海涛、李宝荀、李迪、李继开、廖建华、刘港顺、马晟哲、马轲、毛旭辉、倪军、Oliver Lee Jackson(奥利弗·李·杰克逊)、彭丕、钦君、邱志杰、任诒春、Roy Colmer(罗伊·科尔默)、Serse(塞尔斯)、邵译农、佘晓娟、宋琨、苏新平、谭平、童昆鸟、Tony Bechara(托尼·贝沙拉)、Von Wolfe(冯·沃尔夫)、王忠杰、邬建安、吴啸海、向国华、尹朝阳、尹齐、袁佐、张丹、张恩利、张方白、张震宇、赵刚、赵洋、祝延存
BROWNIE Project画廊、常青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回声 REFLEXION、空白空间、里森画廊、墨方、偏锋画廊、三三美术馆、香格纳画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作者画廊
石家庄市美术馆年度大展“
重构视域
”于2024年12月29日举行,展览通过呈现视觉艺术的多重形式,
试图在当前语境下探讨对“视域”的再造与探索
。
现代主义以来,艺术去除具象
元素和符号系统的传统框架,重新构建了
视觉语言
。艺术家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创造出全新的视觉认知模型,挑战并拓展着传统的视觉经验和认知边界。创作与接受、创作与再生产不仅关乎于艺术创作本身,也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重社会议题相关联。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视域的多元化
进一步显现。艺术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叙事和地理框架,而是通过多元的文化融合,展开了新的可能性。不仅从绘画本身,
新技术与媒介
也成为“重构视域”的新工具,艺术家通过前所未有的方式创造和展示视觉作品,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文化认知的方式也正在发生新的改变。
在当代社会,
文化多元性和全球化浪潮
使得我们传统的视角发生了变迁,艺术作为一种挑战固有美学规范和感知的方式,恰好能够触及这些文化认知的裂缝。此次展览以“重构视域”为题,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呈现,更是对“视域”的再造与探索。展览将当代视觉的多重形式呈现在美术馆场域之中,鼓励观众从个人、历史、社会和全球的不同层面,与自身的文化背景、个人经验、社会认知等因素相结合,
构建出不同层次的解读
,进而
反思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展览现场,马
晟哲的作品
展览分为
“感知重塑”“跨域联结”“编码解码”
三个部分,分别关联艺术创作对文化认知和社会历史的再生产过程,视觉经验与文化符号、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等的交织,以及艺术作品和不同的媒介信息如何在个体经验下释放出新的解读动能。
在当代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的语境下,“重构视域”不仅构成了对视觉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认知,而且在由谁解释、怎样关联等问题上也反映出当前艺术所具有的
多重主体性
。
我用ai查了一下
“视域”(Vision)
在艺术领域中的意思,后者给出的答案是:
“视域”一词在艺术领域中通常指的是观众或艺术家在观察和理解艺术作品时所处的
视角和范围
。它不仅涉及到视觉的角度,还包括文化、历史、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具体来说,视域可以代表以下几个方面:
视觉角度
:观众从哪个角度观看作品,如何影响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文化背景
:观众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会影响他们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例如,不同文化对同一作品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历史语境
:艺术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其意义和价值。
情感体验
:观众在观看作品时的情感反应和心理状态,如何影响他们对作品的感知。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也会考虑视域,通过选择特定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来引导观众的理解和体验。
总的来说,视域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强调了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
以上,希望对读者有点帮助。
看完展览,回来整理资料(最终还是使用官方提供的作品图和现场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些作品在现场看着很好,但图片看着一般;反过来一样,有一些图片上看着很吸引人,现场看却一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观看也已被社交媒体/手机屏幕所重构,因而常常忽视或混淆了
艺术品作为一种物质存在
,在物理空间和虚拟世界里所激起的不同反应。
就
个人趣味
而言,观感大概可以用本次展览中一件作品来形容:
陈问村,一些画感动我,另一些不
综合材料,布面油画,固体油彩,喷漆,丙烯,石墨,蜡笔
2020,200x200cm
“一些画感动我,另一些不”。
不过,感动与否,其实不是评价艺术的唯一标准、主要标准,它只是提供了一个维度,让观众可以更容易从感性的角度去进入。总的来说,我觉得石家庄市美术馆举办这样一个大展挺有意义的,不仅对当地观众,对外地游客而言,也增加了一个可能的目的地。如果你在北京,高铁一小时可达,其实相当方便。加上石家庄还有正定古城和赵州桥,前者有著名的隆兴寺和其他几座寺庙佛塔,城区城郊则有几座漂亮的教堂,我感觉还是
相当值得造访
的。
至于展览的细节就不展开了,我
将作品视为一个个节点
,感兴趣的读者,其实通过这些节点,去做更大范围的搜索和探寻。
弗朗西斯科·罗德⾥格斯(Francisco Rodríguez)
比如本次参展艺术家中
,Von Wolfe(
冯·沃尔夫
)、
Serse(塞尔斯)和Francisco Rodríguez(弗朗西斯科·罗德⾥格斯)的作品我此前都见过,但再次看到,还是令人激动,会激起我的好奇,去搜索更多关于他们创作和评论的相关信息。
下面就简单放图吧——排名不分先后。如果你有耐心,可以留意作品信息中的尺寸、材质和创作年份,你会发现有一些看上去很当代的作品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被创作出来,而有的作品看上去很传统古典,但实际上却是最近几年的产物。材料方面,你会发现除了常规的绘画颜料,也有织物、尼龙、
自然物乃
至
灰尘
等等。
所有图片鸣谢主办方、艺术家和相关艺术机构,在此不一一标注了。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第一单元 感知重塑
奥利弗·李·杰克逊(
Oliver Lee Jackson)
丽芙纸、打印机墨水、压印纸、墨水和银色喷漆,99.1x68.6cm
2023,布面丙烯,152.4x152.4x3.8cm
尹朝阳,蓝⼭,作品及局部
2021,布面油画,200x190cm
第二单元 跨域联结
罗伊·科尔默(Roy Colmer),无题(#14)
1969,布面丙烯,102.9x102.9x3.8cm
伯纳德·皮法雷蒂(Bernard Piffaretti),无题
切尼·汤普森(Cheyney Thompson),错位 [15625, 1,子域]
2023,布面丙烯,124.5x124.5x2.5cm
2018,布面丙烯、油漆、马克笔、粉笔、蜡笔,230x200cm
2022,布面丙烯+绘画与墙面延展,156x1340cm
电脑主板+亚克力+UV输出+树脂+丙烯媒介剂等综合材料
电脑主板+亚克力+UV输出+树脂+丙烯媒介剂等综合材料
背绢宣纸,彩墨,丙烯,剪纸、刻纸拼贴,
300x336cm
弗朗西斯科·罗德⾥格斯(Francisco Rodríguez)
弗朗西斯科·罗德⾥格斯(Francisco Rodrígu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