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姚尧
坐观天下而拥抱时代,背靠历史以眺望未来。洞察本质,预测趋势。研究战略,把握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机智猫  ·  官宣,首款原生鸿蒙手机3月发布! ·  10 小时前  
机智猫  ·  官宣,首款原生鸿蒙手机3月发布! ·  10 小时前  
舜网  ·  iPhone ... ·  19 小时前  
舜网  ·  iPhone ... ·  19 小时前  
科技美学  ·  OPPO Find X8 ... ·  昨天  
科技美学  ·  OPPO Find X8 ... ·  昨天  
海峡都市报  ·  刚刚,iPhone ... ·  3 天前  
海峡都市报  ·  刚刚,iPhon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姚尧

姚尧精读《声律启蒙》第12集

姚尧  · 公众号  ·  · 2020-02-22 06:42

正文

四支(下)


——文中加着重号的是入声字

戈:古代兵器,其刃横出,装有长柄,可勾可击。
甲:古代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

该对添字还可对作:

——宋·陆游《得建业卒郑觉民书》

——明·张可大《 书边事四首 其二
投戈:放下武器。


该对添字还可对作:

——唐·杨炯《从军行》


——唐·白居易《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翩翻:上下翻飞的样子。
拨剌:鱼儿快游的样子。拨剌本为象声词,形容鱼尾拨水的声音。


“紫燕”与“黄鹂”相对的对联较多,如:

——唐·杜甫《柳边》


——明·胡俨《村居即事十首 其二》
“紫燕”还可对作:

——元·范梈《至夏庄怀平坡旧游》

——元·虞集《寄子山尚书》
“黄鹂”还可对作: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明·雷思霈《北郊鹰房》

梅酸: 典出《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 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乘此得及前源。 ”意思是说: 魏武帝曹操当年率军出征,途中找不到水源,全军士兵皆深感口渴。 于是曹操下令道: “前方有大片的梅林,梅子的果实很多,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这番话后,口水都流出来了。 正是利用这个办法,使得军队得以支撑着寻找到前方的水源。 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由来。
李苦: 典出《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或问之,答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意思是说: 王戎七岁时,和几个小伙伴游玩,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以致枝条都被压弯了。 小伙伴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取,唯有王戎不为所动。 有人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去摘,王戎回答道: “李树种在道旁,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别人吃光了。 现在树上居然还有这么多李子,可见李子必定是苦的。 ”小伙伴们摘下来,尝后发现果然如此。
“梅酸”还可对作:

——明·王鏊《四月八日饮陆长卿园亭》


——唐·韩偓《幽窗》

“李苦”还可对作:

——宋·黄庭坚《送徐景道尉武宁二首  其一》


——金·景覃《感事》
兰芳: 比喻贤能之士为人耿直,恃才傲物,遂不为在上者所喜,必欲除之而后快。 典出《三国志·蜀志·周群传》: “先主常衔其(张裕)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 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 ‘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裕遂弃市。 ”意思是说: 蜀先主刘备常常记恨张裕出言不逊,又忿恨他散播流言,于是指责其劝谏争夺汉中会失利的预言没有应验,将其逮捕入狱,准备将其诛杀。 诸葛亮上表请求宽恕张裕的罪过,刘备回答道: “兰草虽然芳香,可是它生长在门前,也不得不锄掉。 ”遂下令将张裕处死弃市。


青眼: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以示对人的喜爱或尊重,与“白眼”相对。 白眼即眼珠向上翻出或向旁边转出眼白部分,以示对人的不满或鄙视。 典出《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意思是说,阮籍会做青白眼,见到拘泥礼法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 阮籍的母亲去世时,嵇喜前来吊丧,阮籍便用白眼看他,致使嵇喜内心不悦而离去。 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抱酒持琴前来造访,阮籍大为高兴,对嵇康青眼相加。
白眉: 典出《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意思是说,马良,字季常,其兄弟五人皆有才名,且字里皆有“常”,故称“马氏五常”。 五常以马良最为杰出,而马良的眉毛中有白毛,故称“白眉最良”。 后常以“白眉”来比喻兄弟或同侪中最杰出者。
“青眼”与“白眉”相对的对子较多,如:

——明·袁宏道《忆弟 其三》


——明·孙传庭《送友人还里 其一》
“青眼”还可对作:

——宋·刘挚《夜直中书省寄左省子容公》
丹心:赤诚之心。

——明·杨慎《李君偕过皋桥新居言别》
阮公: 即阮籍。 《晋书·阮籍传》记: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意思是说: 阮籍经常独自驾着马车出行,不按照既定的路线随意乱走,直到无路可走的地方,才恸哭着返回。
江令: 即江总,先后在南朝梁、陈和隋朝做官,在陈朝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 梁太清元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 次年,侯景叛军围攻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时年三十一岁的江总奉诏暂兼太常卿,镇守小庙。 都城陷落后,江总开启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流浪避难生涯,直至陈天嘉四年(563年)才重返建康,封中书侍郎,时年四十五岁。 归来时头发尚黑,年纪还不算老。 杜甫《晚行口号》记: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白眉”还可对作:

——金末元初·杨奂《 次答伯直侍郎三首 其三
黄耳: 晋朝名士陆机养的一只狗的名字。 典出《晋书·陆机传》: “初机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 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 ‘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犬摇尾作声。 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 其后因以为常。 ”意思是说: 当初,陆机有一条好狗,名叫黄耳,陆机对它非常喜爱。 不久之后,陆机客居在京城,很久没有收到家信,便笑着对黄耳道: “我家里没有书信来,你能去送信传递消息吗? ”黄耳摇着尾巴叫唤。 陆机于是写信,装入竹筒,系在黄耳的脖子上。 黄耳认准道路南行,终于到达陆机的家中,又带着复信返回洛阳。 后来陆机就经常以此来与家里通信。 因此,后人常以黄耳来代指传递家书。

——明·张萱《寄福唐郡丞蒋公鸣》
黄发:指高寿的老人。老年人头发由白变黄,这在古代被视为长寿的象征,故常用“黄发”来代指老人。



三弄笛: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称作“一弄”,三弄就是将这段乐曲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 典出《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相闻,云: “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弄毕,便上车去。 客主不交一言。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奉召进京,船只停泊在青溪渚。 王徽之过去听说桓伊(字子野)擅长吹笛,可惜不认识他。 这时正好桓伊从岸上经过,王徽之在船中,宾客中有位认识桓伊的,说那就是桓伊。 王徽之便派人前去给桓伊传话,道: “听说你擅长吹笛,请试着为我吹奏一曲。 ”当时桓伊已是达官显贵,因素来听闻过王徽之的名声,当即掉头下车,坐在马扎上,为王徽之吹奏三弄。 吹奏完毕后,即上车走人,宾主双方未曾交谈过一句话。 桓伊所吹奏的笛曲,后来改编成了琴曲,也就是著名的《梅花三弄》。
一围棋: 下一局围棋。 典出晋·虞喜《志林》: “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方对棋。 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遽归乡里,已非矣。 ”意思是说: 信安(今浙江衢州)山上有石室,王质进入石室后,看到有两个童子正在下围棋。 一局围棋尚未结束,王质发现其手上拿着砍柴的斧头柄都已经烂了,赶紧回到乡里,也早已大不一样。 故此山后又被称作石室山、烂柯山。 人们常以“烂柯”来代指围棋、下棋,又用以形容岁月变迁,时光飞逝。
“三弄笛”还可对作:

——宋·陆游《幽居春夜》


——宋·陈造《再次韵二首 其一》


“雨打”与“风吹”相对的对联较多,如:

——宋·陆游《秋后一日风雨》

——宋·李至《再献五章奉资一笑 其五》
扶疏:枝叶茂盛,疏密有致的样子。
“雨打”还可对作:

——宋·柴望《越王勾践墓》
复道:楼阁或悬崖间上下两重的通道。

——宋·岳珂《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其一
“风吹”还可对作:

——唐·贾岛《怀博陵故人》


——宋·苏轼《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海棠春睡: 典出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 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 明皇笑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