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研究的态度解读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3 天前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科学报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能解决问题的!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 公众号  ·  · 2019-12-05 23:31

正文

点击上方 “社会科学报” 关注我们




任何“真正马克思主义”都必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满足于理论的自洽性。用实践来验证的话,“真正马克思主义”并非在于一次性地解决一切问题,而是能够在比较的意义上,取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凭据“本本”来指责“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试图走回头路,如此向后看永远是没有出路的。



原文 : 《“真正马克思主义”必须是能解决问题的》

作者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黄力之

图片 | 网络


广泛宣传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个问题,必须结合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讲话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这三个“完全正确”分层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之丰富而复杂的内涵

从逻辑上说, 第一个“完全正确”是指 ,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中期诞生以来,改变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秩序,既冲击和改造了原有的资本主义体系,又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可称与世界史同行,与人民的命运同行; 第二个“完全正确”是指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便成为引导中国社会改造——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在建党将近一百年的时间点位上,中国从历史上最糟糕的状态进入到一个最好的状态,马克思主义完全满足了中国社会改造的诉求,使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不可否认的事实。

从表面上看,有了第二个“完全正确”,便能够循着从世界到中国的路径,完整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 但是,为什么还要提出第三个“完全正确”,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问题呢?这就意味着问题进入了更深层次,即马克思主义之“行”,并非简单易行,还得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社会现实以及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形态,否则就会出现“不行”的现象。 为了增强认识和实践的自觉性,必须对马克思主义“行”与“不行”进行深度辨析。




开掘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

“行”与“不行”论断的价值



其实,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行”与“不行”,在1945年5月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总结中,毛泽东有一非常重要、辩证、精辟的论断,他说 :“马克思主义者走路,走到哪个地方走不通,就要转弯,因为那个地方走不过去。当然在乡村尽走尽走,走他几百万年,这也不叫马克思主义,而叫反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当需要在乡村时,就在乡村;当需要转到城市时,就转到城市。”“我们要依靠老百姓,但总是吃小米,靠小米加步枪是不行的。不能设想,我们党永远没有大城市,没有工业,不掌握经济,没有正规军队,还能存在下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马克思主义也就不灵了。其实,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 这一论述的重要价值似乎尚未挖掘出来。

在这一论述中,毛泽东认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的确存在马克思主义“行”与“不行”之分, 简单地说,能解决问题就是“行”,反之就“不行”。 不过,问题有性质和大小之分,不可随便扯上一个问题就用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行”与“不行”。 在论述中,毛泽东提出了两组问题 ,一组是:吃小米,小米加步枪,老是在乡下走(即在农村革命);另一组是:有大城市,有工业,掌握经济,有正规军队等。 实际上,这就是党在不同革命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意在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乡村尽走尽走,走他几百万年”,那就意味着共产党只能窝在农村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与大城市、工业、经济、现代化正规军队等无缘,既不能解决中国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问题,也不能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在实际上沦为一场农民起义,因此,毛泽东尖锐指出,这种局面“不叫马克思主义,而叫反马克思主义”。应该说,这是毛泽东用特殊个性风格的语言来揭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与习近平说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共产党不能仅满足于自己的生存问题,而在于实现初心与使命 :党必须拥有大城市,拥有工业,掌握经济,拥有现代化的正规军队。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马克思主义也就不灵了。”这就区分出了马克思主义之“行”与“不行”。 此一区分的重要之处是,“行”与“不行”之分在于实践成功与否,而不是理论或者文本的阐释问题。




行不通的理论就应该抛弃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马克思主义也就不灵了”呢?这涉及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任何理论形态之正确性判断,也就是真理验证的问题,这个问题并无疑难之处,马克思本人早已有解决的思路。马克思在1845年撰写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这是一个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革命性文本,强烈冲击了经院哲学的传统思维定势。

马克思文本共十一条,与真理验证有关的重要之处有三条: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的这三条,说到底是一个意思,即对一切观念形态来说,其存在的全部合理性在于有效指导改变世界的实践,因而,一种思想的对错之检验,不在于言说者如何说,而在于是否得到实践的验证,离开实践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经院哲学问题。实践的至高无上地位还在于,任何争论不清的理论问题,最后都会在实践层面上得到解决,正应了歌德之言,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如此,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能解决革命、建设和现代化成功的问题时,马克思主义也就不灵了,即“不行”。这样明明白白的唯物主义常识,却可能被人忽视乃至于抛弃。在中国革命史上,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就宁肯牺牲实践效果,也要坚守文本的准确性与纯洁性。

毛泽东在1942年2月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对本本主义的“理论家”进行了抨击,他说:“如果一个人只知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或哲学,从第一章到第十章都背得烂熟了,但是完全不能应用,这样是不是就算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呢?这还是不能算理论家的。”他还说:“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好谈这种空洞理论的人,应该伸出一个指头向他刮脸皮。”




“不行者”在于其

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行,

而不是马克思主义不行



如果马克思主义真“不行”了,那么坚信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会成为问题。当然不会如此,因为这里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需要加引号的,也就是说是有问题的,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真正“不行”了。 这就是毛泽东说的,“其实,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是没有马克思主义。” 此言非常重要,毛泽东已经将问题之根源从理论文本转向了运用文本的人们。对一些人来说,明明是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而且还多多益善,字字句句套用,为什么被说成是“没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是没有马克思主义”呢?因为你这个“马克思主义”是不对的,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的,本质上等于“没有马克思主义”。

延安整风是一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以实事求是的、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去武装全党,而不是那个停留在书本上的,本本至上的“马克思主义”。 有了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抗战胜利之后,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历史性决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拥有了大城市、工业、经济、现代化的正规军队,为最后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阶段性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3 天前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3 天前
悦网美文日赏  ·  因为有你,我才可以遇见另一个自己。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