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小草
为妈妈提供育儿知识、亲子教育,教你做个好妈妈!商务合作联系QQ:124173048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ooood谷德设计网  ·  Studio 10|广东韶关阳陂村党群养老中心 ·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JEMS Architects ... ·  4 天前  
结构先声  ·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流程软件实现介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小草

想要带出一个少生病的娃,这9个方法家长一定要知道!

花儿小草  · 公众号  ·  · 2021-05-31 07:01

正文




少让孩子生病,这大概是每个家长的夙愿。 但其实孩子不生病未必是好事。


适当的疾病能够激活孩子体内的免疫机制,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孩子也就是在一次次生病的过程中不断加固自己的身体防御系统,然后慢慢强大起来。


所以我们真正希望的只是孩子可以少生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疾病,少被过度治疗(这种事情实在太常见),少被滥用药物,同时在经历一些常见疾病时,能够拥有“扛一扛就能过去”的身体素质。


那么作为普普通通的没有医学背景的妈妈,平日里有些什么办法能够让娃儿少生病身体棒呢?


今天晨妈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不神秘也不高大上的招吧。


01
坚持母乳喂养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这真的是最便宜最方便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了。


宝宝出生后的首数月,自我制造抗体的能力很低,容易受到感染。


母乳(尤其是初乳)含天然抗体、活免疫细胞等,可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减低因腹泻和肺炎而住院的机会。



母乳是充满生命力的,妈妈的身体会因应宝宝不同时期的生长需要,制造和调配出最合适的成分,给予宝宝独家的最佳营养,包括奥米加三脂肪酸(DHA),牛磺酸(Taurine)等等,帮助他脑部、眼睛、肠胃等发育。


此外,母乳还含有一些特别的物质,帮助消化及吸收养分。


早产、患病的婴儿(如患上黄疸)或身体较弱的宝宝更需要母乳!


这些所有的好处都是奶粉喂养所不能比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母乳喂养儿比奶粉喂养儿更少生病的原因。


02
不必太干净


孩子不需要生活在无菌的环境里,所以家里保持基本清洁即可。


至于消毒剂、漂白剂、消毒湿巾、杀虫剂、空气清新剂、洁厕剂等等消毒洁净产品能少用就少用。


过于干净的环境只会削弱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与身体抵抗力,消毒产品的使用亦会破坏家里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反倒于孩子的成长不利。


比如大家是否有感觉,通常有洁癖的人往往都有一些过敏性疾病?另外比如婴幼儿常见的鹅口疮,也是因为“太干净”而惹的祸。


所以家里不必太干净,孩子的用品也不必天天消毒,更无须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比如奶瓶奶嘴碗勺等等,每天用清水洗干净,保持干燥,每周沸水消毒一次即可。


03
多接触大自然


有研究表明,接触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能有效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比如,同等条件下,在农村滚泥塘下河沟放牛羊爬山坡的孩子比远离大自然的城市孩子身体抵抗力要好很多。



所以,不要担心孩子弄脏衣服,只要不危险,就让他尽情玩去吧。


虽说城里人囿于现实,没有农村那样开阔的场地,但是一屁股蹲地上,趴草丛里抓虫子,在路边捡个小石头也都是可以的呀。


作为家长,在条件范围内尽可能为孩子创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就可以啦。


做一个懒妈,孩子脏乱差都别怕哈哈!


04
讲卫生


这一点与前文的“脏乱差”并不矛盾。


比如,饭前便后必定洗手,平时见手脏了也会不定时洗手。这就直接杜绝了“病从口入”。


但是很多宝宝对吃手上瘾的,就需要父母更加注意了。既要让孩子玩得痛快,又不能让孩子的口腔暴露在有害细菌中。


孩子手脏了用清水洗洗就再好不过了,出门时实在玩的太脏需要用到湿巾的,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品牌。


05
健康饮食


吃药打针都是在疾病出现之后的补救办法,而健康饮食则是让孩子少生病的一套提前预防机制。


不好好吃饭,会影响营养摄入,长期如此,便会造成孩子身体素质差,抵抗力低下,也就自然容易成为被疾病侵袭的对象。


科学的喂养+良好的进食习惯=扎实的身体基础。



所以我一直很注重孩子饮食习惯的培养。


6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


6个月之后逐步添加辅食;


一岁以后食物添加日趋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一日三餐两顿奶的模式。


如今每天的饮食原则是以主食为主,蔬菜水果肉蛋类均衡搭配(通常是蔬菜多肉类少,蛋一天一个或者隔天一个都可以),两顿奶根据需求灵活调整。


如果孩子有挑食的情况,可以将孩子不爱吃的食物隐藏在其他食物之中,比如将蔬菜加入肉丸或水饺。


对于孩子的饮食喜好,我们无须过多纠结,谁都有爱吃的那口和讨厌的那口,孩子挑食也是正常的(大人也都如此),最大可能地做到营养均衡就可以了。


当然,要让孩子好好吃饭,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也是很有必要的。没有不会好好吃饭的孩子,只有不懂得如何引导的父母。


除此之外,少吃零食少吃糖也是非常重要的。零食会影响正餐,而吃糖对牙是大大的不好。口腔疾病在儿童疾病中也占据着很高的比例。


06
慎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通常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用。


经常听小区里的妈妈说,自家孩子发高烧了,到医院一查,病毒感染!赶紧给用了头孢,怕烧出炎症来!这样的误解实在是太普遍了。


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而且通常只有在出现严重细菌感染的时候才建议使用。


抗生素对病毒往往是无效的。抗生素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一并消灭掉身体里的很多有益微生物。这也就是为什么长期使用抗生素之后孩子的抗病能力反而更低的原因。


家长往往会觉得一次疾病治好了,之后生病却更频繁了。这就是因为孩子的免疫力遭到了破坏的缘故。



那么如何鉴别抗生素呢?通常你只要看到药品名称含有霉素、头孢、西林、沙星等字眼时就需要多留心了。


为了不让孩子成为被滥用抗生素的对象,带孩子就医时可以做到两点:


  • 一是不要仅仅因为担心孩子感染主动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之用。


  • 二就是医生开药后多问两句。问问医生这里面有没有抗生素,如果有的话再追问一下可不可以不使用。如果医生坚持使用那就听医生的,如果医生犹豫了,建议家长再考虑一下。


07
按时接种疫苗


疫苗是让孩子获得某种抗病能力最有效而且代价最低的方式之一了。


生病本身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可是生病总是要受点罪的,而接种疫苗却几乎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疫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免疫反应与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类似,但疫苗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接种者受到潜在并发症的威胁。


相比之下,通过天然感染获得免疫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会导致精神发育迟缓,风疹会导致出生缺陷,乙肝病毒可能会导致患乙肝甚至肝癌,麻疹则能导致死亡。


因此,能通过疫苗获得免疫就最好不要以身涉险自讨苦吃了吧。


一类疫苗的接种基本上没什么异议了,我们更多的是对二类疫苗持观望态度,毕竟要自费且似乎疾病的“中奖率”没那么高。


对这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是根据自家孩子的身体素质以及所处环境决定。


0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