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家好,我是
Taka
~
之前很多人都跟 Taka 说对心理学感兴趣,所以今天就先写写这个方面的书单。
不过心理学太过庞杂,我也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这个书单里只是代表了我自己现在的一些口味和看法,
当然会有很多很多好书没有收纳进去
,欢迎大家在留言里一起分享和推荐。
另外,对于书单,Taka 一直保持的观点是:任何人的书单都不要完全依赖。它的作用更多是给你一个启发,打开一个领域或者一个方向的口子。
如果你突然发现对它感兴趣,那很好,你可以再自己深入下去进行「主题学习」,
这种探索的乐趣并不是收藏一个书单能相比的
,也希望你能在阅读里找到乐趣。
《这才是心理学》
基思·斯坦诺维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豆瓣评分:8.9
这本书 Taka 真的想推荐给任何人,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
让你了解「什么是真正心理学」和「什么是科学」的入门书目
。
大家可能基本上都受过很多年的教育,甚至还有顶尖大学毕业的,有读到研究生博士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科学素养」和「理性思维」
。
所以才会出现社会新闻里那种,明明是大学生,仍然相信朋友圈的很多谣言骗局和不靠谱的偏方。
就拿很多年前日本的那本《水知道答案》举例,里面说,对着水表达感谢和辱骂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晶,水不仅能看懂和情感有关的词汇,还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音乐。
作者自己后来都承认并没有经过双盲实验,
这样的伪科学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深信不疑
,甚至被很多文章拿去做为一个有力证据进行说明,Taka 也是很心塞了(对,因为我年幼的时候也相信过所以更加气愤)。
《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
不仅能破除你对心理学的很多误解,也对培养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说理解了里面讲述的一些概念,就能清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什么是「严谨的论证」,什么是「臆想的谣言」。
这本书虽然在讲这些复杂的概念,但是里面用了很多的实例来解释说明,读起来也比较轻松。
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学术研究者,但
每个人都多了解一些「科学思维」一定是终生受益的
。
更多推荐: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中信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人民邮电出版社
豆瓣评分:9.4
说实在的,几乎任何推荐心理学的书单里都会有这本书,不然又有好多同学会在留言里说,没有 XX 不科学啊。
它足够经典,有价值,现在都已经出到第19版了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检验,是国内国外很多学校的教材和推荐用书。
不过说实在的,Taka 其实好几年前就买了这本,也是冲着特别厉害的名头去的,想要从里面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它被拿去垫桌脚了......
直到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写东西,需要系统一点的学习和输入,Taka 才又把它翻出来了。
因为
这真的是一本教科书级别的教材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你只是对身边的一些商业现象好奇,不想再被「被商家和营销坑了」,你会买一本《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这样像大学课本一类的大部头么。
所以书当然是一本好书,但是
更适合想要系统了解心理学这个学科整体脉络,发展,框架,主要结构的非专业同学
,也有一小部分的内容能让你对自己增加了解。
但是如果想要解决自己具体的某些问题,比如自卑啊,比如沟通啊,比如焦虑,抑郁之类的,就不要抱太高期待了。
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症状,更建议阅读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卡伦·霍尼著)
,第一次看的时候 Taka 就感到了一种「万箭穿心」的命中感。
不要看名字觉得很吓人,其实这本书是在
分析各种各样的神经症问题,比如焦虑,恐惧,控制欲,爱与被爱,敏感,完美主义等等
。
可能你的生活和内心经常处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之中,感到痛苦,这本书也许能让你更了解和放过自己。
更多推荐: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师大出版社,心理学考研/资格考试必读书目之一
《社会心理学》
戴维·迈尔斯
人民邮电出版社
豆瓣评分:9.0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观点是说:
所有心理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不仅是你和别人,也有你和自己的关系
。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群居动物。如果一个人用几个月的时间把自己孤立起来,切断一切正常活动和人际关系,那他肯定会陷入抑郁状态,就算是小猴子你把它关一个月也会变得孤僻。
所以人和人之间怎么互相影响,建立联系,吸引和冲突就会变得更加复杂而重要。《社会心理学》就是
在这个领域一本教科书级别的经典
,被美国很多高校列为教材。
你怎样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什么会有偏见,为什么在群体中不由自主地做出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哪些因素能够促进亲密关系和吸引......
了解了这些,你也就更了解了自己
。
如果想看更通俗和贴近生活一点的,可以看下
《影响力》
,罗伯特·B·西奥迪尼写的,这个作者最近还出了一本新书是《前置影响力》,都值得一看。
它关注在生活中,你怎样去「说服」或者「被说服」别人,尤其是在商业社会中,有很多情况都是大量地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和特点,不知不觉产生影响,控制你的行为。
更多推荐:
《社会性动物》,Elliot Aronson,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Gustave Le Bon,浙江文艺出版社
《真实的幸福》
马丁•塞利格曼
万卷出版公司
豆瓣评分:8.2
心理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研究「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和各种变态(相对于「常态」)、极端的病症,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教学,临床治疗都占统治地位。
但是学者慢慢发现,几十年来,我们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
直到90年代,以马丁·塞利格曼为首的一批心理学家慢慢发现,
仅仅关注人类的痛苦,弱点,病症并不能让人们更幸福的生活
,很少有人在研究如何变得幸福,关注人类的积极情感和体验,这就是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你不能解决身上的所有问题,甚至在心理治疗上有一种观点是「可能每个人都要带着病,带着问题生活」。但这并不妨碍你可以去关注生活中更多积极的体验,情绪,自己的优势和力量。
积极心理学现在最容易发生的误解和歪曲,就是很多人会把它和「励志」,「鸡汤」联系在一起,甚至搅和起来。
所以
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尽可能选择有专业学术背景的作者的科普作品
,而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写的变相「成功学」,「知音体」。
这本《真实的幸福》就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利格曼写的。里面清楚地
告诉我们幸福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遗传,环境和行为信念三大因素中,我们能改变的只有40%。
也区分了「愉悦感」和「满足感」,鼓励你去追求更持久的快乐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明明看剧的时候很愉快,但看完却会带来空虚,无法持久。
书里还有很多测试,帮助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幸福感来源,和突出优势。
但注意,不要有错误的期待,觉得看完这本书就能获得幸福,从此不会再痛苦了。幸福要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话,请给我拿一打!
更多推荐:
一个公开课,《哈佛大学幸福课》,塞利格曼曾是本•沙哈尔的导师,网易公开课上就能看到,有中文翻译。
全程一边做笔记一边跟下来,就像又回到学校上完了一学期的课一样,不过精彩多了。
《亲密关系》
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
人民邮电出版社
豆瓣评分:9.0
上次有同学说要看恋爱心理什么的,Taka 想了想,把这本书从书架里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