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成方三十二
“成方三十二”以中国人民银行地址为名,是人民银行青年公众平台,立足央行、面向金融系统、辐射各行各业,向公众提供及时的央行动态、新锐的学术观点、全面的金融知识、实用的生活技能、感人的励志美文,打造为青年提供金融知识、传播正能量的服务窗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成方三十二

给宝宝买保险,99%妈妈入的坑你不要再入了

成方三十二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7-26 20: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自从有了孩子,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保险也不例外,身边有不少业务员推荐保险,而且多数是教育金类型,我们只要听到对孩子以后教育的问题,我们都会多投入十分关注,然而我们都犯了最初级的错误。


我相信很多妈妈和我一样,最小最小的愿望是孩子能健康成长,孩子不生病才是最好的;我一朋友,孩子得了白血病花了40万治好了,但是在病房里还有一个来自小县城的家庭的孩子却没有那么幸运,几十万的医疗费足以压跨这个家庭,最后这家人只能选择带这个孩子回家了,等待这位孩子的是时间的倒计时……


我们常常看到朋友圈某某筹上面募捐,我只想说这些只能算是极少数的幸运儿,对于我们这样刚成家立业又不是富甲一方的家庭来说,为了孩子,不仅要有保险意识,也应该要正确的认识保险,将保障做到位,分散难以承担的风险。


今天我想把研究成果和大家分享出来,希望各位宝爸宝妈能理智选择, 第一,不该入的坑;第二,该买的两种险。



不该入的坑


误解:宝宝是我的全部,所有都要给孩子买

正解: 先大人,后小孩


虽然我们经常会因为对孩子非常有责任感而头脑发热,但我们作为父母出现健康问题比如重疾或者身故,特别是经济支柱,可能会使家庭的收入骤减甚至归零,孩子未来教育、赡养父母以及各种贷款怎么办?也没有人会帮我们给孩子付那高昂的教育金保险了,交不下去合同一失效相当于白纸了;而且孩子18岁前一切都是靠大人,大人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


所以在做家庭保险配置的时候, 总预算要合理分配给大人和孩子,大人的预算要远高于孩子, 不能因为舍得给孩子花钱,于是大把钱都花在孩子买保险上,而大人却没有多少预算去买保障,只能“裸奔”,但大人遇到的疾病或意外风险要比宝宝高很多,而且对家庭经济的破坏力也更大。所以, 尽管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但家庭经济支柱的健康才是整个家庭保障的重中之重, 这样才能体现保障家庭的作用。


误解:保险这东西,不出险就亏大了

正解:先保障,后理财


在确定要给经济支柱和宝宝买保险以后,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买什么险种,最大的坑就在这里。


业务员会紧抓我们又想有保障、不出事又想有返还,还要有收益的这种心理, 设计出了很多“保险不保险,理财不理财”的四不像产品, 这类产品总价格很高,但保额也就比我们交的保费多一点点,这杠杆有点自己保自己的意思。


返还?当你拿到这个返还的钱时,会发现购买力远远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了,因为我们想的是现在,而钱是20年30年或者更久才返还,这个通货膨胀,我们想想20年前应该就知道了。


教育金理财?这种保险一点都不保险,出事赔不了大钱,理财又发现比一年期定存利息还要低, 您可以去买股票、买基金甚至买房子,为什么一定要将钱放进理财的保险里, 这类保险变现困难, 一签就是几十年,如果中途退保可能边本金都拿不回来。


所以,对于重疾和教育金的兼顾,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实际则是白买了,两个目的都没达成,还花了不少钱,疾病保障都没买够就想一起搞定教育金,不要本末倒置了。



总结:先大人,后小孩;先保障,后理财




该买的险种


第一,重疾险必须买

一旦宝宝或家人遭遇重大疾病,就可能马上面临巨额支出,重大疾病比如癌症(白血病)、心血管疾病等等的治疗费用,现在这个阶段动辄三五十万, 对于新生家庭来说,这样的大额治疗费是对家庭财务影响最大的,很多家庭都很难一次性拿出治疗费。 重疾险的好处是确诊给付,就是医生确诊为大病时,需要大量的治疗费时,只需要医生的确诊书,就可以先拿到保额,对,是保额,比如说您购置保险前选择的是50万,理赔时也是赔您50万,无需先治疗,这是重疾险的好处。


重疾险的选择,病种的多少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比如说宝宝的重疾,主要含有高发的白血病、严重川崎病等即可,对于市场上上百种的疾病,不过也就是哗众取宠,能起到实际作用的,还就是那几种,市场上的重疾几乎都含有, 选择上简单点说,一言以蔽之,保障越高越好,保费越低越好,性价比就越高。


在重疾险的保额方面,应该覆盖大多数重疾的平均治疗成本, 成人应该做到30万以上,未成年人应该做到50万以上; 宝宝的身体弱,在各方面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谨慎的,宝宝买重疾也比较有优势,购买时身体一般都是非常健康的,费率低,纯保障的重疾险0岁宝宝50万20年交费,保终身性价比高的集中在4500元左右,定期的保30年年交1000元以内可以保30年;保险建议按需求买够,否则就无法起到分散家庭财务风险的作用。


综上所述:
重疾险,保额成人30万以上,未成年人保额50万元以上;
预算尽量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
购买时不用过份强调返还因素,应重点考虑保额与保费的性价比,保障越高,保费越便宜越好。


第二,补充医疗

我们可能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宝宝的门诊了,比如感冒发热都会去门诊走走,就很想可以买到含有保门诊住院医疗,但含有门诊报销的医疗保险价格都是比较贵的, 考虑到门诊的费用一般比较低,对家庭财务不会有大的影响,建议这部分风险自留。


住院医疗发生概率相对于门诊会低一些,但随着医疗成本的上升,对家庭财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动辄四五千,所谓住院医疗保险,指以住院发生的费用为补偿对象的保险。住院的原因既有疾病也有意外。儿童住院医疗险与成人住院险在保障范围方面没有大的区别,但由于儿童的住院频率较高,防范能力较差,费率普遍比成人住院险贵。住院医疗保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费率会有变化。宝宝最贵,年轻的成人最便宜,随着年龄增长,又越来越贵。


住院险与重疾险不矛盾,真的患了重疾,重疾险是一次性给你应急资金, 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住院押金、治疗费用弄得措手不及; 住院医疗险是补偿住院费用问题,先治疗后报销。 这样,家庭财务才不会因为某一个成员患重疾而遭受巨大的影响。


住院医疗,用含有疾病住院医疗的综合意外险来代替。 现在出了一些综合意外险,也带了疾病住院医疗,这样我们可以投机取巧,也就是说不去买专门的医疗保险,就看看综合意外保险里面有没有能保住院医疗费用的。如果有,那就很好了,疾病住院医疗保额越高越好,免赔额尽量低,现在可以达到10万了,对于普通情况的住院额度是够了。而意外险一般都是保险公司最便宜的险种,含有住院医疗费用的比普通的意外险略贵一些,但最多也就是几百块钱,比起大概率发生的6岁以下住院花费,这个选择是性价比非常高的。


如果宝宝上学以后,就更不用担心,学校会推荐妈妈购买学生平安险,里面包括各种意外和住院医疗,价格也只有几十块钱,宝宝年龄越大,含有住院医疗的意外险就越便宜。


最后呢,再强调一下家庭保障的配置原则:

先大人,后小孩;先保障,后理财 ;

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配置原则,大人才是宝宝最好的保障,有大人在,会想尽办法让宝宝健康成长的,但如果是大人出险,断了经济来源,家庭很容易陷入困境,所以一定不要本末倒置了。先选择大人的保险,再根据预算给宝宝配置保障。即使预算不多,也可以优选保一定时期,优先保障大风险,要相信自己的宝宝成年后能独立能赚钱。

同时配置保险还有个原则
“先保障、后理财”。 也就是这篇内容里提到的重疾险、医疗险,这些是对家庭财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应该优先保障,不要买那种一堆功能的保险,不要保险买了,保障 不足理财也不多,要分清楚主次。

钱要花在刀刃上,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才对,分散风险才是本质,这是买保险最大的意义。



(来源:宝大夫微信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浅谈整体化产品思维对产品经理的重要性
8 年前
美好滁州  ·  幽默一刻!
8 年前
长安街知事  ·  一个班子里,第五名部级出了问题
8 年前
风青杨  ·  2017最佳小小说:多余一句话!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