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领域,有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悄然改变着行业的面貌。它专注于交通感知雷达的研发与应用,通过攻克“低、小、慢、密”等交通雷达探测难题,为交通管理与规划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这家企业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更推动了交通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生动诠释了
“专注于一件事情,改变一个行业,并影响一群人”
的企业理念。
它就是
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
慧尔视
”),作为一家深耕小型化智能雷达技术的企业,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成为行业内的“领头羊”。
近日,苏商全媒体走进慧尔视,独家专访
公司董事长张军
,深入探寻这家“小巨人”企业的成长之路,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创新力量与企业精神。
张军
,出生于1969年,
南通人
。大学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20多年一直深耕于科技领域,2000年初加入中国当时最大的智能交通企业——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控股)有限公司任高管,并陪伴企业的成功上市。
然而,尽管张军在传统交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还是敏锐地察觉到
交通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数据的缺失”。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对交通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有了全新的认知。彼时,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更是激发了张军对未来智慧交通的深刻思考。他意识到,作为民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行业,未来必将走向智能化和智慧化。尽管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智能化的实现却困难重重。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张军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来阐述:“如果屏蔽了博士的耳朵和眼睛,让他认出前面那辆车,他能认出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博士失去了感知能力,即便知识渊博也无法完成任务。同理,
没有感知和数据,再先进的技术体系也难以触及智慧化的核心。
基于这一思考,张军决定创业,专注于解决交通行业的数据难题。他将目光投向了雷达技术——这一曾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的技术。他发现,雷达不仅可以用于测速,更可以通过对交通态势的整体感知,为智慧交通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2012年,张军将梦想付诸实践,将慧尔视落户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作为中国雷达技术的摇篮,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张军表示,新中国雷达事业的起步与南京紧密相连,被誉为“三军之眼、国之重器”的南京14所,其前身是国民党国防部雷达研究所。
“中国雷达从南京走向全国,这一历史渊源也成为我选择回到南京创业的重要原因。”
在慧尔视的征程上,创新从未停歇。2015年,慧尔视推出了第一代产品——国内第一款广域交通雷达。这款雷达能够在广域范围内检测所有车辆,并精准测量车辆的速度、流量以及位置等信息。2016年,慧尔视自主研发的雷达产品全面上市,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并成功参与国家863课题项目。
2017年,慧尔视迎来第二次技术创新,推出国内第一款雷视融合交通产品。2021年,公司更新第三代产品,推出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像级交通雷达。
2023年,慧尔视再次突破,推出小型化相控阵全息雷达,并在7月发布低空监视雷达。同年,慧尔视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目前,慧尔视已拥有超过300项雷达技术相关的知识产权,荣获9项省部级科技奖项,牵头或参与制定了7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其雷达产品累计销量超过十万台,覆盖全国超过300个城市的交通项目。
谈及慧尔视在交通行业的地位,张军自豪地说:“慧尔视无疑是该领域的领头羊。我们的两项应用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另有五项应用成果位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交通雷达设备提供商之一,慧尔视将持续引领智慧交通的未来发展。
”
在雷达行业中,聚焦到
交通领域最核心的难题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低、小、慢、密。
“所谓‘低’,是指低空检测的难度;‘小’是指目标体积小,难以被检测;‘慢’是指目标速度慢,甚至可能停止;‘密’则是指目标密集,需要精准识别和区分。”
张军解释道。近年来,慧尔视集中力量攻克这些难题,其雷达技术在交通行业与低空经济领域也因此脱颖而出,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我们的初衷是以雷达技术引领交通行业的变革。”张军强调。这种对核心技术的深耕与突破,正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慧尔视的技术优势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低空经济,即利用1000米以下的空域开展经济活动,如无人机物流、城市急救、农业喷洒等,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的新途径。张军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其发展趋势日益明朗,尤其在中国,其潜力不可小觑。他举例说:“深圳已经出现了无人机送外卖的场景,一家企业每天仅凭几架无人机即可完成上千次外卖配送,而传统方式则需130人才能完成。”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雷达技术的有力支撑,特别是在无人机和鸟群的检测与反制方面。
张军提及,去年天津的无人机入侵事件和韩国的鸟击事件均对民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慧尔视的低空监视雷达能有效监测无人机和鸟群,显著提升机场的安全水平。目前,慧尔视已在多个机场安装并测试了低空监视雷达,有效解决了无人机入侵和鸟击问题。
面对低空经济的广阔前景,慧尔视已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规划。公司计划从民航机场起步,逐步向通用机场和低空航线管控领域拓展。通过提供低空监视雷达、低空安全监视系统等产品,慧尔视将助力低空经济实现安全、高效的发展。张军表示:
“低空经济的未来,在于找到安全与效率的平衡点。我们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优化雷达性能,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同时,慧尔视还在积极探索柔性化生产和定制化服务模式。“在工程化和场景化这两个维度上提高效率和质量,是慧尔视的核心竞争力。”张军说,公司将标准化产品与定制化服务相结合,为不同城市、不同交通场景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这种创新的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交付效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军认为,
未来的交通行业将不再仅仅依赖于生产制造,而是更加注重服务价值的提升。
慧尔视正逐步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通过提供定制化的雷达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将真正实现‘雷达守护交通与安全’的企业使命。”
在张军的带领下,慧尔视不仅在产品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更塑造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张军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精炼为“创业者为本,用户为中心”。他坚信,创业者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唯有真正怀揣创业心态的人,才能持续推动公司前行。
张军将创业心态凝炼为三个关键词:
热爱、坚韧、超越。
他解释道,热爱是指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喜欢这件事情;坚韧是指坚持5万小时定律,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成为专家;超越则是指突破自我,具备创造性思维。“在慧尔视,研发部门的许多成员已经参与了10年以上的研发工作,他们是公司最核心的资产,他们的创新和努力是公司成功的基石。”
为激励员工,慧尔视设立了“小瓦特奖”和“小巨子奖”。
张军表示:“我们每个季度都会进行一次常规性检查,年底进行评估,奖励那些在研发和产品化落地中表现突出的工程师。”此外,公司还将每年的5月8日定为“工程师节”,以表彰工程师们的贡献。
在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慧尔视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
张军将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围绕快速迭代知识、善于利用先进工具、在场景化中创造价值三个核心展开。
他强调,新型人才不仅要能够快速更新知识体系,还要善于利用现代工具来提升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创造真正的价值。
这种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机制,使得慧尔视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化落地方面始终保持领先。
企业文化是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张军深知:“一个企业要想成功,或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其真正的核心在于企业文化。”慧尔视的企业文化强调“科技+人文”的融合,张军表示,科技是冰冷的,只有与人文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人性、贴近人心的产品。他以苹果公司为例,指出乔布斯将科技与人文完美融合,才创造出了极具人性化的产品,引领了行业的潮流。
从雷达技术到低空经济,张军带领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拓展应用场景。未来,慧尔视将继续深耕智慧交通和低空经济领域,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化落地,用雷达技术点亮智慧交通的未来。我们期待慧尔视在智慧交通的道路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蓝字)
重磅头条:
2025(第十八届)苏商领袖年会
/
2025苏商数实融合大会
/
2024(第十一届)苏商发展大会
/
2024首届苏商全球化战略峰会
/
2024(第十七届)苏商领袖年会
/
2023(第十届)苏商发展大会
/
2023苏商先进制造业发展峰会
/
2023苏商上市公司峰会
/
2023(第16届)苏商领袖年会
/
2021(第九届)苏商发展大会
/
2021(第15届)苏商领袖年会
/
2021吾道讲坛(春)
/
工业互联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论坛
/
2020(第八届)苏商发展大会
/
2020(第14届)苏商领袖年会
/
2020苏商学院·吾道讲坛
/
首届新工业革命策略峰会
/
2019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
制造业名城市长论坛
/
2019
数商大会
/
2019(第13届)苏商领袖年会
/
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
2018(第六届)苏商大会
苏商讲坛: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
/
华夏基石彭剑锋
/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
/
苏商智库成志明
/
汇川技术朱兴明
/
南钢黄一新
/
华朋钱洪金
/
江苏新潮创新投资集团王新潮
/
达海控股耿裕华
/
中南控股陈锦石
/
攀华李兴华
/
莱克电气倪祖根
/
沙钢沈文荣
/
红豆周海江
/
徐工王民
/
金箔江宝全
/
远东蒋锡培
/
英达科技施伟斌
/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
/
对话牟其中
/
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陆德
/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
/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
/
南京大学教授
钱志新
/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
/
吉利李书福
/
格力董明珠
/
亨通崔根良
/
扬子江船业任元林
/
扬子江药业徐镜人
/
波司登高德康
/
南京大学范从来
商会活动:
走进天加集团
/
走进华昌化工
/
走进九洲投资
/
走进新霖飞
/
走进视源股份
/
走进江南实业集团
/
走进友达光电
/
走进梅山钢铁
/
走进江苏金峰集团
/
走进泉峰集团
/
走进中兴智科
/
走进华朋集团
/
走进万帮数字能源
/
走进今世缘
/
走进汇川技术
/
走进达海控股集团
/
走进AO史密斯
/
走进通富微电
/
走进正昌集团
/
走进大明国际
/
走进东方润安
/
走进苏博特
/
问道光洋股份
/
问道宝色股份
/
走进九九久科技
/
走进科瑞恩集团
/
走进中信泰富特钢
/
走进建华建材
集团
/
走进开沃集团
/
走进莱克电气
/
走进中新赛克
/
走进阳光集团
/
走进永鼎集团
/
走进南通四建集团
/
走进今创控股集团
/
问道
京海集团
/
走进山石网科
/
走进力星股份
/
走进远东控股集团
/
走进华兴源创
/
宿迁企业家苏南名企行
/
走进大华股份
/
走进好孩子集团
/
走进中亿丰
/
问道光芒集团
/
走进阿特斯
/
问道江苏天成科技
/
走进阿里巴巴
/
走进海康威视
/
走进永钢集团
/
走进长电科技
/
走进胜利精密
/
走进大亚科技集团
/
走进隆力奇集团
/
走进扬子江药业
/
走进徐工集团
/
走进中南集团
/
走进淮海控股集团
/
问道常盛集团
书记面对面:
苏商·盐城市长面对面
/
苏商·仪征书记面对面
/
苏商·盱眙书记县长面对面
/
苏商·洪泽区长面对面
/
苏商·崇川书记面对面
/
苏商·启东书记面对面
/
苏商·栖霞书记区长面对面
/
苏商·镇江市长面对面
/
“苏商·书记区长面对面”走进姜堰
/
苏商·高邮书记市长面对面
产城融合1+1:
苏商投资江西省德安县产业合作恳谈会
/
南京市栖霞区生物医药产业合作恳谈会
/
苏商投资广东肇庆产业对接会
/
苏商投资广西防城港产业推介会
/
马鞍山苏商产业合作恳谈会
/
苏商·宁国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合作对接恳谈会
/
投资四川·内江市(江苏)产业发展合作恳谈会
/
“拉萨好水”现场推介会
/
秭归县建设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先行区推介会
/
2023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江苏站)启动仪式
/
2023珠海高新区(苏州)产业发展合作恳谈会
/
2023克拉玛依(江苏)招商引资推介会
/
2023苏商·成都&复旦产学研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