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尔街见闻  ·  风衣鼻祖Burberry,要被卖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最后一位经济学通才过世,在他眼里民主没那么好 | 小巴侃经济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2-24 07:18

正文


点击上图,成为会员

超过13万人在听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民主好还是专制好?

 

恐怕所有人都会投向民主。

 

但民主究竟是什么?

 

支持民主的人们会发现,彼此的理解并不相同。

 

例如,在美国当地时间2月21日刚刚去世的经济学巨匠肯尼斯·阿罗眼中,民主并不一定反映着“公共意志”,而且不同的制度设计,会直接影响民主的结果。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乃至一个伟大时代的逝去,吴老师今天在音频中讲述了阿罗的生平和时代【点击收听】,小巴就来讲讲阿罗提到的“民主困境”。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川普和希拉里的这场美国大选,很多吃瓜群众注意到一件事:希拉里获得的选民票却多于川普(47.66%:47.5%),却输了整场大选。



简而言之,原因就像勇士队和雷霆队的这七局比赛,虽然比分加和是743:750,雷霆队更多;但决定胜利的方式是获胜场次,所以勇士队7局4胜。

 

同理,希拉里获得了更多的选民票,但决定胜利的方式是,谁赢得更多州的选举人票,所以川普赢了。



你可能开始发觉民主投票有点闹心了,但这还只是两位候选人的情况。

 

假设有一天,我们要选出“国民水果”,候选者有苹果、西瓜和香蕉

 

投票人有三位,巴八灵、巴九灵、巴零灵

 

他们投票时,三种水果的排序是这样的:


巴八灵:苹果>西瓜>香蕉

巴九灵:西瓜>香蕉>苹果

巴零灵:香蕉>苹果>西瓜


尴尬了。

 

多数人认为西瓜优于香蕉,多数人认为香蕉优于苹果,多数人认为苹果优于西瓜。



这就是著名的“孔多塞悖论”:公共选择的偏好,成了一个循环。

 

2000年,维基百科的一次改版方案投票就采取了孔多塞制,结果五个方案里:方案1打败了方案4,方案4打败了方案3,方案3又打败了方案1……惨不忍睹。

 

这时,有人提出了另一种投票方式:我们给排名计分!例如巴九灵认为“西瓜>香蕉>苹果”,就给西瓜3分,香蕉2分,苹果1分。

 

最后汇总,西瓜共得X分,香蕉共得Y分,苹果共得Z分,就可以排序了。

 

在上文三人投票的例子中,最后西瓜、香蕉和苹果会同得6分,但是当投票人数变多,差距就拉开了。时至今日,一些国家的大选,一些比赛的最佳球员评选,仍会采用这种“波达计数法”



但是这个方案仍然有许多问题:

 

① 可以通过参选人数影响排序;

 

三种水果一同参选时,每种各得6分,并列第一。

 

但是如果香蕉放弃参选了:


巴八灵:苹果(2分)>西瓜(1分)

巴九灵:西瓜(2分)>苹果(1分)

巴零灵:苹果(2分)>西瓜(1分)


苹果就以5分胜过西瓜的4分,改变了平局局面。但其实民众内心的偏好没变,只是候选人的数量变化了而已。

 

② 为了帮助心爱的水果获胜,选民可能故意把最有力的竞争者排在最后;


巴六灵:榴莲>西瓜>香蕉>苹果

巴七灵:榴莲>苹果>西瓜>香蕉

巴八灵:苹果>西瓜>香蕉>榴莲

巴九灵:西瓜>香蕉>苹果>榴莲

巴零灵:香蕉>苹果>西瓜>榴莲


例如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一人一票制,榴莲原本是最受欢迎的选择。

 

但如果按照积分制,榴莲的排名却会垫底。

 

或许巴八灵、巴九灵、巴零灵的内心是把榴莲排在第二的,但是为了增加自己最爱水果的获胜概率,必须把它排在最后。

 

1991年,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举行大选,政府党派支持者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把威胁最大的对手排在最后,使得党派候选人成功当选。



现在,你是不是觉得设计一种完美的投票制度挺难的?

 

1951年,肯尼斯·阿罗基于种种坑爹的投票案例,通过数理化的方法证明出了一般性的结论——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怎么证明的就不给你们讲了,毕竟太复杂你(wo)也看不懂。简而言之,就是当候选人至少有3位而投票人数有限时,无法同时实现以下五个理想的条件:


所有人自由表态;

如果所有人认为苹果优于西瓜,那最终结果应该也是;

没独裁者,某人偏好不能直接决定最终结果;

我更爱苹果/西瓜,不受香蕉参不参选影响;

如果所有人都不改变自己更爱苹果还是西瓜的偏好,那即使对香蕉的偏好改变了,也不会影响苹果和西瓜之间的相对排名。


是不是觉得这五点都挺理所当然的?然而数学推导证明,它们不可能共同实现,比如达成了①②④⑤,就一定会出现独裁者。

 

这就是“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虽然它描述的是很抽象的情况,却仍然对我们反思民主制度有所帮助:众多个体的偏好没那么容易汇聚成某种共识。



1972年,51岁的阿罗凭借一般均衡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成为至今最年轻的获奖者。但在他的眼中,社会选择理论(包含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才是自己最重要的贡献。

 

当然,除了理论贡献,他还教出了四位诺奖得主。

 

2017年2月21日,95岁的肯尼斯·阿罗去世。算上2006年去世的弗里德曼,2009年去世的萨缪尔森,2013年去世的科斯、布坎南、阿尔钦,2014年去世的贝克尔……那个经济学群星闪耀、突飞猛进的年代正在离我们远去。



重整河山待后生,尤其是,期待中国经济学界的“后生”。



跟吴晓波去汉诺威

了解前沿机器人和智慧工厂

对接百名中德企业家/对话中德智造

参观西门子、大众、奔驰、ABB等标杆名企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