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汇聚媒体精英智识,每天发表电影相关之深度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慧田哲学  ·  张鸣:退休之际的废话(这也太敢言了) ·  昨天  
A项亮  ·  项亮文字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  2 天前  
A项亮  ·  项亮文字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  2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新型储能装机全国竞技,内蒙古领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本届奥斯卡头号种子,震动人心的是什么 | 梅雪风

枪稿  · 公众号  ·  · 2018-03-03 18:35

正文


本周五,《三块广告牌》全国上映。


随后,周日晚上(严格说是北京时间周一上午),就是第90届奥斯卡的颁奖礼了。《三块》正是本届最佳影片的头号种子选手。


尽管此前我们的另一位作者、导演兼影评人兰波先生 对本片深恶痛绝 ,但是显然,也有很多人和他的看法不一样。比如,本号的主笔梅雪风先生就是。


《三块广告牌》 好在哪里?从下文里找答案。




《三块广告牌》:虚假的希望也是希望


文 |梅雪风


作者简介:男性。资深媒体人,数码产品发烧友,长跑及太极爱好者。曾任《看电影·午夜场》创刊主编。


看《三块广告牌》的体验相当奇妙,它似乎是一位母亲为女儿报仇的故事,却在她用广告牌大张旗鼓地刺激当地警局后停滞不前;它似乎有关于一位身患癌症的警察怎样追凶的故事,但这位警察在故事没多久就开枪自杀;它也似乎是有种族歧视嫌疑的警察被愤怒冲昏头脑最终自我毁灭的故事,但就是这位坏警察,成了救赎那位母亲的最后稻草。


简而言之,它的剧情有很多反常规的地方,但它有又能力将这种离经叛道的做法变成一种更深的对人生人世的体察。 每个人都在自我的囚笼中挣扎,徒劳无功地对自我麻痹,靠无意识地伤害别人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这种伤害却又从某种程度成了一种促进, 它使另一些人从自我的深渊中探出头来,他们又有了新生的可能。

《三块广告牌》剧情上的反常规对应着人性的深度体察


这部电影拍出了人间那种阴差阳错的际遇,那种善恶之间微妙的转化。

里面每个人的困境都相当动人。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母亲米尔德里德,本身就是男性暴力的受害者,她的前夫显然是个无法自控的暴力狂,而这种家庭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女儿也难逃这种粗暴的基因, 女儿对于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婊子毫无心理障碍


当一次冲突后,女儿借车未果,徒步出门遭到强暴,被焚尸。米尔德里德从此在仇恨与内疚这双重重压下无法自拔。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极有可能凭这个角色二度捧得奥斯卡影后奖杯


伍迪·哈里森饰演的威洛比警长,同样经受两重压力,他自己身患癌症,面对自身的病痛折磨,以及即将与亲人永决的痛苦。而米尔德里德指名道姓的广告则又让他不得不再次面对无法破案的良心谴责。

伍迪·哈里森的角色最决绝、也最让人同情


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问题警察迪克森同样如此。 他自己是个同性恋,却又在一个恐同严重的警察群体中。 他从小没有父亲,母亲完全主宰了他的生活,他想摆脱却无能为力。而这时他视为精神父亲的威洛比警长自杀,让他彻底失控。

山姆·洛克威尔同样是今年最佳男配角的领跑者


每个人面对困境的方式都相当震撼。 米尔德里德必须全力投入到追凶的过程中,如果她不这样做,她就会被内疚掩没。她将当地小镇警长威洛比的名字印到广告牌上,逼迫警方一定要给她一个答案。

威洛比则选择自杀,他不愿意痛苦而无尊严的死去,他让孩子们快乐玩耍, 他和妻子做了人生最印象深刻的一场爱,在像平常一样道晚安后,用枪轰碎了自己的头 。他死之前体贴地戴上头套,避免妻子看到那种不堪的惨状。


迪克森则在情绪激动之下,将广告牌的经营者扔下楼,并焚烧了广告牌,而这导致了米尔德里德的报复,米尔德里德在警察局纵火,将偶尔出现在里面的迪克森烧伤。

她们面对困境的方式都相当震撼


这场火是整部电影中最有意蕴的场景,迪克森在入神地看威洛比写给他的遗言, 他内心的震动与外在的火焰相互呼应,这既是外在肉身的烧灼,也是内心天翻地覆的挣扎。


影片最后的结局意味深长,迪克森用自己受伤换来的嫌疑人DNA显示这个人并非真凶,但迪克森与米尔德里德却决定仍去找这人算账。他们会杀了那个人吧?米尔德里德说没想好,路上有时间想。

迪克森不断遭受着内力与外力的双向撕扯


这是一种极度苍凉的情绪,他们找不到真凶,只能以惩罚一个犯有同类罪行的人来聊以慰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