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与央视的连番炮轰让豆瓣陷入了“山雨欲来”的危局之中,也激起了豆瓣网友及“眼亮”网民的一致声援,一篇《豆瓣,挺住》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之后火速被删,另一篇《豆瓣和影评人搞不垮中国电影,烂片才会》的文章又立刻顶上,接过刷屏的“接力棒”。同时,阿北一年前的《豆瓣评分八问》也被网友扒出来齐齐摔到《人民日报》的脸上。
一同被批的还有猫眼电影,然而电影评分普遍在7—9分区间分布的它并没有享受“全民声援”的待遇。在党媒的压力之下,猫眼迅速下线了专业评分,再次凸显了豆瓣电影的不卑不亢、一枝独秀。
豆瓣电影是如何成为行业的一股清流的
豆瓣电影之所以作为国内观影风向标、电影水军争夺地坚持到现在,一方面是基于豆瓣Web 2.0的高质量用户社区,社交激励评分机制,在中国电影尚未进入“大跃进”时,就已经聚集了一帮高质量的影迷群体,而在国产电影“黄金时代”来临之后又很快平民化。
豆瓣评分成了影迷观影的风向标,成为了媒体评价一部电影优劣的准绳,豆瓣电影也成为这个“精神角落”最热闹的一角,这与豆瓣读书、豆瓣音乐的日渐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豆瓣电影犹如精神角落中高高招摇起的一杆大旗,大部分的新用户只混豆瓣电影而并不混豆瓣的其他地方。
然而豆瓣电影与豆瓣却又根脉相连,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评论都是由资深的豆瓣用户贡献的。豆瓣之所以能抵御水军、黑水、脑残粉等刷票大军的冲击,也与其用户体系的“防线”严密坚固密不可分。
豆瓣电影成为了电影水军、黑水、粉丝党、路人党等各路人马的必争之地,每当有热门电影、尤其是争议性电影上映,豆瓣评分的星级分布就记录了各种力量鏖战拉扯的激烈战况。
虽然热钱潮涌的电影市场,票房基本上和口碑没什么关系,2014年时就有用户通过分析国内票房前40名的豆瓣评分,得出了豆瓣评分和票房并无相关性的结论。
然而,哪怕是烂片也怀抱着“叫好又叫座”的理想。而且随着今年的电影市场降温,IP巨制纷纷哑火,裸泳者一个个现出原形,口碑的力量正在逐渐发挥作用。豆瓣电影还将继续硝烟弥漫。
承受质疑与压力,却几乎赚不到什么钱
而豆瓣电影作为对战平台,也一直承受着各方的质疑,顶着来自电影行业的威逼利诱。以至于阿北亲自出来解释豆瓣的评分是怎么来的,豆瓣如何杜绝水军刷分,豆瓣电影和豆瓣票务有什么关系。
在泥石流滚滚的国内互联网环境中,豆瓣电影这一泓清流反而让人不敢相信,以至于创始人就差公布评分算法和收入明细来自证清白了。
然而,虽然顶着各方的压力,时时处于风暴的漩涡中心,豆瓣承担着这么多的责任与骂名,却难以获得足够的回报,反而豆瓣电影商业化的每一步都动辄得咎。虽然踽踽独行11年,几乎让人以为豆瓣可以一直这样理想主义下去,然而,今年先后开始做书、做电影都是明显的信号:豆瓣的商业化正在加速。
豆瓣电影毕竟也非维基百科那样的众包、众筹网站,它的商业化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才能不破坏其中立、第三方的立身之本?
文艺青年气质的豆瓣注定做不好需要撸起袖子,去地推、覆盖影院、安装取票机的O2O票务业务,在价格和服务环节竞争力孱弱,如今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市场。
正如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交代的:豆瓣从电影产业中能挣到的只有banner位的广告宣传费,而且仅占豆瓣本来就可怜的收入的一个零头。还要承受在外界无休无止的质疑——“经常需要电话里澄清‘但是卖点不包括更高评分’,我觉得我的同事挺累的”。
阿北倒的这句“苦水”也可以解释了为什么豆瓣电影的广告收入如此拮据:和用户一样,发行商都在盯着评分看。投了banner广告而评分惨不忍睹,不等于自己打脸吗?
或许是为了在banner广告之外给电影宣传方更多的“曝光”机会,9月份豆瓣开了一档叫做《瓣嘴》的短视频节目,邀请“大概是世界第八大未解之谜”的永远红不了的景甜和Angelababy等上节目读豆友的“毒舌评论”。这或许是豆瓣用户最能接受的一种电影宣传行为了。
然而即使景甜一脸无害无辜无愠地念着那些嘲讽她“无演技”的评论,豆友依然不会放过她,在评论下面对这个“世界第八大未解之谜”继续穷追不舍。看来豆瓣想靠这种节目多赚点宣发的钱,还是过不了“不识相”的豆友这一关。
豆瓣电影的“商业之道”也就剩下虽不明、但觉厉的大数据了。
那么,阿北念念已久的“依赖于豆瓣整体数据之上的宏观判断”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
大数据+电影业,这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整日耳濡目染科技新闻的人很难不想到Netflix,我已经现场听到过许多人在吹嘘大数据威力的时候举出《纸牌屋》的例子(当然另外一个用滥的例子是啤酒和尿布),声称《纸牌屋》之所以大获成功,主要是靠Netflix根据大数据选择故事和演员云云。
然而,大数据只不过是Netflix为了有别于传统有线电视台卖的一个宣传噱头而已,目前推出的原创剧集,都是依靠资本和关系从好莱坞独立的制片公司手中买断的。所谓的依靠大数据选择剧本和演员,目前仍属天方夜谭。
在票房收入仍占绝对主力、流媒体尚属试水的目前阶段,对于影视公司和发行方来说,准确发行数据、票房曲线图、观影人群消费数据才是最有价值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线票务市场当年激烈拼抢的原因,不仅在抢占消费入口,更是在数据圈地。
《消费者报道》曾经分析了2014年、2015年中国票房前100名的197部电影,发现它们在豆瓣电影的平均分为6.3,在猫眼的平均分为8.1。好恶分明的豆瓣电影评分散落在5—8之间,而猫眼的评分则集中在7—9之间。更重要的事,猫眼评分人次逾电影票房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143,而豆瓣评分人次则与票房无显著相关性。
总而言之,豆瓣评分对于影迷观影更具参考价值,而猫眼评分对于电影从业者更有参考价值。
知乎、电影公号的出现,正在蚕食豆瓣电影的“地盘”
自从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平台相继而起,豆瓣影评人的流失就开始了。毕竟,豆瓣是成名地,却不是名声变现地,今年开通的打赏功能也仅限于日记而影评无份。专业影评人早就转移到了可以树立个人品牌、吸引粉丝、扩大影响力、顺便发发广告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在妙评迭出的豆瓣电影他们很容易被淹没,所以早早就上了岸。
而知乎的崛起也分流了一大部分吐槽电影、围观舆论战的人群。如果说豆瓣电影上正反双方的对垒强攻最终只能落实到评分变化上,而且被评分所中和,那么在知乎上正方双方的攻防战就体现在或吹或黑的回答的排序上,且不求中和于最终分数,各方的观点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更重要的是,在知乎上可以围绕一部电影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比如,今年最受争议的《大鱼海棠》就有308个问题,涉及抄袭嫌疑、中国元素、“绿茶婊”女主、B站UP主余潇洒与LexBurner的撕X等话题,可以说集中了关于《大鱼海棠》的每一个讨论热点。而豆瓣的长评、短评则是各种角度混为一谈。这样一来,知乎就成了舆论的主战场。
豆瓣电影的“高能评论”没有为它带来一分钱收益,反而养肥了一大批靠”豆瓣评论+电影截图“活着的电影公号,就像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的:没豆瓣电影首页,你们能写一篇像样的文章吗?
从2011年就开始评选豆瓣电影鑫像奖,一直到今天仍然只是豆瓣用户的自娱自乐,影响力尚未溢出站外,更别说在电影产业上能有什么话语权了。
在“无刷票不数据”的中国互联网中,豆瓣电影可谓是最后一道防线了。然而,防线的坚守者却陷入愈发困窘的境地,这是谁的悲哀呢?
你认为豆瓣电影的出路在哪里呢?是像IMDb那样投身Amazon这样的电商怀抱,还是像时光网归顺万达这样的影业公司旗下,抑或是继续无水无粮地坚守下去?
做書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下列 蓝色文字 查看精选内容
入行指南丨如何制定读书计划丨投稿说明|编辑生活范文|编辑手记范文|诗歌出版|从想法到成书丨书店范文丨电子书丨kindle|豆瓣阅读|知乎|离线|独立出版|刘瑞琳|李昕|谈页边距丨沈昌文|范用|汪家明|姜峰丨原研哉|朱赢椿|聂永真|杨林青|王志弘|诚品|PAGEONE|钱晓华|方所|万圣书园|理想国丨再谈编辑丨再谈电子书丨再谈读书丨我在单向街书店的日子丨2016中国最美的书书单丨Goodreads2015书单丨2015年《纽约客》年度书单丨那些在豆瓣上消失的书丨关于书籍设计的一些网站
▼点击阅读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