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充满挑战,北海康成作为罕见病药品创新研发企业,我们深知责任重大,每一次的坚持和突破都会改变很多罕见病患者及家庭的命运。
CAN103研发突破,罕见病患者迎新希望
大家都知道,大约80%的罕见病都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因此罕见病患者背负了人类繁衍中几万乃至十几万小概率基因突变的差错。罕见病所带来系列问题不应仅由病人及其家属承担,而是全人类的使命和责任。从2012年成立伊始,我们一直秉持“为中国乃至全球罕见病患者带来希望”的信念和愿景,在罕见病药品创新研发的赛道不断前行,从未放弃。
作为北海康成的创始人,2024年最令我自豪和难忘的是我国首个本土自主研发并进入临床应用的戈谢病酶替代疗法药物——注射用维拉苷酶β(CAN103)的上市申请(NDA)于11月获国家药监局正式受理,预计在2025年获批。
我国约有3500名戈谢病患者,目前使用进口药的患者平均年费用在155万元左右。尽管迄今全球有28个酶替代疗法药物获批上市,但仍没有本土自主研发药物获批上市。进口药物大多价格昂贵,即使国内上市多年也无法满足绝大多数临床需求。北海康成研发生产的CAN103属一类创新药并不仅可完全替代同类进口产品,而且还能实现高效批量生产,是生物医药领域前沿创新技术,也填补了国家空白。CAN103所采用的基因编辑技术是酶的改造和定向进化,属于基因工程重组表达,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
由于CAN103发酵使用连续流培养工艺,未来结合连续流生产工艺技术,可以推广除戈谢病以外其他同类药物,实现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利用平台化技术还能大大降低开发成本,上市后的酶替代疗法大幅度降低人均年治疗费用,不仅可以让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安全有效的国产酶替代药物;而且还可以通过竞争赋予本土企业在罕见病领域国际定价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CAN103在全链条研创过程中积累了完整的研发数据和成本数据,可以为打通本土罕见病新药研发商业化闭环提供首个案例,最终惠及多年来渴望得到治疗的众多患者。
共筑罕见病中国方案,期待政策利好助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 8 月我们公布了 CAN103 针对成人和儿童戈谢病患者关键临床试验的积极顶线数据结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9 月就授予了 CAN103 优先审评资格,这是对中国戈谢病患者迫切的医疗需求和我们临床试验结果的认可。去年 10 月,北海康成顺利通过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现场检查,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B证。10月22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印发《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工作方案》。在北海康成与药明生物的紧密合作下,双方顺利取得了相关生物药制品生产许可证,成为中国首批MAH制度下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的实践者。
作为一家本土的罕见病创新药企业,我们愿意以CAN103为抓手,和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共同探索新的罕见病药物研发、生产、保障模式,真正让患者实现“有药可及”。
罕见病领域的创新是新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2025年,期待国家在“强化医保战略购买,赋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方面能推出更多利好政策,推动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丙类药品目录等多元支付机制改革,进一步解决罕见病患者的用药保障难题,更好的鼓励和促进本土罕见病创新药企业开展药物创新与研究工作。在崭新的一年,希望社会各界同心协力书写罕见病中国方案,造福更多的罕见病患者。
最后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勇攀高峰,顺心遂意。